中医七情伤 五脏如何保健康.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437224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七情伤 五脏如何保健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七情伤 五脏如何保健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七情伤 五脏如何保健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七情伤 五脏如何保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七情伤 五脏如何保健康.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七情伤 五脏如何保健康作者麻仲学(美国协和中医院总院院长)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人到中年万事忙,不论家庭或者是事业都会让人十分繁忙。首先有来自工作的压力,还有来自个人的需求压力,例如:房贷及各种欲望的压力,这些压力汇集在一起便形成一种所谓的“紧张压力”,对健康的威胁非常的大。中医将疾病所有的病因归纳为三种: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指情绪,包含:紧张、压力等;外因则指气候的变化;不内外因就是劳倦、饮食等。其中以内因对人体的影响最大,即当自己内在感受到许多精神压力、紧张情绪的时候,身体便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情绪积累致疾 先以食疗疏导古代认为中医是一种哲学,它把情绪概括为:喜、怒、忧、思、悲、

2、恐、惊。在这几种情绪中最容易累积的情绪,包括:“怒”、“忧”、“思”、“悲”,虽然情绪是心理因素,但它可能就是致病的源头。所以如果短时间内仍无法解决心理因素时,就得先阻它对内脏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可辅以对应相关脏器的饮食疗法,来调理身体以保护内脏不受伤害。易怒宜养肝中医讲“怒伤肝”,怒有二种呈现方式;第一种为发火,即古人讲的火冒三丈或怒发冲冠;另一种表现方式就是生闷气,这二种情绪都很容易伤及肝脏,可能刚开始没有什么感觉,随着年龄增长,便越觉的疲劳,中医提到“肝为罢极之本”,意指严重的疲劳的根本病源可能出自肝脏的问题,因此中医在治疗最严重的疲劳时会先治疗肝脏。枸杞子疏肝养血在养肝食材方面,可以选择

3、食用枸杞子,它具疏肝养血的作用,但量不可多,吃上一把就可能会上火,每天大概取1015颗放在茶叶里泡,或放在开水里泡着喝也可以。成效当然贵在坚持,因为食疗的效果会比较慢,可能需食用3个月至半年,唯有坚持下去才能见成效。此外,绿色食物也可入肝,脾气比较不好的人可多吃绿颜色的食物,以保护肝脏。易悲宜养肺中医有所谓“悲伤肺”的说法,即悲伤的情绪持续较长时间,便可能产生肺方面的问题。笔者曾遇过一位得肺癌的老太太,平时不抽烟也不喝酒,但因为女儿车祸丧生,白发人送黑发人,一直悲伤不已,控制不住伤心的情绪,结果3年后就产生些微咳嗽症状,吃成药也无效,后来经检查才发现是肺癌。以中医角度认为此疾病与悲伤的情绪有极

4、大的关系。白色食物益肺气在食疗方面,白色的食物入肺,因此遇有容易悲伤的人,可鼓励多食白色食物,如:银耳、大米等,可煮大米粥食用。为何翻来覆去难入眠?情绪、压力除了伤及内脏外,还会影响睡眠,有人刚开始就吃点安眠药,过一段时间后安眠药也无效,该怎么办呢?中医临床上睡眠不好,以心火型和脾虚型较常见。“心火”型:属于火旺,比较容易亢盛,呈现舌头尖红,易感到心慌、烦躁。遇此情况有一种很好的食疗方法,即将莲子扒开,中间有绿色的莲子心,最多取3克煮15分钟,每天晚上睡前半个小时喝一杯莲子心茶,虽然苦口,但有安眠作用,它能清心养神。此方是针对轻度症状比较有效果,若已达重度症状,虽有缓解作用,但主要仍须以中药调

5、理。另一种为“脾虚”型:此类型看起来无精打采,吃饭也不觉得香,消化也不好,属于脾胃问题。因此,睡不好不能光吃安眠药,必须了解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恢复健康。中医有所谓“胃为不和则卧不安。”即胃肠不好的人,就很难睡个好觉,唯有将胃肠调好,自然就能恢复良好的睡眠品质。此类失眠应从胃肠调理起,可以食用中成药,例如:香砂养胃丸,或煲一点汤例如:茯苓粥、薏米粥等。但是不可以吃莲子心,否则它会清心火反而适得其反。 脖子僵硬酸痛怎么回事?紧张压力最早期的外在表现便是神经肌肉系统的状况,比如会感到肩膀紧张,或脖子像牵个木板似的僵硬感、腰很酸等。这种情绪状态时间一长,对内脏也可能造成影响,例如:紧张压力可能导致内部血压增加,心脏便须更费力的将血射出与回收,如此一来,便加大了心脏的负担。所以很多人就产生潜在的心脏病,就是会感觉有点胸闷不抒、喘不上气,心电图可能未显示异状或查不出哪种病,就是不舒服。因为在实质性的病变尚未出来之前,身体的功能已经出现变化了,就是你本身感觉不舒服了,此时应该请中医帮你好好的调理一下,或是吃一些有益心脏的食物,建议想养心的人可以多吃红色的食品,例如:葡萄、樱桃、番茄、山楂、红枣、红薯、红苹果等。许多人总因为自己平时蛮健康的,有点小毛病也不太当回事儿,尤其是男性,但人步入中年的时候就得多留意身体的讯息,因为这些都是一些潜在的疾病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