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浅论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目录.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36816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浅论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目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浅论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目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浅论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目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浅论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目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浅论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目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浅论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目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浅论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目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_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目录 浅论信息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能力的培养 江那镇锣锅寨小学 刘 燚 摘要:信息技术是科技的发展,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的利用到教育教学中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探讨了信息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小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程呢?今天

2、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电脑的知识与网络技术应该成为他们的基本素质,也为他们将来面对社会就业压力日增的情况下为自己增加砝码。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计算机,很值得我们研究。通过本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研究,下面就信息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信息技术教育产生兴趣

3、的同时,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去研究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很大的激发,呈现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应该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计算机不能只是作为演示教具、直观教具,更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 2、 注重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对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一些文化课的学习,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或创造条

4、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展示其个性才能,增强自信心的形成,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生活热情。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教师必须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个性,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起示范作用,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不断奋斗。 3、 合理分配任务,积极开展活动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所谓工具,就是用来处理其它事务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们就要用,并且要常用,用它处理信息,用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一些活动,一方面

5、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是他们学有所用;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步教育做好了很好的铺垫。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应注意从各学科学习任务中设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以学科学习任务为载体探究和掌握信息技术;同时,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价值的理解,推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解决研究性学习问题,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4、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它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

6、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态度和方法,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不仅要看其在世界先进水平上的成就,而且要看其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全社会科技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就可以为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这是辩证统一的。何谓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获取、处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包括有效、自主地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查找、收集所需信息的能力;对收集和查找到的信息进行确认、记录、筛选、鉴别、整理、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对信息进行提取、评价、组织

7、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正负面影响,并认识个人对此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等。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和修养的要求。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意识、兴趣和认同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对维护信息安全性、完整性的意识;对使用和发展国产软硬件的感情和信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信息素养,是世纪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时代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无定法”,不可能有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万应灵丹”式的整合方

8、法。但是不同学科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只要掌握了这种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各学科教师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相应的学科创造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的整合模式与整合方法来。如果你说的“整合方法”是指这种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那么,这样的方法我们是可以提供的,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尽管建构主义有些观点有偏颇之处,但它强调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对我国传统教学只强调以教为主是很大的冲击,二者结合可起互补作用。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整合的实

9、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3)要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这种理论能支持创建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要求。应当注意的是,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于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应把它仅仅看作是辅助教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有效整合的必要前提。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

10、已有教学资源(特别是因特网上的资源);只要是网站上允许下载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国外也有不少免费教学软件),都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用于教学。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资源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开发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方法或策略的稳定组合。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和教学单元而异,所以教学模式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而且是分层次的。从最高层次考虑,大致有四种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教学模式:即“探究性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和“仿真实验教学模式”。 六、不断提高

11、教师素质建设 教师的素质总的来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想观念方面,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兼负教学与机房管理任务于一身,还要进行竞赛辅导,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工作量大,待遇差,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计算机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提高政治思想、师德修养,要有能吃苦、肯钻研的精神。二是知识技能方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知识更新较快的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所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技术教师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关注自己知识的提高,不断充实自己,不能凭“老本”,应不断接受新知识,参加一定的科研活动。只有坚持积累重要资料,多观

12、察,多思考,多探索,才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今天,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应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现代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上一新台阶,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为我们谱写更为壮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1、王吉庆 信息素养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2.7 2、幸xxx云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策略研究xxx市育红小学 2022.10 3、谢榴英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xxx桥中心小学 2022.11 4、陈娬 信息素养概念比较及培养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 2022.2 5、Burnhein信息素养-种核心能力科罗拉多州教育媒体协会 2022.03 6、潘元松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江苏省xxx市中心小学 7、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教育部教基司函202299号。 8、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 9、李克东、何克抗,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施良方: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 1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对话2022年。 本文来自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