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43503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师课堂组织技巧课堂教学=集体教学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更多地体现了教师作为组织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由于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扮演着多种角色,因此我觉得教师是影响集体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一、给孩子一种真实、自然、简朴的课堂。幼儿园的一节课,如何才干上好?什么样的课才干称为一节好课?(一)、少一点“堆砌型”,多一点“放射型”。“放射型”的课是指一节课环绕一种点展开,各环节的设立都是为这个重点服务的。例如:和时间赛跑教学点:体验时间的长短,发现时间的价值和自身的努力有关系。环节一:早上7点和8点之间你做了哪些事?(洗脸、刷牙、去幼儿园、锻炼

2、,感知一下时间与做事情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活动做下铺垫)环节二:一分钟里面插雪花片。先是无意识地插这时幼儿自身处在一种自然状态,还没有把自身的努力放进去;然后比较谁插得多与少,故意识地加迅速度插雪花片,这次有自身的努力,插得多了,可时间还是一分钟。(通过这个前后两次插雪花片的比较让幼儿体验时间的价值和自身努力的关系)环节三:创设活动情景:一分钟抛接球、一分钟抛接沙包、一分钟把呼啦圈从脚套到头,并记录。(体验:抓紧时间一分钟里也能做诸多事)环节四:讨论:平时我们应当如何抓紧时间?这个活动环绕一种重点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得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堆砌型”的课指的是一节课内容太多,有些有

3、关的内容所有凑合在一起,重点较多,容量较大。例如:中班蔬菜第一环节:分组起名,讲规则。第二环节:结识蔬菜(10种左右),多数是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然后看图片的。第三环节:游戏“找蔬菜”,按图片上的蔬菜去找真的蔬菜,然后相应放在图片上。第四环节:蔬菜分类,把找来的蔬菜排队,提成瓜类、菜类、豆类、萝卜类等等。第五环节:蔬菜可以怎么吃?简介蔬菜的营养。(时间很长,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学点来组织活动,可以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这样每个点都能进一步地理解与学习了:多种各样的蔬菜、蔬菜的分类、好吃的蔬菜)前不久,也看到过类似的一节课:第一环节:树叶的名称(芭蕉叶、银杏叶)第二环节:感知树叶的不同(

4、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第三环节:游戏树叶找朋友(找相似特性进行分类)第四环节:树叶的作用(做药)第五环节:树叶粘贴画。这其中,几乎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一种完整的教学点来组织教学,容量之大与没必要的堆砌使得幼儿产生了思维的疲劳,活动时间的过多延长幼儿早已集中不了注意力去听了,教师好的出发点未必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二)、少想一点“怎么教”,多想一点“怎么学”。如果教师在上学时老想着“怎么教”,那就会只想着教案,只顾着赶环节,而忽视了课堂中现场幼儿学习时的一种动态的体现,老想着“怎么教”的教师不乐意浮现“节外生枝”的现象,甚至恼火幼儿与自己不合拍、不配合。例如:新教师随堂课中班音乐拍手唱歌笑呵呵设

5、计的教学流程是:问好练声完整听录音歌曲教师清唱示范随音乐节奏朗读歌词逐句教唱完整清唱歌曲简介新的唱法(领唱)自编动作围成圆圈表演唱。当教师逐句教唱时,有几种幼儿情不自禁站了起来,边唱边做动作(这首歌曲表演性很强,易唱易做动作)这时,教师也看到了,她让幼儿坐了下来,由于她设计的动作表演在最后一种环节呢,幼儿坐了下来,继续一句一句地跟学,按原定筹划一环一环地进行着例2:小班可爱的兔子思考几种现象:20人左右上课,只提供一只小兔给观测;喂兔子环节:教师发给每人一根青菜或一种胡萝卜,每个幼儿拿同样东西去喂小兔子,让幼儿去观测兔子喜欢吃什么;幼儿座位:坐在教室中间的一块垫子上,面积很小,幼儿挤得很紧。回

6、答问题时要站起来,每次活动都要再爬起来。分析:教师更多的是考虑“怎么教”,考虑这个教的过程怎么一步一步往下进行,如果她更多考虑到幼儿的学,就会想到:、材料提供得不够会引起秩序的混乱,有诸多幼儿都不能就近观测,只能在边上推来挤去。2、那么多东西喂一只小兔子太不科学,成果也是失真的(吃得下吗)3、幼儿爬起来回答问题、去观测兔子、去喂兔子都比较费力,并且人为的挤来挤去使得幼儿注意力转移,不利于良好学习常规的形成。注重“如何教”,忽视“如何学”的课的特点:环节分明,但较为生硬、机械。(三)、多某些真实,少某些作秀。每上一节课之前,我们都得做一定的准备,涉及物质的准备、知识经验的准备等,但这准备不能过度

7、。几年前,有阵风刮得挺盛的:公开上的课或比赛课内容事先让幼儿懂得,有的甚至练得非常纯熟,到正式上学时变成了排练后的表演。近来去乡镇听课,发现还是存在这样的现象,试教时用自己班上的孩子。当时我问那教师:“你正式上课是用自己班上的孩子吗?”她回答说:“是的”。我又问:“那你试教时为什么不用别的班的孩子?”她说:“不熟悉,怕管不住。”我就纳闷:管不住孩子,课堂中浮现缺憾或者失控有运用孩子作假、演戏重要吗?由于在我看来,虚假的课堂欺骗的问题是很严重的,虽然我能理解这些教师的心情,怕上砸了,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例如:有趣的树叶一课中,教师问:你懂得哪些树叶?幼儿一种接一种说出许多许多,诸多我都不懂得

8、。当教师问:树叶有哪些作用?幼儿:琵琶叶可以做药、银杏树叶可以课后我理解到,这节课光是试教就已经三遍,教师丝毫没故意识到这样做是不明智的教学行为,豪不隐瞒地告诉我,每次试教都是本班的孩子。更别说别的准备工作了。(在此我只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不针对教师,其实教师也是很想把工作做好才有这样的行为的)当时我对那教师说:“其实孩子说出那么多树叶的名称和作用是不正常的,说不上才是正常的状况。”为了弥补幼儿体现出的无所不知的不正常状况,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让那教师发给幼儿带回家,是让孩子和自己父母共同去查树叶作用的资料,如果通过调查能说出树叶的作用那也算是正常状况了。固然,此乃下策,顺序颠倒了。虚假的课堂

9、有一种特点:幼儿非常熟悉活动,非常配合教师,过程进行比较顺利,但是幼儿的眼中看不到生动、看不到兴奋、好奇、投入,由于她们已经没了挑战,适度的挑战才会有真实的爱好与愉悦,目前她们就犹如熟悉工作流程的工人在机械地反复完毕一项纯熟的任务。真实的课堂,才是最美丽的!我们要记住一点:我们上课不是给别人看的,不是取悦于谁的,而是带着孩子们一起演绎一段发展的故事,是为自己和孩子在上课的。(四)少一点华丽,多一点平实。教师们回忆一下,你外出听的课、看的录象课,有多少节感觉是朴素的、实用的、常态下的课?许多课堂都披着华丽的外衣,这些华丽的外衣底下暴露的是刻意包装的痕迹。有的课情景表演、课件、动手制作、游戏、录象

10、等热闹繁华,什么手段都用,全副武装。例:体育课过河当中跳小河的三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次自由跳小河(绳子有宽有窄)问:你是用什么措施跳过去的?第二次活动:下雨,小河变宽了,提高了难度,运用措施跳过去。第三次:河里来了鄂鱼(教师坐在河中做鄂鱼)对面田里有害虫(海洋球),小青蛙依次跳过河捉到害虫,从鄂鱼身上跳回,将害虫放在指定的筐里。放松环节:小青蛙去小河里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的动作等等。结束:全体青蛙一起抬着绳子高快乐兴地回了家。象这样的课,你听了、看了回去就能上了。材料准备简朴,过程层层递进、清晰明了。说实话,平时我们没有诸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制作、准备过多的教学具,有时也没有那个必要。就地取材

11、、一物多用等是我们要多去考虑的,但也要避免走入误区:觉得东西越少越好。那也不对。核心是材料少了,环节设计巧妙了,幼儿的发展更好了。固然,象科学摸索活动还是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摸索材料的。(五)少一点控制,多一点自主。我这里所说的控制是指权威下的不利于幼儿发展的限制。常用的控制有如下几类:1、范例的控制。一年前,听一新教师上美术课,是中班的绘画船,她准备了一幅范画,一边让幼儿观测范画一边提问:大轮船由几部分构成的?(船身、船舱)船身、船舱是什么形状的?船上尚有哪些东西?(红旗、烟囱、窗户)成果画出来的船都是一模同样的,好象全世界的船就这一种。2、语言的控制。我们上学时常常会听到“你又不对了”、“又

12、错了”“你不能”。有次我去听另一位新教师的爱好班的美术课,她一会停下说:“坐端正”、一会拿起铃鼓让幼儿跟着她拍手,来组织纪律。由于她刚本科毕业,组织语言不是很形象化不生动,幼儿不怎么要听。因此她只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维持秩序。3、其她控制:蔬菜一课由于时间拖长了,幼儿到后来明显坐不住了,那教师就拿着蔬菜的图片,一会走到这个面前说:“蔬菜请你坐坐好”,一会到那个面前说:“蔬菜不喜欢你了”。表面上似乎是情景性的维持秩序,但的确是一种变相的权威弹压式的控制,类似这样的尚有诸多。这样的控制是束缚幼儿的无形的绳索,是不倡导的。这使我想起一种寓言:有一天农夫牵着驴子走到悬崖边,农夫怕驴子跌下去,用绳子牵着它接

13、近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牵它越向外挣扎,最后跌下了深谷。给我们一种启示:为什么要用绳子把驴子牵过来?为什么不用一把青草把驴子唤过来呢?有时为了良好的意愿,往往采用强制的措施,效果却不容乐观。但愿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们都能有“吸引驴子的青草”,以活动自身来吸引幼儿的积极参与。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方略可以尝试如下几点:1、提供合适的环境,让幼儿学会自主选择。教室里的区域活动,幼儿为什么那么喜欢?由于她是自己根据爱好选择进哪个区;进了区域,可以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摸索;在同一区域里,还可以和其她幼儿自主交流。集体教学中我们也要常常创设这样的环境。、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幼儿学会自主摸索。课堂中,我们要提供

14、充足的机会,予以幼儿适度的挑战,让幼儿自主去摸索,幼儿会乐此不疲,我们则要关注幼儿的思维轨迹,从中理解与分析幼儿的学习措施。并非科学课可以这样,其她课同样如此。当我整顿那些做中学课的照片时,就发现每张照片上的孩子都在开心地笑着动手,这个发现让我觉得诸多的忙碌是值得的。、发明必要的条件,让幼儿学会自主体现。体现的形式诸多:绘画、动作、语言等。这里就不多说了。(六)、少一点模仿,多一点个性。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要善于分析自己:我的强项是什么?我的特长是什么?我是善于创设情景呢还是善于语言的循循诱导?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锻炼,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个性。因此模仿并非是自身专业成长的捷径

15、,借鉴反思才是聪颖之举。远离作秀,褪去华丽的外衣,走出堆砌、模仿的误区,我们的教学要返朴归真、寻找一份有缺憾的真实,寻找富有生命力的平实。二、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积累教育智慧。(一)教师的课堂礼仪1、让自己的眼神成为叩开孩子心灵的钥匙。“关怀鼓励批评制止赞许”2、把握对幼儿的称呼:对幼儿称呼时我们要遵循如下几种原则:(1)要真诚地叫响每个孩子的名字。()不要叫孩子的绰号,但可以叫昵称。(3)忘掉幼儿姓名时的补救措施。3、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教师有些姿势无形中会拉大与孩子间的距离,如:抱胸、指手指、拉孩子的衣服、瞪眼睛、又手叉腰、背手(二)认真看待每个集体活动1、教学内容的选择2、教育目的的制定目的的制定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不用跳就能摸到的太浅,孩子不感爱好。跳了跳还是摸不着,孩子也不会太感爱好,或爱好不能持久。3、手段措施的运用要恰到好处。(1)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启发性。*提问题要有适时性。*提问必须遵循本班幼儿的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幼儿。*问题必须要环绕教学中的核心。*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运用眼神与幼儿进行交流,能激发幼儿的爱好。*对幼儿的回答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