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雨污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433440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设计雨污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景观设计雨污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景观设计雨污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景观设计雨污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景观设计雨污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设计雨污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设计雨污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炉霍县宜木乡虾拉沱村-景观设计雨污排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前 言宜木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172.4平方公里,人口0.3万。虾拉沱、章达、通龙、独马、戈巴龙、阿拉沟6个村委会。虾拉沱村目前无完善的排水设施,主要干道有道路雨水沟,部分用来排污水,排水方式为雨污合流制。生活污水滥排滥放,污水四溢;居民多使用无防渗厕所,地下水污染较严重。因此,修建污水管网工程,解决排水系统问题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虾拉沱污水管网工程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虾拉沱的水环境状况。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 工程名称、业主及建设地点11.2 编制依据11.2.1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1.2.

2、2 采用编制资料11.3 编制范围21.4 编制年限21.5 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21.5.1 城镇概况21.5.2 自然条件21.5.3 基础设施31.5.4 排水体制31.5.5 污水工程规划31.6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3第二章 设计概要42.1 总体设计及排水量计算42.1.1 污水量计算42.1.2 工程规模42.2 污水管网系统设计52.2.1 服务面积52.2.2 管网规模52.2.3 布置原则52.2.4 管道布置走向52.2.5 管材与接口62.2.6 管道基础62.2.7 管道埋深62.2.8 附属构筑物62.2.9 沟槽开挖及回填6第三章 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83.1 人员编制8

3、3.2 建设进度8第四章 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消防94.1 设计依据94.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94.2.1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94.2.2 建设中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114.2.3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124.3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124.4 消防13第五章 下阶段设计要求145.1 需确定的主要问题145.2 施工图设计需要的资料和要求14第六章 工程项目投资估算156.1 编制说明156.2 编制依据15第一章 概 述1.1 工程名称、业主及建设地点工程名称:炉霍县宜木乡虾拉沱村-景观设计雨污排水工程业主单位:炉霍县水务局建设地点:炉霍县宜木乡虾拉沱村1.2 编制依据1

4、.2.1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市政工程公用技术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版);国家、部门、行业、地方其他现行有关法律、规程、规范及标准。1.2.2 采用编制资料1、炉霍县宜木乡总体规划(20062020) 2、水质、水量资料及相关基础资料。1.3 编制范围炉霍县宜木乡虾拉沱村-景观设

5、计雨污排水工程。1.4 编制年限 编制年限:20112020年。1.5 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1.5.1 城镇概况宜木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172.4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虾拉沱、章达、通龙、独马、戈巴龙、阿拉沟6个村委会。1.5.2 自然条件宜木乡虾拉沱村地势北高南低,居民区基本沿鲜水河顺流而下,北边海拔3141m,南边最低海拔3107m,高差34m,。土壤多为冲积泥沙土,沿河边为砂土,南部为下湿槽田土。境内的温度低,气候寒冷,四季不分明,干湿季不明显,雨热同季,具有日照充足,降雨集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无霜期短等特征,全年的总气候属高原寒温带,亚热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主要

6、气候为冬长无夏,春秋相同,年平均气温6.3,1月份平均气温为-3.7,7月份平均气温为14.7,极端最低气温-23.0,最高气温32.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历年平均值107天,与雨季相呼应。县境内干湿季分明,雨季雨量集中,据县城气象站资料,年平均降雨量803.1mm,6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4.9,平均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早秋季节,阴雨绵绵,夜雨频繁。12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雨量只占全年总降雨量的25.1,特别是12月到次年3月,降雨量只占全年总降雨量的2.7 1.5.3 基础设施村内只有一条主干道,沿主干道有一条排水沟,收集村内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对部分河沟污染较为明

7、显。另外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给疾病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给人们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故急需建立集中的排水系统。1.5.4 排水体制虾拉沱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1.5.5 污水工程规划村内生活污水排入小型厌氧池自行处理,处理后就近排入水体。污水总量按供水量90%计算,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排水管道系统要充分利用地形,尽可能使管线短、埋深浅,以降低工程造价。1.6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虾拉沱是四川省水系流域上游地区,水环境治理将直接影响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将影响岷江上游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虾拉沱的水环境状况堪忧,村内现有排水管渠系极不完善,为雨污合流排水。旱期建成的明沟、暗沟合流排水系统沿用

8、至今。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城区内的河道或排洪与灌溉兼用的沟渠中,造成市区河、渠中的天然水体严重污染。第二章 设计概要2.1 总体设计及排水量计算2.1.1 污水量计算1、人口预测目前,虾拉沱现状总人口600人,远期按1000人考虑。2、污水量预测城市污水量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来确定。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规定,城市分类污水排放系数(纳污系数)为:城市污水分类污水排放系数城市综合污水0.700.80虾拉沱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根据规划区的用地性质,确定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0.80。虾拉沱污水总量约为120m3/d。2.1.2 工

9、程规模综合以上预测、计算分析,结合虾拉沱实际,以及本次管网、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建议把虾拉沱污水工程规模定为120m3/d,基本符合虾拉沱发展的实际状况。2.2 污水管网系统设计2.2.1 服务面积污水管网总服务人口为1000人(2020年)。2.2.2 管网规模新建污水管网排水规模为120m3/d,整个区域分为两个分区,其中一二三队为一区,距一区一公里的四队为二区,每个分区设60方地下式厌氧池一座,水力停留时间20小时。2.2.3 布置原则1、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及标准;2、根据宜木乡总体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参照国家排水工程规

10、范,从总体及长远角度考虑,并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使排水工程建设满足城镇发展及总体规划要求;管道布置充分考虑远期的需要,以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3、充分利用宜木乡虾拉沱村现状地形,结合总体规划,合理进行污水管道布置。管道按远期规划服务面积布置,考虑到分期实施的可能,水量规模按远期规模设计,充分考虑实际污水量的增长情况。4、管道尽可能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敷设,重力输送至厌氧池,避免在中途增设污水提升泵站,减少工程投资,减少经常运行费用。2.2.4 管道布置走向虾拉沱地势北高南低,相差34m左右。一区由一号干管和二号干管收集排入一号厌氧池,二区由三号干管收集排入二号厌氧池。其中,污水干管和支管均采用

11、DN200HDPE双壁波纹管,干管总长4412m,支管总长1543m,雨水明沟总长1175m。出户支管图中仅为示意,具体走向现场决定,管道均采用DN200HDPE,最小坡度0.004.每户出户处设检查井一座,管间距40米设检查井一座。2.2.5 管材与接口本设计污水管道均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双壁波纹管采用双橡胶圈承插连接,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与检查井连接采用短接连接,管道与井壁间采用中介层,加水泥沙浆,中介层材料由厂家提供。承插头距离检查井不小于1.5米。2.2.6 管道基础HDPE双壁波纹管管道采用砂垫层基础,详细作法参照06MS201-2。2.2.7 管道埋深根据

12、管道在道路上所处位置不同,最小管顶覆土深度为1.3m。2.2.8 附属构筑物1000钢筋砼圆形检查井220座; 60方地下式厌氧池两座。2.2.9 沟槽开挖及回填排水管道(渠)沟槽开挖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对条件特殊的管段,沟槽宽度及开挖边坡由施工方案确定。为了有效的减少管道的壁厚和沟槽开挖量,在满足管道的抗浮要求的前提下,管道尽量浅埋。沟槽回填关系到管道强度、刚度性能的发挥,管道长久运行的可靠度保证。管底至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需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仔细夯实,第三章 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3.1 人员编制人员编制参照类似工程,结合

13、本工程规模,定员如下表。定员编制表人员类别人数比例(%)维修人员(人)150管理人员(人)150合计21003.2 建设进度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建议设计工期不低于2个月(含初设评审和施工图审查),施工工期不低于8个月。具体安排详工程建设进度计划表。工程建设进度计划表序号时间工作目标11个月初设及评审21个月施工图设计及审查36个月土建施工42个月完成管道安装51个月调试及试运行第四章 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消防4.1 设计依据 本项目依据国家计委和国务院环保委1987年3月20日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通知(87)国环字第002号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1998

14、.11)文中的有关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3、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工程环境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国家环保局环监(93)第015号4.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4.2.1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工程征地的影响根据方案设计,本工程不需要新征用地。2、对交通的影响工程建设时,由于车辆运输等原因,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频繁,较易造成交通问题,这种影响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3、施工扬尘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运输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直至施工结束,长达数月。堆土裸露,以致车辆过往,满天尘土,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骤增,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影响周边空气质量;阴雨天气,由于雨水的冲刷以及车辆的辗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路困难。4、噪声的影响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本工程建设时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特别是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严重的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若夜间停止施工,或进行严格控制,则噪声对周转圈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5、生活垃圾的影响工程施工时,施工区内劳动力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这些临时食宿地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