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相关资料.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42919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税区相关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保税区相关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保税区相关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保税区相关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保税区相关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税区相关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税区相关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税区相关资料一、定义:保税区(Bonded Area ;the low-tax; tariff-free zone ;tax-protected zone)亦称保税仓库区。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二、功能:保税区能便利转口贸易,增加有关费用的收入。运入保税区的货物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须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各国的保税区都有不同的时间规定,逾期货物未办理有关手续,海关有权对其拍卖,拍卖后扣除有关费用

2、后,余款退回货主。 三、物流业务的主要运作模式:1. 基于国外大宗进口商品向国内市场分销的物流运作模式 国际大宗进口商品利用保税区作为物流分拨基地,面向国内市场开展分销活动,是目前一些跨国公司和具有较强专业性国际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一种主要运作方式。以保税区为分拨基地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的好处有:1)缓征进口关税,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2)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及时报关进口手续,保证现货交易,避免交货延误;3)利用中国保税区低成本的物流及相关服务设施,降低分销活动中物流成本;4)便于开展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总之,利用保税区作为分拨物流基地,可以从整体上降低国际进口商品在中国的销售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

3、质量。其运作的基本流程此类物流业务对保税区物流功能的需求,主要是以仓储、配送、报关服务、简单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服务为主。2. 基于国内出口商品在保税区集结和配送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商品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跨国采购活动已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市场,许多生产性跨国公司、国际大型零售企业和专业化国际采购公司的国际采购网络正在向中国延伸,并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大型港口城市,特别这些地区的保税区中开始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将从中国市场采购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进一步带动了我国出口的活跃和发展。此外,国内一些新兴的企业集团和贸易公司也在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整合出口渠道和资源,开

4、始重视利用保税区作为出口商品的集配中心。因此,基于出口商品集散的物流业务就成为保税区物流运作又一主要方式。 保税区出口商品集散物流运作的其主要的优势是,1)便于根据国际市场生产和销售需求,提供配套商品和服务;2)出口企业能够在商品离境之前享受出口退税、结汇等贸易促进政策,加快资金周转;3)便于利用保税区低成本的物流及相关服务设施,降低分销活动中物流成本;4)降低出口企业的市场风险,缩短理赔、补货以及调换商品的时间,减少出口企业的损失。 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的物流功能除基本的仓储、运输、流通加工、报关服务及信息服务等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之外,还需要提供商品检验服务,以在保税区这样的境内关外区域发现出口

5、商品的问题,并在货物离境出区之前完成可能出现的理赔、退货、补货、调换等出口后序工作。出口商品集散的物流流程 3. 基于加工贸易的国外原材料进口与制成品出口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加工贸易是我国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贸易方式之一,也是支撑我国保税区发展、特别是物流功能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保税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与加工贸易有关的物流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与非保税区加工贸易企业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材料有关的物流活动,以及与制成品向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销售相关的物流活动;二是保税区内加工企业的利用进口和国内市场的原材料的物流活动,及其制成品向国际市场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出口的物流活动。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企业进出

6、口活动所带动的物流活动是非常频繁的,其物流业务的运作形式也比较多样化。其物流运作模式见 4. 基于转口贸易的物流运作模式 同国际自由贸易区一样,转口贸易是保税区的又一重要功能。转口贸易的开展和扩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应在区域市场中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优势;二是保税区能够提供进出自由的制度环境和便利条件;三是保税区应位于区域或世界交通枢纽,具有良好的运输条件和物流设施;四是保税区的物流运作成本相对较低;五是保税区及港口、海关等方面的管理效率较高。 转口贸易的物流运作是以区内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其物流业务的主要内容是为转口过境商品提供仓储、多式联运、城市物流分拨以及物

7、流信息服务等。5. 基于国际商品展示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保税区的国际商品展示功能是扩大保税区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增长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功能。特别是随着中国成为WTO成员国,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带来更多的国际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保税区通过为企业提供商品展示功能和交易服务功能,可以促进保税区贸易活动的开展,增加保税区物流流量。 以国际商品展示为基础的物流运作基本类似于大宗进口商品的分拨和配送物流,但运作主体是保税区内的物流企业,进口物流的批量将随国际国内需求的增长逐步增大。五、国内保税区概况:从1990年5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保税区到如今,中国相继建成上海外高桥、天津港、深圳福田、沙头角和盐田港

8、、大连、广州、张家港、海口、厦门象屿、福州、宁波、青岛、汕头、珠海等15个保税区,主管部门为中国海关总署。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 简介: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启动最早的保税区,集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物流仓储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外高桥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运作区域8.5平方公里。2. 经济状况: 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建设16年来,经济增加值、工业产值、进出口贸易额、海关及税务部门税收收入和企业销售经营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6年外高桥保税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12月份共实现

9、经济增加值666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浦东新区的28.6%,占全国保税区的47.7;完成销售收入4780.43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全国保税区的55.5%;完成各类税收358.71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税务部门税收145.78亿元,同比增长22.7%,占浦东新区的27.8%。3. 产业功能:(1)国际贸易业1992年初,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企业日本上海伊滕忠商事有限公司经外经贸部批准在外高桥保税区注册。2006年保税区内从事进出口业务的贸易企业已超过2700家,已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完成进出口总额448.57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占浦东新区的42%,占上海市的19.7%,占全国保税区的41.3%,其中进口331.37亿美元,同比增长29.4%。保税区贸易企业共实现商品销售额3980.91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全国保税区的55.1%。(2)现代物流业2006年保税区物流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770.59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增加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外高桥保税区增加值的30%。(3)先进制造业 2006年包括12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240多家出口加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9.59亿元,占全国保税区的21.3%。4. 保税区政府主页:http:/ http:/ http:/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