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提升方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42898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提升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提升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提升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提升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提升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提升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提升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三年级提升方案刘蕾(一)指导思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又有新的突破.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

2、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三年级课程内容 1数与代数(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2)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4)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5)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6)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7)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8)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

3、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9)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时间的长短.(10)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解决与常见量有关的简单问题。2空间与图形 (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2)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4)探索并掌握长方

4、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的简单图形的面积。(5)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三、统计与概率(1) ,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四、综合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三)三年级学段目标

5、 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问题解决1、能在教

6、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四)学情分析:所带班级三年级1班,共34人.采用是平板教学模式,班级整体学习情况中等生偏多。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比较

7、扎实;但一些学生粗心大意,灵活性不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课堂中不能大胆积极的回答问题,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沉闷。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接受新知识较慢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在端正他们学习态度的同时,加强各种数学能力的培养,尽快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五)三年级单元目标及重难点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

8、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

9、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

10、、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第一单元 时、分、秒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

11、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和练习,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估计意识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第三单元 测量 重难点: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认识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重难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理解验算的意义,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

12、过程,优化算法,解决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重难点:理解几倍和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重难点: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的计算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选择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重难点:认识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13、念和推理能力.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重难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比较大小,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能解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重难点: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它的意义。学会借助维恩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

14、和验算。 3、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4、了解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

15、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8、了解数学广角,学会解决搭配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一)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3、使学生能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2、会看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什么方位绘制的,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口算除法的探索过程,会口算除法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除法。2、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