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我的实习公开课-黄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427666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我的实习公开课-黄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我的实习公开课-黄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我的实习公开课-黄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我的实习公开课-黄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我的实习公开课-黄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我的实习公开课-黄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母爱的本质和父爱的本质,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 2、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读方法。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学会对生活现象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3、 情感目标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敬畏生命,学会回馈社会。【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及部分关键语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美国巴德舒尔伯格的文章我精彩的糟糕诗作中

2、的故事,讲述母爱与父爱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自述或请学生讲述)附全文: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的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天下午我花了很多时间为父亲的到来作准备。我用最漂亮的花字体把小诗重誊一遍,然后在诗的周围描上五彩斑斓的花边,并充满信心地把它敬放在餐桌上父亲的餐具旁。到了七点,父亲还没回来。七点一刻。七点半。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父亲。他是好莱坞派拉蒙影片公司的总裁,但他是从一个剧作家

3、开始电影生涯的。他会比母亲更加欣赏这首精彩的诗作。将近八点钟父亲推门而入,他似乎怒气冲冲拿着一杯酒绕餐桌走动,责骂着手下的雇员“想想看,本来我们今晚就可以拍完影片”,父亲咆哮着,“可是那个美人突然傻掉了,演不好最后一场戏。整个摄制组不得不以每分钟一千美元的代价等在那里。更令人恼火的是那个傻美人竟走出镜头,不肯演了。我现在还得求她回来。”他转了个身,停下来,注视着他的餐具,一阵令人不安的沉默。“这是什么?”他伸手去拿我的小诗。“本,奇迹发生了,”妈妈说,“巴迪写了一首诗!好极了,绝对地”“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我的头低得几乎要碰到餐具。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小时,我听到父

4、亲把诗扔回到桌上。评判的时刻到了。“一塌糊涂!”父亲说。我抬不起头来,我的双眼湿润了。“本,有时我对你不能理解,”母亲说,“他还只是个孩子,你现在不是在你的影片公司,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我不懂,”父亲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哪条法律说巴迪要成为诗人?”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餐厅,跑回自己的卧室,倒在床上蒙头大哭。当我哭尽自己的委屈和失望之后,仍听到父母在餐桌上为我的诗争吵。这则轶事到此结束了,但它对我的影响却没有结束。几年后,我重读了这首诗,我不得不同意父亲的判断。它确实很糟糕。后来,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父亲说写得有些冗繁但并非毫无希望。

5、我学着进行改写,那时我未满十二岁。现在,我的著作、剧本、电影一部部出版、发行,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她会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这样一个父亲,他会说:“一塌糊涂。”一个作家应该说是生活中的每个人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爱的力量,它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仅有这点是不全面的,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它还需要有警告的力量相平衡,“观察、倾听、总结、提高”。这些年来,童年时代这两种相反相成的声音一直回响在我的耳际好极了一塌糊涂它们像两股风猛击着我。在生活的海洋里,我谨慎地驾驶着自己的小船不让任何一股风掀翻。在这两种充满着爱的赞美和批评声中,我将努力行驶。教师

6、:“爱是人一生中永恒的主题,对于伴随着我们长大的父爱和母爱,同学们应该都很熟悉,但也正因为熟悉,所以很多人对于这种爱更多的是感性上的认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呢?今天,我们跟着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从理性的角度解读这种爱。” 二、 整体感知,理清文脉(预习任务) 快速阅读课文,建议: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探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明确:爱的能力发展爱的对象发展如何使爱达到成熟三、文本探究1、 作者在他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爱是一种能力。那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爱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特征呢?请同学们快速找出信息补充到表格中。年龄段特征刚出生阶段(婴儿期)8岁以下(幼儿期)810岁

7、(童年期)少年时期(成长期)成熟时期(成熟期)(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归纳)明确:无被爱的意识;有被爱的意识;用努力去唤起爱 克服自我中心阶段,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别人,创造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规律:无爱 被爱 有爱 创造爱总结:随着我们不断地成长,渐渐地由婴儿时期的感觉不到被爱,到有被爱的意识,再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从被爱转变为爱别人,去创造爱。2、过渡问:作者说“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文中指出爱的对象是如何变化的呢? 明确:由对母亲的依赖到对父亲的亲近。3、在作者看来母爱和父爱有着怎样的区别呢?又各自有着什么样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呢?(思考讨论)明确:

8、 母爱是无条件的。是祝福,是和平。不需努力,也无法赢得。代表自然世界。是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父爱有条件的。需要努力,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代表思想世界,是法律、秩序、纪律。 积极面:伟大,为人所渴求。母爱 消极面:不需努力,无法赢得。积极面:需要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父爱 消极面:必须努力获取,否则会失去。4、 各抒己见:作者说母爱是无条件的,父爱是有条件的,对此你是否同意呢?说说你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做适当的引导)a、母爱也是有一定条件的。b、父爱和母爱一样,也有一定的无私性。c、母爱比较细腻,父爱比较粗犷;母爱比较着眼于眼前,父爱比较着重于未来;母爱比较注重身

9、体健康,父爱比较注重精神成长;母爱以情感来感染和引导孩子,父爱以理智和行动来教育孩子。5、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和父母因意见不同而起冲突,争执不下的时候,父母都会摇头叹息道,“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了”。理所当然的认为“爱”是水到渠成的。作者是否赞成这种观点?现在我们一起诵读课文的最后两段,在文中寻找答案。明确:不赞同。作者认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要能达到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发展父亲的良知(严厉和原则)和母亲的良知(宽容和善良),在内心建立两个形象,达到一种综合的状态,这才算拥有成熟而健康的灵魂。 教师补充:怎么样来理解作者说的这种“综合”呢?(也可学生回答)比如说生活中

10、,当别人犯错误时,我们应该像母亲一般宽容善良,正确接纳、祝福他人;但是同时又要学习父亲的严厉,坚持原则,勇于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让自己更值得他人爱。6、 那么应该如何实现母亲和父亲的良知的“综合”?作者提供了怎样的建议?。 解析:(1)“综合”既需要父母进行努力,也需要孩子自己学会“综合”。 (2)从父母角度来说:母亲既要“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又要希望孩子独立;父亲所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受一定的原则支配,不能专横,要宽容而有耐心,使孩子有自信心。总之,父母应该发展父爱和母爱的积极面,遏制消极面。 (3)从孩子的角度来说,“综合”就是要能融合父爱与母爱的积极的一面,并能从对父母的依附关系走向

11、独立。 有名的学者于丹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四、 拓展延伸1、 爱在综合之后就会渐渐走向成熟,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它和不成熟的爱有着怎样的区别?(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明确: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解析:加点的四句都属于因果倒装,意在强调原因,以突出不同的

12、爱的原则和特征: “不成熟的爱”以“被人爱”为前提,所以总是期望获取;而“成熟的爱”以“爱人”为基础,一个成熟的人懂得只有爱他人,自己才会获得快乐;成熟的人深刻明白他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知道给予比获得更重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2、学习的本文之后,作者的观点对你有何启示?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你是否有新的理解?(爱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爱是一种能力。 正如爱的艺术这本书所述: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艺术。)3、联系本文和生活实际,你认为一个成熟的人该如何认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呢?(自由发言)如果父母从不将自己对你的爱表现出来如果父母不理解你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和父母进行沟通如果父母的期望使你感到压力你会怎么做?五、 课堂小结爱,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而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则是最重要的:父母爱孩子,孩子也应该学会感恩父母,回报亲人。在学会长大的同时,也学会如何认识爱,如何创造爱,做一个渐渐走向成熟的灵魂健康的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理性地认识和对待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爱及关系,学会感恩,学会回馈他人的付出和爱。六、 课后作业请从父母的角度给自己写一封信,说说如何学会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