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教案李佳.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36794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教案李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教案李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教案李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教案李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教案李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教案李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教案李佳.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主要教学内容有:运用假话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德数学问题,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解决问题(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2、 使学生掌握运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促进思维的发展。4、 培养民主、合作

2、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准备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初备案复备案一、 创设情境,引发课题。(1)谈话:小朋友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出示挂图)看看游乐园的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组织学生观察画面,了解画面上的信息,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3)根据画面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让学生根据画面上的信息,大胆提出一些问题。(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一)】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利用多媒体把游乐园的场景图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1) 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些什么信息呢?

3、生1:我知道原来有22人在看戏,现在走了6人。生2:我发现又有13人来看木偶戏。师:从这些信息中,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 小组交流讨论:A、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B、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C、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3)指名汇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指名汇报。 学生A:我想,原来由22人,走了6人,就先减去6人,22-6=16(人),后来又来了13人,就再加上13二 年级下册 数学 第 一 单元教学设计人,16+13=29(人),所以现在看戏的有29人。 学生B:我是这样想的,原来有22人,来了13人,就先加上13

4、人,22+13=35(人),后来又走了6人,就再减去6人,35-6=29(人),所以现在看戏的有29人。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2-6=16(人) 22+13=35(人)16+13=29(人) 35-6=29(人)(3) 观察比较。上面两种方法解答的都是29人,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呢?又有什么联系?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应该怎样写呢?让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板书:22-6+13 22+13-6 =16+13 =35-6 =29(人) =29(人) 答:现在看戏的有29人。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 练习一

5、第1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画面,了解信息和问题,并分别指名说一说。(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 怎样计算有多少人没有参加接力赛呢?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计算过程,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学生说,师板书)(2) 练习一第4题。 这题要求计算出每个球队的总分。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将解答的过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加深理解。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课后反思:课题解决问题(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2、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理解和掌握

6、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小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难点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学准备面包房情景图教学过程初备案复备案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了游乐园,今天我们再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2、出示游乐园面包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一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从画面上,同学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观察画面,互相交流自己从画面中掌

7、握的信息,在指名说一说。 生1:从画面中我知道面包房的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有5位小朋友买走了22个。 生2:我发现还有3位小朋友又买走了8个。师:面包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先买走了22个,后又买走了8个,那么还剩下多少个呢?(板书:还剩下多少个?)2、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列算式算一算。3、汇报交流结果。学生A:我想面包房的师傅做了54个面包,先买走了8个,所以从54个面包里减去8个,54-8=46(个),后又买走了22个,再从46个面包中减去22个,46-22=24(个),所以还剩下24个面包。学生B:我这样想,先买走了8个面包,后又买走了22个面包,

8、一二 年级下册 数学 第 一 单元教学设计共就买走了8+22=30(个),面包房的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那么就剩下54-30=24(个)面包。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思路分别板书: 54-8=46(个) 8+22=30(个)46-22=24(个) 54-30=24(个)4、着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样的吗?各是怎样的情况呢?5、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是吗?如果写成一个算是应该怎样解答呢?现住址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是,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指名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4-8-22 54-(8+22)为什么要用到小括号呢?因为第二种解题思路是要求先求出一共买走了多少个面包,先计算8+22,

9、而在计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所以必须用到小括号。教师完成解答:54-8-22 54-(8+22) =46-22 =54-30 =24(个) =24(个) 答:还剩24个面包。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 练习一第2题。先组织学生观察图画。画面上的下朋友在讨论什么呢?让学生从画面中了解信息。要求第三组收集了多少个,应当怎样想呢?你可以怎样解答呢?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然后解答出来。教师指名板演:94-34-29 94-(34+29) =60-29 =94-63 =31(个) =31(个)2、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四、课堂小

10、结。课后反思:二 年级下册 数学 第 一 单元教学设计课题解决问题(三)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乘加或乘减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运用乘加或乘减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初备案复备案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 谈话:小朋友喜欢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玩一玩,好吗? 2、出示跷跷板乐园情景图,问:“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组织

11、学生观察画面,互相说一说跷跷板乐园里有几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几个人,又有几个人来到跷跷板乐园? 根据画面的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 分小组讨论。(1) 可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2) 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3) 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3、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分别板书: 4x3=12(人) 12+7=19(人) 4x3+7=19(人) 7+4x3=19(人)4、 说一说。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每种算法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

12、、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9x3+6 或 6+9x3 =27+6 =6+27 =33(个) =33(个)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9x5-15 =45-15 =30(个)为什么要送15个萝卜给邻居兔奶奶呢?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四、课堂总结。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能要用到乘法和加法或者乘法和减法来解决问题。戒大师,要弄清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要多思考,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