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35950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春》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教案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 用等修辞手法。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 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 生的朗读能力、观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 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 活的意识。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

2、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教法:突出文章“细”和“美”的特点。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

3、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板书课题、作者) 二、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

4、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三、知识回顾(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四、范读、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ng) 捉迷藏(cng) 酝酿(ynning) 应和(h) 薄(b)烟 黄晕(yn) 蓑(su)衣 巢(cho) 五、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5、 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 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 赞春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六、布置作业 要求课后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词语解释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 明朗润泽。 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杨柳风,指春风。杨柳发绿的时候,春风吹拂,枝条飘动,是人格外感到风的柔和,所以说“杨柳风”。 酝酿: 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 密密地开着的花。 卖弄

6、: 炫耀。 宛转: 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落地: 这里指婴儿生下来。 舒活: 舒展活动。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写作背景春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在1932年下半年或1933上半年。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归来,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夫妻,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3年4月又喜得贵子,心境愉悦,所以,春这篇文章体现出了他乐观向上的情绪。主题归纳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7、:本文通过描绘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赞美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劳作、 奋然向前,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写作特色1.生动丰富的语言 2.善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善于多角度描写景物 4.观察细致,抓住特征写景文章结构盼春(12) 特征 角度(顺序) 写法 修辞 春草图(3):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侧结合 拟人 春花图(4): 多、艳、甜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比喻、拟人、通感、排比 春风图(5): 和悦 拟人、触觉听觉嗅觉的多感官描写 春雨图(6): 细、密、多、轻盈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比喻 迎春图(7):广、多、全、新、美、力 颂春(810) 触觉听觉嗅觉的多感官描写文笔特点秀丽朴素,清新隽永,真挚质朴主旨大意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着了一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的景象。表达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思想感情。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