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热处理.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357916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材料的热处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退火:将工件缓慢加热至所需要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一定温度出炉,再在空气中冷却。其目的是: 减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改善机械性能。增加塑性或恢复经冷加工硬化后的塑性。细化晶粒,使组织均匀。为淬火做准备。消除内应力。正火:将工件加热至相温度(如钢为Ac3或Acm以上3050温一段时间后,再在空气中冷却。其目的是: 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改善不合理组织。 获得一定的机械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淬火:将工件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急剧冷却,阻止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使其转变为具有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其目的是:增加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为获得一定机械性能

2、先进行淬火再进行回火,以控制回火。温度的高低来达到所需的机械性能(弹性模量、强度、韧性)。为改变金属某些物理及化学性质。钢的淬透性:工件在淬火时,由表及里的淬硬层(指淬成1/2马氏体部位的深度)。淬硬性(可慢性):是指钢淬火后能否硬化的性质。等温淬火:将工件自加热炉中取出后,淬入一定温度的盐浴中,并使其等温转变为所需要的组织。火焰表面淬火:是将工件的表面,用强烈的火焰迅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Ac3以上20100C),并立即冷却,使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而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与韧性。其特点是: 设备简单,易推广。 可在工件任何部位淬硬,而不影响其它部分。 淬火后工件变形小。表面清洁无氧化、脱碳现象。

3、 不易准确控制表层加热温度。电解液中加热表面淬火:工件浸入电解液中作为负极,通电后在工件表面产生大量氢气泡并形成气膜,将工件与电解液隔开,由于气体是不良导体,气膜成为电阻体,当有很大的电流通过时,产生大量的热,使工件浸入电解液中的部分迅速被加热,随即予以快速冷却,使工件表面淬硬。其特点是: 生产率高,易自动化。 成本低,质量优。 需一套功率较大的高压直流电发生装置。而且工件加热不均匀。高(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利用高频电磁感应的“集肤现象”使工件表面迅速冷却,并使其表面淬硬。其特点是: 硬度比一般淬火高23(HRC)。 变形小,工件不脱碳,不起氧化皮。 可局部淬火,淬透层深度易控制。 需一套

4、高(中)频设备,但能好较大。回火:将工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自然冷却,其目的是: 消除淬火时的内应力 。 获得需要的金相组织和提高韧性,达到所需要的机械性能。调质:将钢淬火后进行高温(500600C)回火,其目的是:细化晶粒。 获得均匀的有一定弥散度和具有优良综合机械性能的回火索氏体。时效:是回火的一种特殊形式,目的是消除机械零件、半成品或毛坯的内应力。它分为: 自燃时效:不需任何加热,紧靠长时间保存。 人工时效:将工件加热到较低的温度,较长时间保温,再缓慢冷却到室温。冷处理:将淬火后工件过冷至0C以下,使残余奥氏体转变马氏体。其目的是: 提高淬火钢的硬度。 稳定工件

5、的尺寸,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变形。 提高钢的铁磁性。化学处理:将钢加热到高温(奥氏体),使另一种元素渗入其表面,改变表面的化学成分,再通过相应的热处理,达到所需的表面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机械性能等要求。化学处理包括渗碳处理、氮化处理、碳氮共渗、渗元素(渗铝、渗铬、渗硼、渗硅、渗硫)处理等。渗碳处理:固体渗碳:利用固体渗碳剂-木炭并加入促进剂:碳酸钡、碳酸钠、碳酸钾、醋酸钠等在加热状况下使碳渗入金属表层。其特点是: 操作容易,渗碳剂易购。 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大。 质量不易控制,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液体渗碳:利用液体熔盐-碳化硅、氰化盐等对钢进行渗碳。其特点是:时间段短。 神探后可直接淬火,工件表面不

6、氧化或脱碳。 能保证神探质量,变形量小。 不适宜大量生产。气体渗碳:利用气体化学剂(甲烷、乙烷等)或液体化学剂(苯、煤油、,酒精等)雾化后通入气体渗碳炉中,对工件进行渗碳。其特点是: 操作方便,时间短。 可控制渗碳层的浓度,可直接淬火。 炉中气氛需严格控制,设备复杂。氮化处理:利用氨在一定温度(500600C)下所分解的氮原子向金属内部扩散,从而改变金属表面的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质。其目的是提高工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及抗腐蚀性。软氮化:软氮化又称”活性氮化”,分气体软氮化和液体软氮化。气体软氮化多采用含碳、氮的有机化合物,如尿素、甲酰胺等,在加热时分解为软氮化气体,使活性氮、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

7、。液体氮化实际上是采用无毒的氰化盐,在低温时的氰化(碳氮共渗)处理。其目的为: 提高工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提高工件抗疲劳强度和减低缺口敏感性。 有一定的耐腐蚀性。离子氮化:在真空容器中,工件为阴极,离子氮化炉壁为阳极,在高压直流电场作用下,当炉内通入氨气或分解氨气时,即可被电离,氮的正离子快速冲向工件(阴极),轰击需氮化的工件表面,放出大量热能,伴有辉光放电现象,使工件表面被加热到氮化温度。此时氮的正离子,在工件(阴极)获得电子后,变为氮原子而渗入工件表面,由于仅在工件表面加热,因此工件的较深处温度并不高,工件变形较小,因此常用于较长的工件。渗元素处理:渗锌:在高温(9501050C)下,通

8、过化学剂的扩散,将铝金属原子渗入工件表面,使工件获得高温下的抗氧性能。渗铬:在高温(9501050C)下,通过化学剂的扩散,将铬金属原子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在扩散层中a-Fe被铬饱和,使工件获得高的抗氧化和耐磨性。渗硅:在高温(9501050C)下,通过化学剂的扩散,将硅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在扩散层中a-Fe被硅饱和,使工件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渗硼:将工件置于含硼原子的介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使硼原子渗入工件表面,使工件具有高硬度(可达12002000HV)和高耐磨性,同时在硫酸、盐酸和碱内具有抗腐蚀性。常用于内燃机中的汽缸套、活塞等零件。硫化: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硫化铁的作用下,将硫渗入到金属表

9、面,与其它渗金属不同,它并未提高硬度,而是大大地降低分子“咬合”力的作用,避免零件的摩擦咬合现象。发黑(发蓝):是在很浓的碱和氧化剂中加热、氧化,是金属表面生成一层带有磁性的Fe3O4薄膜,其颜色可为蓝黑色、黑色、红棕色、棕褐色等。其组织细密,厚度一般为0.60.8um左右。其目的为: 工件表面能防锈。 使工件表面美观、有光泽。 消除淬火过程中的内应力作用。金属材料的腐蚀和防腐:金属材料在室温或高温条件下,抵抗各种腐蚀性截止对它进行化学侵蚀的能力,称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它包括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金属材料的腐蚀类型:按腐蚀破坏特征不同分类。一般腐蚀:又称均匀腐蚀,连续腐蚀,总腐蚀。腐蚀

10、在金属内外表面上均匀分布,使截面减小,最终使零件破坏。这种腐蚀危害性较小,对金属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大。晶间腐蚀:腐蚀沿金属内部晶间边缘进行。这种腐蚀通常不引起金属外形的变化,但使金属的结构和机械性能急剧变化,从而使设备和零件突然失效。所以这种腐蚀危害性极大。点腐蚀:这种腐蚀主要集中在金属表面不大的区域内,并迅速地向深处发展,最后穿透金属,这种危害也较大。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应力腐蚀:是指在静应力(金属的内外应力)作用下,金属在腐蚀介质中所引起的破坏。腐蚀疲劳:是指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金属在腐蚀介质中所引起的破坏。这两种腐蚀一般为穿晶腐蚀,有时也可为晶间腐蚀或晶间腐蚀与穿晶腐蚀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及时对金属进行消除应力处理是消除这两种腐蚀的主要手段。振动腐蚀:这种腐蚀是腐蚀介质和机械疲劳应力(如振动等应力)同时作用的结果,为穿晶腐蚀。一般没有可见的变形。摩擦腐蚀:这种腐蚀是腐蚀介质和机械摩擦同时作用的结果,又称“摩擦氧化”。脱锌:从黄铜中有选择的“脱锌”,留下一种多孔性的紫铜组织。脱镍和脱铝也类似。金属的防腐方法:电化学方法:采用电化学的方法防腐。无机涂层:磷化、渗碳、液体碳氮共渗、渗铬、氮化、发黑、氧极化、搪瓷、玻璃陶瓷、金属镀层、电镀、热喷涂等。有机涂层:涂漆、粉末涂层、橡胶图层、薄膜涂层、等离子聚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