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如何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357445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如何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如何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如何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如何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如何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如何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如何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应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突破论述类文本阅读难关,提高作题得分率【知识梳理】常见设置方法: 删删除句子或删减句子成分; 添主要添加定语或状语; 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 改改变语法或替换词语; 漏有意遗漏信息; 凑刻意拼凑或强加信息。这六种选项设置方法在题目中并不一定设置成错误项,这一定需要据实而定。如题目中可能采用句式互换、同义词代替的方式,使题目中考查的知识点形异意同。考生只有掌握了选项的设题陷阱,才能更准确的识别错误项。一下以近几年全国课标卷I和全国课标卷II(以下简称“卷I”和“ 卷II”)为例进行说明。一、 混淆范围与程度混淆范围,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

2、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混淆程度指混淆程度的轻重。一般为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表示范围或程度的词语,导致缩小或扩大选项的范围,出现以偏概全或者表意绝对化等情况。例1、(2015新课标I)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2015新课标I)点评:由原文第二段首句“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可知,新特点是指两个方面,不只是“信用形式”。此项以偏概全例2、(2015新课标I)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B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

3、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期发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点评:此项中“由宋代政府发行”与原文“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行”相比,遗漏了“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货币币材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目的具有多样性。这些都属于故意删减信息而导致选项范围缩小。解题技巧一是不能随意删减和遗漏信息;二是注意关键的修饰限制词,尤其要重点关注表示数量多少(“几个”“少数”“部分”“大多数”等)范围大小(“凡”“全都”“所有”“部分”“几乎”“除、之外”等)程度轻重(“十分”“特别

4、”“稍微”等)频率高低(“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二、混淆时态与模态混淆时态,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尚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或者把“已然”说成“未然”,混淆现实与设想、“已然”与“未然”的区别。混淆模态,是指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混淆必然性与可能性。例3、(2013新课标II)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点评:原文“弄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说明“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在殷商晚期已经出现,该项混淆了“已然

5、”与“未然”。解题技巧:一要重点关注“已经”“过去”“现在”“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修饰限制词语,避免混淆时态;二要特别留意“如果”“一旦”“可能”“估计”“也许”“大概”“未必”“将来”“一定会”等词语,避免混淆模态。三、混淆概念与指代问题混淆概念主要指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命题者故意弄错对象,导致张冠李戴。选项将两个概念的含义进行混淆、调换或改变,一般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对概念的内涵或外延进行扩大、缩小或转换。指代问题则包括指代不明、指代错误、颠倒主客等。例4、(2014新课标I)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

6、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点评:“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根据原文语境,应该是由“现实悲剧”引起的,选项混淆了“现实悲剧”和“文学艺术中的悲剧”两个概念;选项“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表述不当,原文是“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 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选项混淆了“快感”与“悲剧感和审美愉悦”几个概念。例5、(2013全国新课标I)1、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

7、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点评:原文中“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指代“先秦诸子学术思想并非选项中“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选项明显指代错误。解题技巧:一要关注文本论述对象,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指出;二要注意选项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现象。解答有指代问题的选项,要留心指示代词(“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弄清指代的具体内容,同时分清主客关系。四、逻辑混乱逻辑混乱包括混淆或颠倒逻辑关系、条件错误等。混淆或颠倒逻辑关系主要指条件和结果、原因与结果关系上的混淆颠倒,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其中因果混淆包

8、括因果颠倒、强加因果。条件错误指条件不充分,或者混淆充分和必要条件。例6、(2015 全国新课标II)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C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点评:原文没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所以,并不存在着因果关系,选项属于强加因果。例7、(2013全国新课标I)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点评:原文的因果关系应该是黄帝书享

9、有崇高的地位,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主旨,所以申不害、慎到、韩非著作的词句可认作是对黄帝书引用阐发,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解题技巧对涉及条件或因果关系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条件或因果关系、或者是否颠倒了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若题干中有“根据”“证据”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只有、才、”等关联词语时,考生要仔细辨析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五、无中生有与故意曲解无中生有指选项所说的内容在文本中未提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得出。故意曲解指不尊重原文客观信息,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偏离,牵强附会或曲解夸

10、大。例8、(2014年全国新课标II)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点评:原文是“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可见二者同罪。”此项属于无中生有。例9(2014年全国新课标I)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点评:原文认为欣赏悲剧时,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并获得“

11、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意义”,此项说“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的“心理距离让人们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选项表述错误,属于故意曲解原意。解题技巧准确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词句,找出与词句相关的意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信息,忌主观臆断和望文生义。六、混淆肯否与主次混淆肯否,指颠倒肯定答案与否定答案;混淆主次,指不分清主次关系。例10、(2015全国新课标II)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点评:原文是“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

12、题”,即过去认为艺术品的接受是美学问题,虽不是重要,但肯定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不是说它“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选项混淆了原文的肯否判断。解题技巧仔细阅读原文,分清肯定与否定,区分主次。有时,某个错误项也可以综合设置两种甚至三种陷阱。例11、(2015全国新课标II)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B 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点评此项丢掉了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使“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变得绝对化。西厢记是对莺莺传的误读,金瓶梅是对水浒传故意曲解,同时,原文并没有“

13、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的信息,选项属于无中生有。另外还有一类题型,从每个选项单独看都与原文对应一致,但某个选项的陈述对象明显是与题干不符的,即答非所问,例12. (2014年全国新课标I)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1.秋毫无犯 qi ho w fn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2.味同嚼蜡 wi tn jio l: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

14、章枯燥无味。3.恃才傲物 sh ci o w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4.惴惴不安 zhuzhu b n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5.繁文缛节 fn wn r ji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6.日臻完善 r zhn wn shn臻:达到。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7.矫揉造作 jioru zo zu 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8.暴殄天物 botin tin w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9.瓮

15、中捉鳖 wn zhn zhu bi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10.枭首示众 xioshu sh zhn 旧时酷刑,把人头砍下来并高挂起来,使众人都看到。11.溘然长逝 k rn chn sh突然死去。12.汗水涔涔 hnshu cn cn 汗流淌,汗水不断往下流。13.万目睚眦 wn m y z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14.兄弟阋墙 xingdi x qin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15.荦荦大端 lulu d dun 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16.耳熟能详 r sh nn xin: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17.方兴未艾 fn xn wi i :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18.捉襟见肘 zhujn j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