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知识点.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356033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现象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声现象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声现象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声现象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现象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现象知识点.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声现象(共4节内容)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 振动 停止, 发声 也停止。振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2、传播:声由 介质传播,一切 固体 、 液体、 气体 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通常听到的声是靠 空气 作介质传播的; 真空 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着。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路程。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2、 m/s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 不同 (填“同”或“不同”)。声在 固体 中传播最快,在 气体 中传播最慢(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 三 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 钢管 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 水 、 空气 传过来的。例: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 反射 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 加强,感觉声音更响亮。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 17 米才能产生回声。5、利用回声测距离:s= vt/2 ,利

3、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6、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 振动 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 声波 引起 鼓膜 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这是耳传导感知声。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课本P31第2节 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 音调 、 响度 、 音色 。 音调 ,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跟发声体 振动频率 有关系, 频率 越高,音调越 高 ;频率 越低,音调越 低 。 响度 , 它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 振幅 有关,还跟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有关,距

4、离发声体越近, 响度 越大。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 振幅 。 振幅 越大,响度越 大 。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 减少声音的分散。 音色 ,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的特色、品质。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 音色 是不同的。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 音色 也就不同。用 音色 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人们根据 音色 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2、频率: 物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 ,物体振动 越快 ,频率 越高 。频率的单位是 赫兹(Hz) 。3、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

5、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 20 Hz 20000 Hz。人们把高于 20000 Hz的声叫做 超声波 ;把低于 20 Hz的声叫做 次声波 。 声音 、 超声波 、 次声波 它们都统称为 声 ,但超声波 、 次声波人们听不见。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 超声波 ;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 次声波 ,大象靠 次声波 交流。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 广 (填“广”或“窄”)。4、音乐委员起的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是声音的 音调 ,夜晚有一个人在操场上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 响度 ;我们能辨别是数学老师的声音还是语文老师的声音是用 音色 辨别的。5、用相同的瓶

6、子,装上高低不同的水位,对着瓶口吹气,产生的音调由高到低为 丁、甲、乙、丙 ;敲击瓶子产生的音调由高到低为 丙、乙、甲、丁 。p376、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 划的快音调高 ,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 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练习:1、 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2、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3、 敲鼓时,撒在

7、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4、 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第3节 声的利用1、 声波也是一种波动,利用声既可以传递 信息 ,还可以传递 能量 。2、 利用声来传递 信息 的例子很多: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和鱼群;医生查病时的“闻”,医生借助B超获得体内器官的信息;利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确定发生的方位和强度;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8、3、 利用声可以传递 能量 。超声洗碗;超声碎石;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都是利用声来传递 能量 的例子。4、 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 蝙蝠辨向 制作 声纳系统 。第4节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1、(1)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 有规则振动 发出的声音;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 乐音 。(2)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无规则振动 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

9、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人们以 分贝(dB) 为单位来计量噪声的强弱。 0 dB是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即听觉下限; 3040 分贝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 70 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眠噪声不应超过 50 分贝。 3、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的 振动 产生声音-空气等 介质 传播声音-鼓膜的 振动 引起听觉。4、控制噪声的途径:(1)三方面着手控制噪声:1) 在声源处减弱 ,防止噪声的 产生;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阻断噪声的 传播 ;3) 在人耳处减弱 ,防止噪声进入 人

10、耳 。(2)如安装消声器,禁止鸣笛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 植树造林、修隔声墙 。(3)在人耳处减弱,如 用手指堵住耳朵 。(你的建议?)5、右图是 禁止鸣笛 的标志。对声现象计算题的分类解答 有关声现象的计算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题型:一、声与光的问题 这一类题型的计算,关键是抓住声与光运动的路程相同,所用的时间不同,但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且日常问题涉及的路程不长。因此,光传播所用的时间常可忽略不计,故声传播所用时间近似等于看到光后与听到声音的时间间隔即 例1. (河北)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_m。 解:由上面的分析很快

11、有 例2. (江西)百米赛跑时,起跑点的枪声需要经_s时间才能传给终点的计时员。 解: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问题 此类计算,我们首先要明确声音在两种不同介质中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同,声音在介质I中传播快(设速度),所用时间)少,声音在介质II中传播慢(设速度),所用时间()多,两次听到的时间间隔,即 例3. 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L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时间t1.87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解:由以上分析很快列出式子 解得 。三、回声问题的计算 这一类问题,一定要注意产

12、生回声时,声运动的路程是声源发声时(声源不动)距障碍物距离的二倍,即 例4. (新疆)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t=2s后听到回声,喊话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是( ) A. 680mB. 340mC. 170mD. 17m 解: 此类问题中较复杂的是发声体或反射体在运动,这时除考虑声音往返的路程外,还应注意声物运动的时间相同。解题时应先画一草图,把声音传播与物体运动情况勾画起来,然后根据图形分析它所运动的路程、时间,再找出结合点,列出关系式,最后求解。 例5. 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2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分析:画草图 解:声音传播路程为 m 此时声音传播时间 汽车行驶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