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355246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 教学设计 徐州市云龙区 云兴小学 江静 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教学设计 徐州市云龙区云兴小学 江静 一、教材分析剪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审美习惯和对周围事物的印象的构思。为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徐州乡土美术教学研究深入发掘并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将涵盖的剪纸等九个子课题的教材编写成丛书,以满足本地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需要。在编写设计过程中,力求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突出中国文化、宏扬民族精髓的精神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地域文化,使民间文化艺术以美术教育的生动形式得以有效继承。本节课属于

2、徐州乡土美术教材研究中的子课题剪纸。我把它设计成网络美术实践课,属于欣赏设计的课型。教师通过网络课堂引领学生走进徐州户部山民俗博物馆,通过电脑课件让学生犹如置身于民俗博物馆内。在对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的欣赏、分析和制作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山川、文化之美的热爱之情,了解世世代代的家乡人民从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中不断汲取着营养并运用于工艺制作的具有徐州本土特色的民间剪纸样式。学生在对王桂英等民间剪纸艺人的作品欣赏过程中,了解并掌握一些剪纸中的阴剪、阳剪的简单技法。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所执教的年级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年龄大都在十岁左右,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处于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够品评一

3、些造型稍微复杂的作品,并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中,他们曾经学习过鱼的纹样这节课,接触了民间剪纸的一些内容,初步了解了民间剪纸的寓意、造型及简单的剪刻技法,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 三、教学目的1、认知领域: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优秀的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艺术作品,了解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的类型和特点。2、情意领域:通过接触和制作家乡民间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统的民间艺术、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操作领域:了解剪纸的阴剪、阳剪的技法,会灵活选择方法创作剪纸作品。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体验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重点欣赏不同题材的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了解其造型特点。 教学难

4、点 了解剪纸中锯齿形等特殊形状的剪刻方法及对作品构思的设计。 四、教学准备教师信息资料搜集:$#%#$%&*&*&*本文来源于邳州在线http:/ 1、收集部分剪纸作品及有关剪纸方面的素材。制作PPT课件,并在微机室的每部电脑上把PPT课件做成共享文件。 2、准备剪刀、胶水、大红纸或腊光纸、刻刀等材料。3、参考文献:徐州乡土美术教学研究、徐州民间文化集工艺美术、走进徐州、徐州志、今日徐州、大话徐州。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大红纸或其它颜色的纸、刻刀等材料。 五、教学过程及方法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回放徐州民俗博物馆的优美的民间美术作品,通过播放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徐州民间美术的情感,

5、并创设情境,强化学生艺术体验,让学生感悟到民间美术的语言魅力和特点。)1、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同学们,今天我们汇聚在民俗博物馆上美术课,大家心情一定无比激动。同学们你们仔细看一下你的电脑,发现博物馆里都陈列了哪些民间工艺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发现有布艺、剪纸等作品。2、教师点击王桂英剪纸作品,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充满浓浓乡情的美术作品是谁创造出来的吗?播放王桂英剪纸片段录音,学生犹如来到了艺人的家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创设出一种充满浓厚民间剪纸意味的教学情境。3、教师让同学们回答问题,刚才录像中的老大娘在干什么呢?学生观察出她在剪纸。 教师播放(介绍王桂英剪纸的录音内容)这位老大娘可

6、是我们徐州鼎鼎有名的剪纸大师。她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家”称号的邳州的王桂英。王桂英的剪纸不描不画,不依靠其它辅助工具,就是一把剪刀,随心所欲,见啥剪啥,保持了原生态剪纸艺术的原汁原味。摊煎饼、猪肥人富、麦地打药、端午送艾、粮归仓等一幅幅源于生活的创意作品,带着生活的纯朴,带着泥土的芳香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把王桂英的剪纸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尤其是近几年来,她创作的打场、翻山芋、洗晒被单、农家乐、农村四季喜事多等近百件作品在国际国内展出中频获大奖,有多幅作品被北京等地美术馆及国际友人收藏。另外,我们徐州云龙区还有张丽君、刘毅、孟宪刚等剪纸名家,他们都是几岁就

7、跟母亲学习剪纸。技艺世代相传。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徐州民间剪纸。白板板书课题:徐州民间剪纸。4、简介剪纸。(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课件边显示剪纸作品,边解说,并配以古乐曲,使学生感受到徐州民间剪纸艺术之美。)课件出示:民间剪纸艺人王桂英原创的剪纸歌,小剪刀,多有用,能剪龙,能剪凤,能剪老鼠生儿去打洞。能剪山,能剪水,能剪鸭子扁扁嘴。能剪鸡,能剪鹅,能剪鲤鱼戏天河。小剪刀,有多能,剪什么,什么成。再剪一棵万年青,万年青,青万年,家庭幸福代代传。(课件出示:王桂英系列剪纸。)(课件出示徐州民间剪纸介绍录音内容)剪纸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

8、西晋时就己形成。剪纸艺术是真正的劳动群众的艺术。(课件出示:最早的剪纸作品。)古城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反映在剪纸艺术上,徐州剪纸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艺人们根据生活感受信手剪出,出手流畅,作品栩栩如生。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艺术与生活的链接,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讴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郭沫若有诗云:“一箭之巧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徐州剪纸粗看之下,线条简洁,形象写意,高朴似不着痕迹。细品之间,手法游刃有余,仿佛浑自天成,却别具精准洗练之技巧和天真俊美之意趣。(伴随录音,课件出示徐州民间剪纸艺人作品。)(二)欣赏体会,品评概括:(了解徐州民间剪纸

9、艺术类型和特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课件出示:导学题。(播放古乐。)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艺术有几种类型?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艺术有什么特点?谈谈看完后你的感受? 教师将同学们分成四组,带着问题点击电脑课件里民俗博物馆的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作品。 学生交流:小组自由交换看法,然后总结答案,告诉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教师总结:学生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得出结论。类型: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出示课件:王桂英剪纸作品洗晒被单,多色(出示课件:剪纸作品牡丹孔雀)。白板板书:色彩一一单色、多色从技法上分有阳剪,主要以线条为主。特征是保留造型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相互连接

10、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剪剪相连。(出示课件:王桂英民间剪纸作品打蚕山。)有阴剪,主要以块面为主,它与阳剪恰恰相反,保留轮廓线以外部分。将轮廓线剪去,剪剪相断。(出示课件:王桂英剪纸作品摊煎饼)但是,大部分剪纸作品都是阳剪与阴剪的技法的结合。(出示课件:王桂英民间剪纸作品洗晒被单)白板板书:技法一一阳剪、阴剪 艺术特点:单纯、质朴、简练、装饰性强。(学生演讲:指定几名同学上台畅谈观后感,教师适时点拨。概括时,答案力求个性化,演说时,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白板板书:特点一一单纯、质朴、简练、装饰性强(三)体验实践,创作感悟:(学生学习剪纸造型的方法。)1、创设学习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演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与学生谈话:欣赏完了剪纸作品,同学们感慨万分,这些剪纸作品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请观赏王桂英创作剪纸的过程。(出示课件:王桂英剪纸录像片断。)通过演示创作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美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 演示:课件出示所剪作品的照片,使学生对剪纸过程有个简单地了解:先抽象、概括出作品的大体外形,通过夸张、提炼的手法画出作品的主要轮廓,最后剪刻成剪纸作品的艺术形式。2、明确学习动机。教师提出问题:大家了解了剪纸的造型手法,那么接下来我们怎么制作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天给大家剪一幅有关民俗博物馆的作品。教师激趣:教师用极快的速度剪出一幅博物馆的大门图。(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操作。

12、)教师设问:老师剪得好不好?快不快?引导同学们也来试一试。3、研究剪纸的技法。(在学生强烈地需求下,与他们探讨剪刻方法,能使他们记忆深刻。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用其它工具,用其它方法制作剪纸,力求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首先介绍用具(出示实物):剪刀、刻刀、双面胶、红纸等。接着,教师进行示范。思考要表现什么内容。把要剪刻的内容画在白纸上,对称图形要将纸对折,注意图形之间的连结,非对称图形注意图案间的连结。把画稿放在大红纸上,用大头针固定,先用刻刀刻最细小的部分,然后从中间向四边刻,最后用剪刀剪外边。(说明:方法可创造。)剪成后,在背面粘好双面胶,轻轻将剪纸作品压在白纸上,再用一张白纸盖

13、在上面,用手压严即可。4、最后总结步骤:学生根据教师示范总结制作步骤,教师随学生回答进行白板板书:步骤一一构思、起稿、剪刻、装裱。5、(课件出示范画:出示几幅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作品供学生参考。)(发现美的创造使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相互联系,尝试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活。)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自主构思,题材、方法不限。小组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合作设计。教师巡回辅导。 (四)个性评价,拓展延伸:(品评美的创想,注重个性化评价,提高审美情趣。) 1、各小组的作品上台展示,评价。 挑选几幅作品展览,师生一起评价作品。 2、本课学习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艺术的题材以及造型特点、欣赏了王桂英

14、民间剪纸的作品,并了解了剪纸的阳剪、阴剪的方法,收获不小,希望大家课后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弘扬家乡民间艺术,装扮我们的生活。 五、板书设计 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 单色 单纯 构思类型 色彩 多色 质朴 起稿 阳剪 特点 简练 步骤 剪刻 技法 阴剪 阴阳剪结合 装饰性强 装裱 六、课堂效果本节课充分利用电教资源,引导学生欣赏了邳州王桂英民间剪纸作品,了解了其艺术特点以及在徐州民间广为流行的情况,让学生体会到徐州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其审美情趣及热爱家乡民间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视教学过程为每个学生参与、探索、发现、创造的过程,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本课亮点在于,结合徐州乡土美术文化研究,根据学生思维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得到张扬、提升,使课堂充满灵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