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妥协的时代旁观者.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35230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不妥协的时代旁观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个不妥协的时代旁观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个不妥协的时代旁观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个不妥协的时代旁观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个不妥协的时代旁观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不妥协的时代旁观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不妥协的时代旁观者.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不妥协的时代旁观者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少爷形象*摘 要:作为一个傻子,上天注定了傻子二少爷是一个土司时代终结前的旁观者;作为一个人性复苏了的“人”,傻子少爷又不妥协于这种所谓的命运,他奋起抗争,肯定了人的尊严。关键词:尘埃落定 土司制度 傻子 时代终结 旁观者 参与者 妥协 Abstract:Conduct and actions is a fool, the God destined fool two young masters before being a soil department ages end of on-looker;Be a personal sex recove

2、ry ofperson, fool young master again uncompromising at this kind of so-called destiny, he courageously aggro, affirmation the persons dignity.Key words: The dust fall to settle Soil department system FoolAges end On-looker Participant Compromise尘埃落定是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诗一般空灵纯净的文字,演绎了一段末代土司制度由没落直

3、至终结的历史。它讲述了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尘埃落定的释义是:1,尘埃虽然在空中漂浮,最终要落到地面。2,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了下来。作家阿来以“尘埃落定”作为题目,本身就给人一种哲理的启示,它实际上暗示着土司制度和这个时代被终极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和命运。而作品的主角“麦其家的二少爷” 一个傻子,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见证者角色,这个傻子,站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向人们讲述了土司时代在走向灭亡之前的荣辱兴衰以及发生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

4、的故事。正如文章结尾处的“我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也不是聪明人,不过是在土司制度将要完结的时候到这片奇异的土地上来走了一遭,上天叫我看见,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叫我看起来像个傻子”。参考文献阿来 著 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3月北京第一版 403页时代的旁观者这是上天赋予这个傻子的命运。但是,从“人”这一角度出发,在亲情,爱情和友情面前, 傻子少爷没有对这种命运屈从。在人的尊严受到玷污之时,他反抗过,奋斗过。总之,该书借麦其土司家“傻瓜”儿子的独特视角,兼用写实与象征表意的手法,轻巧而富有魅力地写出了藏族的一支康巴人在土司制度下延续了多代的沉重生活。作者

5、以对人性的深入开掘,揭示出各土司集团间、土司家族内部、土司与受他统治的人民以及土司与国民党军阀间错综的矛盾和争斗。并从对各类人物命运的关注中,呈现了土司制度走向衰亡的必然性,肯定了人的尊严。阿来,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履历表上列为籍贯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地区。历史上的康巴地区涵盖了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的一部分,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西藏昌都地区、青海玉树洲和云南迪庆州等等。康巴是合称,历史上处在汉藏过度地带,历史上“两康省”辖制四川省甘孜州,阿坝洲的一部分,凉山木里藏族自制县,因此称为“康”,西藏东境康巴地区、青海省玉树州和云南迪庆州则是藏族人称呼的“巴”。从这

6、里我们可以看出,康巴地区处于一种汉藏过渡地带,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环境,这就使得康巴的土司们宗教上倾向于拉萨,在政治是则更多地倾向于汉族的中央政权。也正因为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康巴的土司制度才得以延续到新中国解放战争时期。 仅管在当时革命的浪潮已经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但土司们的领地上仍然还是等级森严的农奴制度:骨头把人分出高下。土司。土司下面是头人。头人管百姓。然后才是科巴。然后才是家奴。阿来 著 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3月北京第一版 14页尽管这时出现了有着稍许人身自由的普通百姓,但这些百姓随时都有可能堕落成可以任意驱使的奴隶而难以翻身,“因为土司喜欢更多自由的百姓变成没有自由

7、的家奴”阿来 著 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3月北京第一版 13页。正如文中傻子所言:总而言之,我们在那个时代订出的规矩是叫人向下不是叫人向上的,而土司们的人是制作这种规范的艺术家。阿来 著 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3月北京第一版 14页为什么这种土司统治下的农奴制度得以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呢?甚至于在改土归流中也安然无恙地躲过了过去呢?正如之前所说,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康巴地区可以说是一个山高皇帝远的蛮夷之地。即使之前历代统治者把它纳入统治范围之内也纯粹只是处于“导化群番”的目的,完全一副任其自生自灭的状态,“搞到后来,甚至有的土司都已经忘记自己的权力是哪来的了”。恩

8、格斯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5年6月第一版 第四卷 240页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必然要经理产生、形成、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在辨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揭示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和局限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这一永无止境的过程之外,什么都不存在。同样,用辩证法观点观察问题,也没有尽善尽美永世长存的社会制度,在辨证唯物法看来,每一事物对他的时代来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他终归要让位给新事物。世界就是在这种新陈代谢、除旧布新的川流不息的过程中发展着。苏星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述

9、1991年8月北京第一版 100页显然康巴的土司是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他们坐在土司这个土王位置上心安理得得坐了几千年,在土司时代的丧钟已经敲响了的时候仍浑然不觉。但是作为今人,我们在对待土司制度的终结这个问题上,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们是在以今天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昨天的历史舞台,所以我们才知道此前所发生的一切实际情况,才知道历史是这么一个样子。因为我们看到了结果。假如把历史比作尘埃,那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已经落定了的尘埃,是有了结果的尘埃。而在尘埃落定这篇小说中,傻子二少爷俨然就是这样一个看到了尘埃落定的人。他的想法虽然与当时的人们格格不如,但完全与现代人的想法相吻合。在大多数人都还在以

10、为这种土司制度会万古长存时,是他第一个站出来说:麦其将是最后一个土司。读完整篇小说,回过头来细细体味,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聪明的“傻子”,站在一个旁观 者的角度,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必然走向灭亡的辉煌历史和发生在神秘的雪域高原上悲欢离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人人都知道的麦其家的傻子二少爷,却有着惊人的预知能力,“我什么都能看见,不仅今天,明天,明天的明天也看见了”阿来 著 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3月北京第一版 31页。他看到了土司制度,各种人和事,包括他自己不可扭转的命运。而他只不过是“在土司制度将要完结的时候到这片起义的土地上来走了一遭”,正如他接着所说:“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

11、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可那起来像个傻子似的。”阿来 著 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3月北京第一版 403页小说一开始就说傻子儿少爷具有一双不同寻常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他看到了未来,他清楚地知道以后所要发生的一切,但是他又只能超然物外。这个超然物外,也就是说他只能作为一个局外人看到这一切,而无法参与其中,这就是上天赋予傻子少爷的命运。换句换说就是:傻子的使命就是把他所看到的一切踏踏实实地说给后人听而已。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全文就围绕一个“我”来展开故事情节其实,每个作家在创作其作品的过程中,完全就是站在一个

12、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把一个个在艺术上来说具有真实性的故事“照实”描述出来尽管这个故事或许只是起虚构的,但因为具有艺术上的真实性,所以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才会觉得是真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个故事的叙述者作家,其实就是一个旁观者。在小说中,阿来把这个叙述者的角色通过一个“我”麦其家的二少爷巧妙地表现了出来。把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写成一个傻子,是作者一种刻意的安排,因为其承担了作者的许多意图,只有通过这种正常人无法理解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傻”,才能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即时代的旁观者来感受世界,正因为某种神秘的“傻”,作者才可以赋予他某种超人的预感,也使作者可以以一种超然的角度来叙述整个事件的发展。傻子在这里

13、代表了一种幽深清寂,没有任何思想感情羁绊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作为傻子的麦其家的二少爷才能够以一种超脱于时代的思维方式洞察着人世间浮华背后的一切,从而做到“什么都看的见不仅今天,明天也看见了”当芸芸大众还在为权利和欲望勾心斗角,奔波劳碌时,心底一片透明的傻子二少爷看到了笼罩在古老制度上的惨淡夕阳。他的思想与言行脱去了“聪明人”的虚伪矫饰。干净得像天空中的流云,并时时闪现出未来的光弧。简单地说,他存在自我空灵的世界里,满是大彻大悟的清醒。因为有了这种清醒,他才能够拥有那种惊人的预知能力和与同时代人们不一样的想法和心情,才看到了土司制度最终将要灭亡的命运。在看似麦其家族最强大鼎盛的时期,古老的土司

14、官寨在代表着新事物的红色汉人的隆隆炮火声中灰飞烟灭,一起奢糜烟消云散,最后留下的只是尘埃落定后的死寂。其实浮华烟云不过是千万颗尘埃组成的,烟消云散后也就是尘埃落定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一颗浮华不定的尘埃,无论你是土司还是平民奴隶,无论你是聪明人还是傻子,无论你在人生或者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对于整个浩瀚的人间历史来说都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小尘埃,当一切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潮流时,即使你是可最有主见的尘埃,也难免要随风漂流,最终落定。明白了这一点,一个家族的没落,一种制度的终结,在作为一个旁观者的傻子眼里是那么理所当然。他明白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时代的车轮是始终向前发展的,不适应者终将被淘汰

15、,这是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的。所以,傻子才会在土司制度终结后选择坦然死去。一方面固然是对土司制度下的阶级仇恨作个了断,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傻子只属于土司这个时代,他的历史使命就是见证这个时代,当这个时代完结之时也就是他这个土司时代的旁观者离去之时,也是傻子二少爷的生命了结之时。命运是一个说不清楚的话题,它总是带着那么一层宿命论的观点。它大多数时候出现在失败者的口中,在失意于现实之后,命运和天意往往就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借口。只能说,这是一种怯懦的表现。但是,尘埃落定中的傻子二少爷的命运,不能说是宿命论。因为他作为这个时代终结的旁观者,他不但清楚地“看”到了土司制度最终走向灭亡的命运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

16、角色定位。与其说是他看到了自己命运,倒不如说他看到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这种规律是不可扭转的,反抗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相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是明智之举土司制度终将灭亡,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傻子少爷很早就认识到论证一点。在小说中,也曾多次用“我”(即傻子少爷)的话说:“现在的麦其将是最后一位土司”;“在以后土司将不会存在”。作为土司时代见证者的傻子二少爷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清醒地注视着这一切。是否这就意味着傻子少爷终将地妥协于这种所谓的上天的安排,碌碌无为地了此一生呢?在小说中的,傻子少爷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个“什么都不是”的傻子少爷,像一个普通的正常人一样,也有着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在明明知道老麦其将是最后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