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35046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标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计划一、 本期教材分析与课时分配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的综合性学习,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7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时分配:第一单元:20课时(机动课时5课时) 第二单元:18课时(机动课时4课时)第三单元:20课时(机动课时4课时) 第四单元:20课时(机动课时6课时)第五单元:20课时(机动课时2课时) 第六单元:10课

2、时(机动课时2课时)第七单元:20课时(机动课时4课时) 第八单元:20课时(机动课时5课时)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会写120个生字,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并能理解相关词语。2、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相关段落。3、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4、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读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5、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6、 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及主题。理解并能在写作中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7、 培养学生利用工

3、具书,自学字词,完成课前预习的习惯。8、 鼓励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9、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学会举一反三。三、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1、会写120个生字,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并能理解相关词语。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相关段落。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读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把握每单元的人文涵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 3、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4、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及主题。理解并能在写作中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四、学生现状分析(学生数、学习态度、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学生数:本班共有学生66人,其中男生41人,女生25人学习态度:由于本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原本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习惯也有差异,但大多数学生要求上进,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较差,上课好动,喜欢说笑话等。思想状况:六年级学生年龄在十二、十三岁左右,多数学生思想品德良好,他们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班集体或学校中有事需要帮忙时他们都会抢着做事。但也有及个别的学生在这一块做的不是很到位。知识水平:作

5、为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不够牢固,仍处于知识储备的积累阶段。五、 主要措施1、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2、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3、 课前预习,培养学生主动自学的习惯,在学习新知识前,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生词的问题,熟悉课文内容,独立思考自主提问。4、 在讲解课文要用引导时,用生活中的案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5、 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6、 从生活的实际需要来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7、 安排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8、 在一堂课上完后要及时巩固、

6、练习,完成相关的听、说、读、写各项活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9、 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教具准备作业第1周第2周9、29、15开学第一课1、 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2、 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重点: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难点:学习、思维方式回归交流法讲授法1暑假优秀作业示范课后交流学习计划一份1 2 3 4 、 、 、 、 山 山 草 索 口 回中 虫 溪 语 顾 访 的 谷 交 .友 雨 村 的 际 拓 落 “ . 展 野 习 一 ” 作1、 能按要求掌握生字并理解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

7、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4、 感受作者在游历中热爱自然的情怀。5、 感受风景区的天然风光。6、 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重点:1、能按要求掌握生字并理解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难点: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2、 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诵读法讨论法引导探究法测验法交流法20课时( 机动课时5课时)课文图片资料例文多媒体1、 抄写课后生字及词语。2、 背段落及诗句。3、 做练习。4、 写习作。周次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教具准备作业第3周第4周(中秋放假一天)9、169、295 6 7 8 、

8、 、 、 、 詹 怀 彩 中 口 回天 念 色 华 语 顾佑 母 的 少 交 . 亲 翅 年 际 拓膀 . 展 习 二 作 二1、 能按要求掌握生字并理解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的方面的作用。4、 了解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英雄事迹。5、 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6、 体会作者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7、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重点:1、 能按要求掌握生字并理解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的方面的作用。难点:1、 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2、 体会作者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3、

9、 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18课时(机动课时4课时)资料挂图图片多媒体1、 抄写课后生字及词语。2、 背段落及诗句。3、 复述课文4、 做练习。5、写习作。第5周9、3010、6国庆放假第6周第7周10、710、209 10 11 12 、 、 、 、穷 别 唯 用 口 回人 饿 一 心 语 顾 坏 的 灵 交 . 了 听 去 际 拓 那 众 倾 . 展 匹 听 习 三 马 作 三1、 能按要求掌握生字并理解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4、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5、

10、理解老教授的言行。6、 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重点:1、 能按要求掌握生字并理解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难点:1、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2、 理解老教授的言行。3、 训练学生的说些能力。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提问教学法测验法20课时(机动课时4课时)资料图片多媒体1、 抄写课后生字及词语。2、 背段落及诗句。3、 复述课文4、 做练习。5、写习作。第8周第9周10、2111、313 14 15 16 、 、 、 、只 鹿 这 青 口 回有 和 片 山 语 顾一 狼 土 不 交 .个 的 地 老

11、际 拓地 故 是 . 展球 事 神 习 四 圣 作 的 四1、 能按要求掌握生字并理解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体会课文语言材料的巧妙组合。4、 知道动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5、 理解含义生深刻的句子。6、 体会文章表达的特点。7、 训练学生的说些能力。重点:1、 能按要求掌握生字并理解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1、 学习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2、 通过具体事例分析道理的表达方法。3、 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4、 训练学生的说些能力。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20课时(机动课时6课时)资料挂图图片多媒体1、 抄写课后生

12、字及词语。2、 背段落及诗句。3、 复述课文4、 做练习。5、写习作第10周11、411、10期中复习备考第11周第12周11、1111、2417 18 19 20 、 、 、 、 少 我 一 有 口 回年 的 面 的 语 顾闰 伯 人 交 .土 父 际 拓 鲁 . 展 迅 习 先 作 生 五1、 能按要求掌握生字并理解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3、 学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4、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5、 结合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6、 训练学生的说些能力。重点:1、 能按要求掌握生字并理解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1、 会运用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