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层流预混火焰稳定浓度界限测定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349400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 层流预混火焰稳定浓度界限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实验一 层流预混火焰稳定浓度界限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一 层流预混火焰稳定浓度界限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 层流预混火焰稳定浓度界限测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层流预混火焰浓度稳定界限的测定一、实验的理论基础 现代工业要求尽可能高效地利用燃料,这就要求在稳定燃烧条件下,使燃料与空气以适当 的比例混合燃烧。因此对燃料燃烧特性及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面需要有详细了解。 预混可燃气燃烧时,如果预混气体的速度在火焰锋面上的法向分量大于火焰传播速度,火 焰将向下游移动,最后完全熄灭,称为吹脱或吹熄。反之,如果预混气的法向速度小于火 焰传播速度,火焰将逆流向上游移动,进入燃烧器内部,即出现回火现象。在燃烧过程中,出现回火和熄灭都是不允许的。回火会引起爆炸。熄灭使动力机械停止工 作,并向周围扩散有毒气体,有中毒和爆炸的危险。回火现象只能出现在预混燃烧过程中。在扩

2、散燃烧中,燃料和空气是分别送入燃烧室的, 在燃烧器内两者并不接触,因此没有回火现象。熄灭或吹脱现象在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中气源减压器阀门A220V图 1-1 甲烷 / 空气煤气 / 空气稳定曲线 要维持正常的稳定燃烧,就需要避免出现回火或熄灭现象,因而要求知道燃料的稳定燃烧 范围。这一稳定界限与燃料/空气比和环境的温度和压力有关。图11 是甲烷/空气煤气/空 气在常温常压下预混燃烧的火焰稳定范围。图中下部是富油燃烧区,稳定范围宽,不易回 火和吹脱。但火眼呈黄色,发光。下面一根曲线为火焰尖顶出现黄色的界限。图中上方为 火焰吹脱熄灭界限。当预混气处于该曲线上方时,火焰被吹脱。 左边回火界限呈斜山立形

3、,预混气的状态处于山丘内时出现回火现象。回火界限与预混气 的空气气/燃气比有关。当空气/燃气比接近化学计量值时,火焰传播速度快,稳定范围小, 容易出现回火。但这时燃烧效率最高。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用一套预混火焰装置(本生灯)进行实验,既可以定性观察预混火焰的各种现象, 又可以定量地测定火焰浓度稳定的界限,火焰传播速度等各种燃烧特性。本生灯火焰 流量计循环水系统Q-丁烷混合煤亘温水浴 气图 1-2 实验系统图示意图图 12 为实验装置系统图,小型压气机供给压缩空气,通过一个稳压减压阀保持气压稳定 流量由浮子流量计读数。燃料可用丁烷气、城市煤气或石油液化气等。由浮子流量计控制 燃料流量。空气和燃料

4、分别送入混合块进行混合。为保证燃料空气充分混合,并保持实验过程中预混气温度恒定。燃烧嘴头部加冷却水套,避免燃烧嘴温度上升。 富油预混火焰用 Smithells 法分离成内外圆锥火焰,在混合管外套上一个同心玻璃管和支撑 环,使主火焰和二次火焰分离,如图13所示。三、实验设备与燃料1. 小型空气压缩机2. 预混火焰装置3. 混合管两套4. 点火器5. 石油液化气或丁烷四、实验步骤1. 检查各部分连接状态,装上带玻璃套管的一号管,观察火焰的SMITHELLS现象。2. 将水加入到恒温水浴内,接通电源,使水温达到设定温度。3. 启动空气压缩机,使得空气的压力达到 3 大气压。先打开空气阀门,使浮子流量

5、计中空气流量和燃料分别达到预定的点火值。在管口点火,稳定燃烧后再精确调节空气和 燃料流量。如果点火不成功,可稍等片刻,使预混气到达燃烧嘴管口,然后再次点火4. 先使玻璃套管管口低于混合管管口,观察预混火焰的颜色。观察火焰顶端形状和燃烧嘴管口附近的火焰淬灭熄区。保持燃料流量不变,缓慢改变空气流量(增大或减小,使燃料由贫到富或由富到贫)。稍等片刻后,再观察火焰颜色变化,顶端是否开口, 火焰形状有什么变化,火焰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旋转,有几个角。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及 对应的空气和燃料流量。(注意: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回火或熄灭,应将空气流量调 回到预定值再点火。)5. 调节空气流量,使火焰呈富油燃烧状态。慢

6、慢升高玻璃管。当外管管口超过内管管口时,观察主火焰与二次火焰的分离现象,注意外锥火焰上下跳动与外管高度的关系, 外管继续升高时,外锥火焰将被吹脱。记录观察到的现象。6. 先关闭燃料阀门,换上二号管,测定火焰稳定界限。测定时,先保持燃料流量不变,慢慢改变空气流量,使火焰分别出现黄色尖顶,平面火焰(回火临界状态)及火焰吹 脱等现象。记录各种现象出现时的燃料和空气流量。改变燃料流量,然后再慢慢改变 空气流量,重复上述测定。至少重复8 次。测定8 组以上的数据。7. 先关闭燃料阀门再关闭空气阀门,切断电源、取下电接点温度计,擦干放回原处,放 掉恒温水浴中的水,整理实验设备。五、数据处理1. 根据燃料和

7、空气的流量刻度换算图,把浮子流量计指示读数换算成实际流量2. 计算气/油比(A/F),将原始数据制成表格。3. 以燃料流量(l/min)为横坐标,气/油比(A/F)(体积比)为纵坐标绘制火焰稳定性曲线。指出稳定区域,吹脱区域,黄色火焰区域和回火区域。4. 把观察到的火焰颜色、形状、顶部开口、旋转等现象, Smithells 火焰分离现象的写成实验报告。六、思考题1. 火焰的回火和吹脱的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它有什么危害?怎样防止这种现象发生?2. Smithells火焰内外圆锥各是什么火焰?生成Smithells火焰的条件是什么?3. 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火焰顶端为圆形,火焰开口及管口淬熄区形成的原因。4. 预混火焰稳定界限除与浓度有关外,还与哪些热物理参数有关?说出它们的定性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