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指数(1).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348591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1--指数(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1.1--指数(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1.1--指数(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1.1--指数(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1--指数(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1--指数(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一、课标要求:教材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当作三种重要的函数模型来学习,强调通过实例和图象的直观,揭示这三种函数模型增长的差异及其关系,体会建立和研究一个函数模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具体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 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意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3.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f(x)=ax的符号、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有关性质(单调性、值域、特别点).4. 通过应用实例的教学,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函数模型.5. 理解对数的概念

2、及其运算性质,了解对数换底公式及其简单应用,能将一般对数转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6. 通过具体函数,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f(x)=logax符号及意义,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有关性质(单调性、值域、特殊点).7. 知道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a0, a1),初步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和f- -1(x)的意义.8. 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五种具体函数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二、编写意

3、图与教学建议:1. 教材注重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引出指数函数概念,所举例子比较全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这些材料的作用,并尽可能联系一些熟悉的事例,以丰富教学的情景创设.2. 在学习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教材将它与指数函数的有关内容做了比较,让学生体会两种函数模型的增长区别与关联,渗透了类比思想. 建议教学中重视知识间的迁移与互逆作用.3、教材对反函数的学习要求仅限于初步知道概念,目的在于强化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两种函数模型的学习,教学中不宜对其定义做更多的拓展 .4. 教材对幂函数的内容做了削减,仅限于学习五种学生易于掌握的幂函数,

4、并且安排的顺序向后调整,教学中应防止增加这部分内容,以免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5. 通过运用计算机绘制指数函数的动态图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教师要尽量发挥电脑绘图的教学功能 .6. 教材安排了“阅读与思考”的内容,有利于加强数学文化的教育,应指导学生认真研读.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的建议本章教学时间约为14课时.2.1 指数函数: 6课时2.2 对数函数: 6课时2.3 幂函数: 1课时 小结: 1课时2.1.1 指数(第1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指数幂和根式的概念; (2)掌握分数指数幂和根式之间的互化; (3)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

5、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等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与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分数指数幂的概念,进而学习指数幂的性质.3情态与价值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2)通过运算训练,养成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3)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和统一美.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分数指数幂和根式概念的理解; (2)掌握并运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教学难点:分数指数幂及根式概念的理解三学法与教具 1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类比分析法及发现法2教具:多媒体四、教学设想:第一课时一、 复习提问:什么是平方根?什么是立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有几个,立方根呢?归纳:

6、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若,则叫做a的平方根.同理,若,则叫做a的立方根.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正实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如4的平方根为,负数没有平方根,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如8的立方根为2;零的平方根、立方根均为零.二、新课讲解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归纳出n次方根的概念.n次方根:一般地,若,则x叫做a的n次方根(throot),其中n 1,且n,当n为偶数时,a的n次方根中,正数用表示,如果是负数,用表示,叫做根式.n为奇数时,a的n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其中n称为根指数,a为被开方数.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猜想:当n为偶数时,一个数的n次方根有多少个?当n为奇数时呢?

7、零的n次方根为零,记为举例:16的次方根为,等等,而的4次方根不存在.小结:一个数到底有没有n次方根,我们一定先考虑被开方数到底是正数还是负数,还要分清n为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根据n次方根的意义,可得:肯定成立,表示an的n次方根,等式一定成立吗?如果不一定成立,那么等于什么?让学生注意讨论,n为奇偶数和a的符号,充分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探究得到:n为奇数,n为偶数, 如小结:当n为偶数时,化简得到结果先取绝对值,再在绝对值算具体的值,这样就避免出现错误:例题:求下列各式的值(1) 分析:当n为偶数时,应先写,然后再去绝对值.思考:是否成立,举例说明.课堂练习:1. 求出下列各式的值 2若.3计算三归纳小结:1根式的概念:若n1且,则为偶数时,;2掌握两个公式:3作业:P59习题2.1 A组 第1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