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杭州市春蕾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346324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浙江省杭州市春蕾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届浙江省杭州市春蕾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届浙江省杭州市春蕾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届浙江省杭州市春蕾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届浙江省杭州市春蕾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浙江省杭州市春蕾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浙江省杭州市春蕾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模型B原子结构模型C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关系模型D地壳中元素分布模型2蜡烛(足量)在如图甲所示密封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火,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

2、判断不正确的是A蜡烛刚进入集气瓶内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B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增加C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瓶内已知的气体除了CO2还有氧气3我县饮用水取自大佛湖,将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I可以除去所有杂质BX试剂用到活性炭C步骤只涉及物理变化D净化的水一定是软水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B酒精可作燃料C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通电D氮气制取氮肥5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溶液B闻气味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观察颜色6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

3、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C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D甲醛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21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在化学变化时易失两个电子C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表示的是阳离子8某同学对家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进行了pH测定,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食醋可以除去皮蛋的涩味B牙膏是中性物质C酱油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色D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葡萄9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B室内煤气泄漏,点燃蜡

4、烛检查C少量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用干抹布盖灭D图书室的图书着火,及时用CO2灭火器扑灭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11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C大海捞针D死灰复燃1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A降低油的着火点B让油与空气隔绝C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

5、点以下D清除了可燃物13婴幼儿由于食用不合格奶粉而患有结石症,其罪魁祸首就是三聚氰胺,它的化学式为C3N6H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三聚氰胺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B三聚氰胺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2:2C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D三聚氰胺由三种元素组成14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铁还是植物制造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催化剂。这里的“铁”是 ( )A铁分子B铁单质C铁元素D铁离子15下列有关醋酸(CH3COOH)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醋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C醋酸属于氧化物D醋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6、16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检查整个装置的_后,将b处的止水夹夹紧;在仪器a_(填名称)里放入足量的红磷,点燃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并把瓶塞塞紧,原因是_。观察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_。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b处的止水夹打开,观察到的现象是_。如果某同学实验结果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少于其容积的1/5,则可能的原因是_。(回答一项即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航天工业上可采用氢氧化锂(LiOH)去除宇航服表面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LiOH + CO2=Li2CO3 +H2O。试计算要除去44 g 二氧化碳所需Li

7、OH的质量。18(8分)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g该样品与足量水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g。(2)列式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I铁的应用(1)下列铁制品的应用与金属导热性有关的是_。A 铁锤 B 铁锅 C 菜刀(2)“纳米-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因为它能吸收空气中的_。II铁的冶炼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CO夺取铁矿石里的氧,

8、将铁还原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2)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外,还能_。铁的活动性探究现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 (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成分可能有哪些?(作出猜想)只有Fe(NO3)2有Fe(NO3)2、AgNO3有Fe(NO3)2、Cu(NO3)2有Fe(NO3)2、Cu(NO3)2、AgNO3(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填序号)。(实验探究)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完成表中的实验结论。实验步骤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固体B,

9、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A中的溶质成分符合猜想_(填序号),固体B中有_种金属。生铁中铁含量的测定某课外兴趣小组测定生铁(含杂质的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取6份样品,分别与稀硫酸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实验次数123456取样品质量(g)30.030.030.030.030.030.0取稀硫酸质量(g)50.0100.0150.0200.0250.0300.0产生气体质量(g)0.20.40.60.81.01.05(1)第5次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3)若配制上述浓度的稀硫酸100克,则需质量

10、分数为98%的浓硫酸_克。(4)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_。(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详解】A、空气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其他1%,故正确;B、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故错误;C、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是两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并列关系,故错误;D、地壳中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故错误。故选A2、B【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集气瓶的氧气浓度为30%,高于空气中氧气浓度,蜡烛刚进入集气瓶内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故A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故B错误;C、根据图示可知,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

11、烛无法燃烧,故C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蜡烛熄灭后瓶内已知的气体除了CO2还有氧气,故D正确。故选B。3、B【详解】A、步骤I只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故A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的色素和异味,X试剂用到活性炭,故B正确;C、步骤是用液氯消毒杀菌,消毒杀菌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不仅涉及物理变化还涉及化学变化,故C错误;D、净化水的过程中,只是除去了水中不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没有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一定是软水,故D错误。故选B。4、C【详解】A、氧气用于炼钢,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酒精可作燃料,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

12、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通电,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氮气制取氮肥,是因为氮气通过化学变化可以转化成氮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5、C【解析】A、氧气和空气都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B、氧气和空气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继续燃烧,则是

13、空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D、氧气和空气均没有颜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6、B【详解】A、由化学式CH2O可知,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A正确;B、甲醛是纯净物,其分子中不可能含有水分子,选项B错误;C、根据甲醛的化学式CH2O,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共四个原子构成,选项C正确;D、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如果原子个数为“1”则省略,因此甲醛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选项D正确。故选B。7、B【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

14、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它们的核内质子数分别为8、12、11、12,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故A错误;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B正确。C、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8、11、12,分别为氧、钠、镁元素,其中钠、镁属于金属元素,故C错误。D、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B。8、A【解析】A、食醋的PH小于7,显酸性,皮蛋的PH大于7,显碱性,食醋和皮蛋能够发生中和反应,从而把皮蛋的涩味除去故选项正确;B、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C、酱油的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D、葡萄汁的PH小于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葡萄故选项错误故选A9、D【详解】A、室内着火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