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341127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二二一年八月目 录1 总 则12 地质灾害现状与形势22.1地质灾害概况22.2“十三五”防治成效22.3存在的主要问题42.4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分析63 指导思想与目标73.1指导思想73.2基本原则73.3规划目标84 易发分区和防治分区104.1地质灾害易发分区104.2地质灾害防治分区105 防治任务与重点工程125.1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125.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145.3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反应体系155.4地质灾害综合治理155.5宣传培训165.6防灾能力建设166 经费估算与筹措176.1经费估算176.2资金筹措177 保障措施187

2、.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灾责任187.2完善各项制度,认真履行职责197.3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197.4组织险情排查,落实防治措施207.5加强监测巡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207.6完善机制,加强地质灾害防灾能力建设207.7落实经费,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机制217.8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218 附则22附 件: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说明书 附表:1、崇义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2、崇义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说明表;3、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说明表;4、崇义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规划表;5、崇义县2021-2025年地质灾害点避险搬迁实施表;6、崇义

3、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排危除险规划表;7、崇义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规划表 ; 8、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估算表。附图:1、崇义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1:100000)2、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图(1:10000)1 总 则为科学有效地做好崇义县“十四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号)、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2

4、0202022年)行动实施方案、江西省赣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三年(20202022年)行动实施方案及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所指的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本规划是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适用范围为本县所辖行政区域。本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2 地质灾害现状与形势2.1地质灾害概况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处在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万洋山诸广山隆起东缘交接复合部位,地

5、质构造发育,区内地貌为中山、中低山、丘陵地形,降雨丰富。是我省最为严重的暴雨型山体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地质灾害以群发性小型山体滑坡、崩塌为主,呈点多面广、规模小、危害大、突发性强的特点,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截止2020年底,全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18处,其中崩塌287处,滑坡18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445处(不稳定斜坡),泥石流1处,险情等级及规模等级均为小型,威胁人数6154人,威胁财产26836.6万元。崇义县地质灾害隐患数量较大,是今后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的重点对象。2.2“十三五”防治成效“十三五”期间,崇义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较严峻复杂,在崇义县委、县政府的

6、坚强领导下,以及各乡(镇)党委及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基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取得新进展“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县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在此基础上,开展完成了全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2018年下半年完成了全县农村切坡建房调查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地质灾害调查精度。此外,我县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等工作,共组织开展排查巡查隐患1245点次,基本形成了多尺度、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2、群专结合,监测预警防灾减灾作用明显提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支持,设立专业监测点3处(原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与省气象局选择崇义县

7、横水镇开展气象与地灾精准化示范镇项目),简易监测点9处,全县共发布县级预警预报12次。全县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监测体系,每个隐患点都编制有“监、防、撤”预案,“两卡”发放到位。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在制定全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和完善了片区和局部应急预案,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建立纵向一体、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增强了全县上下重防范、抓防范的意识和水平。全县目前共安排群测群防员155人,5年投入约93万元用于全县所有群测群防员的补助。3、筹措资金,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十三五”期间,崇

8、义县多方筹措资金,完成及部署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3个,投入治理资金1414.6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45万元,县财政资金769.63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可保护受威胁人数1399人,保护受威胁财产1560万元;其中工程治理投入145万元,实施项目1个;应急抢险投入1269.63万元,实施项目2个。投入203万元,通过移民搬迁、空心房整治等措施,搬迁356户1607人,涉及25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4、建设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十三五”期间,县人民政府已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纳入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系统,制定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派出应急调查组12批次对12处地质灾害

9、隐患点开展了应急调查,提出38条应急防治处理意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技术支撑单位为县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5、落实土地审批制度,从源头控制地质灾害隐患增加“十三五”期间,通过落实农村村民建房审批制度,重点对城区规划、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均要求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建设项目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并按照“三同时”的原则,加强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和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十三五期间,共督促建设单位为30个工程建设项目和32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切实强

10、化源头管控,防止地质灾害隐患增加。6、宣传培训演练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举办防灾培训班。县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展乡(镇)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极大提高了乡(镇)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开展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政策宣传、临灾避险知识普及、防治技术培训,制作宣传展板、宣传册和宣传单,充分利用“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科技宣传月”等时机开展宣传活动和技术培训,使基层工作人员做到“四应知”,监测人员掌握“四应会”。“十三五”期间组织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培训5次,培训人员660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次,参演人数215人次。2.3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上

11、,崇义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十三五”规划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大部分工作目标已经完成,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技术能力欠缺等),规划中还有很多工作做得不够完善,有的规划项目没有得到实施。如小流域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还未开展、专业监测点建设进度缓慢。主要情况如下:一是地质灾害防治有待整合,基层防治人员偏少。在开展1:50000地质灾害调查后,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急剧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日渐繁重,县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行政人员编制减少、力量薄弱,同时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仍极为欠缺,距离汛期专业队伍驻县、专业技术人员“包县到乡”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基层群测群防

12、员数量仍偏少。二是专业监测相对较少,预警广度精度有待提高。目前,全县崩滑流地质灾害隐患安装专业监测设备较少,专业监测所占比例很低。绝大部分地质灾害隐患仍主要依靠群测群防员进行目视巡查,村组预警终端仍未建设或未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特别是受预警的科技水平所限和降水量预报水平的影响,现阶段的地质灾害预警精度不高、时效性不强。三是搬迁避让补贴的标准过低,受灾群众搬迁意愿不强。由于避险移民搬迁补贴的标准过低,受灾群众要求过高,搬迁意愿不强,导致“十三五”规划完成数量与原定目标有较大差异,特别是近两年由于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基本结束,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工作推进较慢。四是宣传

13、培训仍有缺位,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有待增强。全县造成财产损失的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绝大部分与村民不合理切坡建房有关。不预先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判断、评估就切坡的现象时有发生。五是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十三五”期间,由于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促进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影响进一步加剧。此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村民逐渐富裕,对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极其强烈,因严格限制占用耕地建房,山区村民切坡建房有增多趋势,同时由于机械化的普及,切坡规模进一步扩大。因切坡修路、建房等人为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仍时有发生。六是极端气候引发的地质灾害进一步加

14、剧。崇义县属丘陵山区,地形起伏变化大,岩石风化剧烈,具备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质条件。据气象部门预测,自本世纪前期开始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集中强降雨、台风、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局地强降雨过程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将会加剧,今后地质灾害仍将呈高发态势。2.4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分析地质灾害的孕育、发展、成灾一方面受自然地质环境条件的控制,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气候变化趋势、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在“十四五”期间,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的可能性极小,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将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从

15、气象条件分析,据江西省气候中心的专家预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未来崇义县暴雨、台风、干旱等极端气候逐年增多,强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态势仍然居高,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可能出现新变化,更具突发性、异常性和难以预见性。二是从人为工程活动因素分析,“十四五”期间,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奋斗目标,我县将展开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建设等工程项目,人类工程活动日益频繁,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地质灾害防治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去存量、控增量的压力依然较大。总之,崇义县地质灾害高发、多发态势将是长时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3 指导思想与目标3.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把保障人民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