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说课稿.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336970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活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班科学活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班科学活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班科学活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活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活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科学活动会翻跟头的胶囊说课稿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 陈玉琴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本次活动就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翻滚,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思、玩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让他们知道科学其实就在身边,并不遥远。基于大班幼儿已有非常丰富的感性经验,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进行探究活动,结合“活动单”导学理念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会翻跟头的胶囊。2.目标定位: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2、。(1)认知目标: 感知物体由于重心移动而发生的翻滚现象。(2)能力目标: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小胶囊放了不同材料后的表现。(3)情感目标: 体验自主探索活动带来的乐趣。3.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哪种材料能使小胶囊翻跟头?(2)活动难点:为什么小钢珠能使小胶囊翻跟头?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圆的物体(如小圆球、小钢珠)是会滚动的。物质材料准备:(1)装小钢珠的小胶囊一个、若干空胶囊;小槽人手一个。(2)塑料玩具子弹、短小棒、小螺丝钉、小钢珠;猜想表和验证表

3、两张;彩色小圆片若干个。(3)重心转移原理课件。活动环境准备:小椅子围在场地正中、四张桌子并列放在场地后面。二、说教法学法 纲要里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究活动,感受探究尝试活动带来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我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塑料玩具子弹、短小棒、小螺丝钉、小钢珠),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我始终只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结合讨论法、观察法、演示法等进行教学。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引导幼儿运用探索发现法、交流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记录法等进行学习。三、活动流程:为达成活动目标,我在活动过程中

4、是这样组织的:玩具导入 激发兴趣猜想互动 操作验证交流小结 经验提升(一)玩具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组装好的小胶囊,教师演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药片)今天这里的药粉已被我倒掉了,它可不是药片,是我的胶囊玩具。看(操作玩具)我的胶囊玩具还会翻跟头呢。2.幼儿操作。你们想不想玩?在你们椅子下面也有一个,玩玩看吧。幼儿操作发现他们的胶囊不会翻跟头。原来我的胶囊里面藏了一个东西,会是什么让小胶囊翻跟头呢?(幼儿猜测)大班的幼儿好动、好奇心重。活动中以玩具导入,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激发幼儿追究事实的好奇心,顺应了幼儿的年龄特点,

5、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二)猜想互动、操作验证1.出示猜想表。师:我的胶囊里放是这4种当中的一种。(手指图片)塑料玩具子弹、短小棒、小螺丝钉、小钢珠,会是哪一种呢?想一想,从你你身上取一个小圆片贴到你认为的那个材料下。a.(全部选)看来每一种都有可能让胶囊翻跟头。b.(不选小棒)你为什么觉得小棒不能让胶囊翻跟头?如果它足够短呢?(拿一个小棒手里)2.幼儿分组操作。师:到底是什么能让胶囊翻跟头呢?试试才知道。瞧,后面有这4种材料,选一个放在胶囊里让它翻翻看,记住了每次只能在胶囊里放一样, 4种材料都要试一试。3.操作结束,出示验证表师:找到答案了吗?把你的答案贴到这张表上(出示验证表)4.

6、 启发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记录操作结果。师:看来只有小钢珠能让小胶囊翻跟头,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看来科学还是需要事实来说话的,我这里放的确实是小钢珠(看验证表)那为什么小棒、塑料玩具子弹、螺丝钉不能让小胶囊翻跟头,而小钢球可以呢?(幼儿讨论)这个环节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将材料投放的相对固定,幼儿自主流动选择材料,自由探索。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让幼儿在流动的过程中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探讨自己的试验结果。为了证实幼儿的实验结果,运用了“猜想验证”的科学探索步骤,让幼儿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了科学探索,加深了幼儿对“重心转移”这一科学现象的

7、理解。(三)交流小结,经验提升1.出示课件,了解胶囊翻跟头的原理。你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看看。(观看课件)幼儿边观看视频边交流。2.思维拓展:了解重心转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师:那如果我把胶囊换成小球,会怎么样呢?如果把小钢珠换成更大的球呢?如果钢球变成小朋友,胶囊换成大球会怎么样?小朋友爬呀爬,重心转移了,球也滚的更快了。那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因为里面东西滚动带动外面的?(幼儿说说,如果说不出)看,我就收集了一些。(观察生活中翻滚的有趣现象:仓鼠-人力仓鼠-水球-滚圆桶-坦克兵)好玩吧,这些玩具都是根据重心转移现象发明的。小朋友动手动脑说不定你也能发明出好玩的玩具呢!当孩子的操作、探究结束,教师需要及时的给与完整、正确的提炼与解释,这样才能更为清晰的揭示科学原理和科学现象,真正让科学“源自生活,回归生活”。在这个环节中,我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总结的模式,而是运用课件让科学原理一目了然,不仅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更有助于他们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四、活动延伸在科学活动区提供各种类似胶囊的空心物体及玻璃球、小钢珠、小弹子等多种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