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重点答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33501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动物重点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验动物重点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实验动物重点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实验动物重点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实验动物重点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动物重点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动物重点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动物的概念:经人工培育、遗传背景清楚、对其质量实行控制、用于科学试验及产品生产的动物。实验用动物的概念:凡是用于实验的各种动物统称为实验用动物。 实验动物福利的内涵和标准:享有不受饥渴的保障;(生理福利)。享有生活舒适的保障;(环境福利)。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保障;(卫生福利)。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保障;(心理福利)。享有表达天性的保障(行为福利)。 实验动物标准化概念内容: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或应用材料这一学科领域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经济、人才及管理等社会实践,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即对动物的质量,繁育条件,实验条件等方面

2、规定的统一技术标准。标准化意义:保证动物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重复性。标准化内容.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微生物控制、遗传学控制。2生产和实验条件的标准化:环境设施控制、营养控制。 3R原则:减少、替代、优化减少(Reduction):是指通过科学的设计或选用恰当的高质量的实验动物进行动物实验,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和实验的次数。优化(Refinement):指技术路线和手段的精细设计与选择,采取最佳的动物实验方案使实验得到良好的结果并减少动物的痛苦,善待动物、爱护动物,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培育动物。替代(Replacement):以低等生物、微生物或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物理、化学方法

3、、电子计算机模拟处理替代活动物开展实验。遗传学质量控制近交系、封闭群、杂交F1代、突变系 近交系 inbred strain (包括突变系 mutant strain)遗传学分类 封闭群 closed colony (按遗传特点) 杂交群 hybrids (包括杂交F1代 和其它杂交群) 不同基因类型 1封闭群 和 其它遗传学分类 (按基因纯和 相同基因类型 1近交系包括突变系程度) 2杂交F1代 hybrid F1 实验动物品种品系概念:一般指具有一些容易识别和人们所需要的性状,而且是可以稳定遗传的动物群体。通常把封闭群动物称为品种。实验动物学上把基因高度纯合的动物称为品系动物,通常指近交系

4、、突变系动物。品种品系应具备的条件:相似的外貌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稳定的遗传性能,具有共同的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 近交系概念:至少经过20代以上的连续全同胞交配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近交系数:指群体中某个体通过遗传,携带2个同源等位基因(即源于同一祖先的基因)的概率。Fn=1-(1-F)n100%近交系动物的特征:遗传基因位点的纯合性、遗传组成的同源性、独特性、可分辨性,长期的遗传稳定性、表型的一致性、际分布广泛和背景资料完整、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抗病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减退,生活力和生育力下降,生产饲养成本增高。近交系

5、动物的应用:实验数据标准差较小,节省样本量组织细胞或肿瘤移植实验:个体间相容性一致隐性纯合基因的暴露,获得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某些品系自发或诱发肿瘤,成为肿瘤病因学,肿瘤药理学模型。多个近交系同时使用,分析不同的遗传组成对某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观察实验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封闭群概念: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动物种群,称为封闭群。封闭群特点和应用:个体遗传组成具有很高的杂合性,群体基因频率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具有类似于人类群体遗传异质性的遗传组成,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和毒性试验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

6、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生活力,对疾病抵抗力强,寿命长,生产成本低,广泛应用于预实验、学生教学等实验中;突变种所携带的突变基因通常导致动物在某方面的异常,从而成为生理学,胚胎学和医学研究的模型。常见的封闭群动物:KM小鼠、 SD大鼠、 青紫兰兔、毕格犬等 杂交群是指由不同品系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杂交F1代动物的概念:是由两个近交系杂交繁殖的第一代动物,其遗传组成均等的来自两个近交系,每个基因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分别来自母系或者父系。F1动物特点和应用:遗传和表型的一致性、具有杂合的遗传组成、杂交优势,国际分布广泛,实验结果便于国际上进行重复和交流、是某些疾病研究的模型,常用于干细胞、移植免疫

7、、单克隆抗体、细胞动力学研究。 突变系动物是带有突变基因的品系动物。动物遗传基因发生突变而具有某些特殊性状表现。人们把发现的具有突变基因的动物称为突变株,相同突变株的动物为突变系。主要应用于动物模型研究。 常见突变系:肥胖症和糖尿病小鼠、肌肉萎缩症小鼠、无胸腺裸小鼠按微生物控制标准或根据微生物净化程度,实验动物在我国分为四类:1、普通级动物(CV)亦称一级动物饲养于开放系统;2、清洁级动物(CL)亦称二级动物 饲养于半屏障系统;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亦称三级动物饲养于屏障系统;4、无菌及悉生动物(GF、GN)亦称四级动物饲养于隔离系统。CV动物是微生物控制要求最低的动物,要求不携带所规

8、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CL动物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微生物控制级别介于SPF动物和普通动物之间的动物SPF级动物:是指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动物体内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微生物特点: SPF动物除一、二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研究实验干扰大的病原。饲养管理:必须饲养在温湿度恒定的万级空气净化的屏障系统中,实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有严格的检疫、消毒、隔离制度。饲料、饮水、垫料、笼具等须灭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SPF动物的保种最好饲养于隔离器中。

9、应用:目前国际上公认SPF动物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是国际标准级别的实验动物。它的应用价值在于它无人畜共患病,无主要传染病,无对实验研究可能产生干扰的微生物。各种疫苗生产所采用的动物应为SPF动物。无菌动物:即用现有的检验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饲养条件:无菌隔离器内 实验动物常见感染一、常见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多数大小鼠无临床症状,不发生死亡;人感染后得流行性出血热,典型表现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类主要症状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大多动物无明显症状, 人流感样症状、脑膜炎狂犬病临床症状:潜伏期、前驱期、急性

10、神经症状期和麻痹期即昏迷死亡期二. 人畜共患常见细菌性疾病沙门菌菌临床症状:动物急性突然死亡,慢性腹泻;人呈食物中毒症状鲁氏杆菌临床表现:发烧:长期低热,或波状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关节、肌肉疼痛;男睾丸肿大,女痛经、白带增多;不孕不育三. 常见的影响实验动物生产的疾病鼠痘临床症状:肝出血和坏死,肝大脾大,肠道出血 头面部肿胀、脚肿、痘斑、脱脚、断尾仙台病毒感染临床症状:肺炎,慢性呼吸道综合症鼠肝炎临床症状:肝炎,脑炎,肠炎;致死性乳鼠腹泻犬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严重者机体休克、昏迷死亡或呈心肌炎型犬瘟热 临床症状:鼻眼流浆液性分泌物 ,发热,食欲废绝、鼻镜干裂,

11、或出现急性肠胃炎和神经症状四. 常见的实验动物寄生虫病体外寄生虫(节肢动物临床症状:被毛粗乱,发育迟缓,严重者脱毛结痂瘙痒溃疡坏死或发生皮炎弓形虫病临床症状: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动物感染后有被毛疏松不整,淋巴结肿大,出现流产或死胎现象。人多数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孕妇流产、早产、死产,死胎或畸胎。 各种营养素的功能蛋白质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是构成实验动物肌肉神经内脏器官皮肤血液等一切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酶、部分激素和抗体等也由蛋白质及其衍生物组成;修补有关组织结构损伤;也可氧化补充能量。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通常包括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包括淀粉和糖类是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小

12、部分形成肝糖原或转化为脂肪。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经酵解,部分转变成挥发性脂肪酸被吸收,部分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甲烷排出。粗纤维体积大,吸水量大,使动物容易有饱感,对胃肠运动起刺激作用,有助于排便、排毒。脂类生理功能:后三种类脂是细胞膜和神经等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肪被机体消化吸收后,可通过代谢产热供能;多余能量可在皮下形成脂肪层,有保温、缓冲外力的保护作用;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可促进其吸收利用矿物质饲料在550600高温下灼烧后,剩下的灰分即为矿物质。是机体的构成成分,维持渗透压的恒定,维持酸碱平衡、催化激活作用、参与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影响其

13、他物质在体内的溶解度维生素:调节、控制机体的代谢活动。实验动物对它们的需要量甚微,但却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水是动物体内各种器官、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饲料消化、营养物质吸收的溶剂,对动物体的正常物质代谢有特殊的作用,是动物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各种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小鼠。小鼠特别需要含亚油酸丰富的日粮。小鼠对钙、VA、VD需要量较高,但过量VA可致小鼠繁殖紊乱和胚胎畸形。铁、铜、锰、锌的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被毛粗糙,贫血,繁殖率下降。无菌小鼠应注意补充VK。大鼠每公斤饲料中添加60mg的维生素E能提高大鼠繁殖率。无菌大鼠还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2 豚鼠对维生素C缺乏特别敏感,缺乏时可致坏血病,

14、生殖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每只豚鼠每日需补10mg维生素C,繁殖阶段需补充30mg。兔日粮应补充精氨酸和赖氨酸。兔对缺钙有较强的耐受力,出生时有铁储备,不易贫血。饲料中需要一定量的粗纤维以维持其正常的消化功能,其日粮中含量应大于11%。犬是肉食性动物,犬必须供给足够的脂肪和蛋白质,饲料中动物性蛋白应占全部蛋白质食物的1/3。犬能耐受高脂肪日粮,要求日粮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大,亦需补充维生素B12。 影响营养需求的因素遗传因素、.生理状况、环境因素、微生物状态、.研究条件、营养成分的相互作用 实验动物饲料实验动物对饲料的要求1能维持正常的生命与健康;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种群特性;无污染(农药、重金属、放射物等);无微生物、寄生虫污染;无毒性可致癌物质实验动物对饲料的要求2原料品质管理:按照进货批次,进行常规的成分检测和细菌含量检测,使用一定规格的原料进行饲料加工。成品料品质管理:按照国家配合饲料质量通用标准(GB14924.1)和配合饲料卫生标准( GB14924.2),对成品料进行定期检测。饲料的消毒干热灭菌法、高温高压灭菌法、射线照射灭菌法饲料的贮存和运输库房条件干燥、凉爽、通风、不同饲料的保存期限、饲料的运输 实验动物生长发育、繁殖交配所赖以生存发展的特定场所和外在条件,称为实验动物的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