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精密水准测量.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332308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等精密水准测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等精密水准测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等精密水准测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等精密水准测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等精密水准测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等精密水准测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等精密水准测量.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目的 1、通过一条水准环线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使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 、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二、要求 、每组选定一条0.61.0Km的闭合水准环线,每人完成不少于一个测站上的观测、记录打伞、扶尺、量距的作业。 、计算环线闭和差。 三、实习步骤 、作业步骤 精密水准观测组由8人组成,具体分工是: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打伞一人,扶尺二,量距二人。 、限差及作业规定 ()、视线高度不得低于0.5m,视线长度一般取不大于50m,前后视距差应小于1m。测段距离累积差小于3m。 ()、一测段的测站数布置成偶数,仪器和前后标尺应尽量在一条直线上。 ()

2、、观测时要注意消除视差,气泡严格居中,各种螺旋均应旋进方向终止。 ()、视距读至1mm,基辅分划读至0.1mm,基辅高差之差0.6mm。 ()、上丝与下丝的平均值与中丝基本分划之差,对于0.5cm刻划标尺应1.5mm,对于1.0cm刻划标尺应3.0mm。 ()、各项记录正确整齐,清晰,严禁涂改。原始读数的米、分米值有错时,可以整齐地划去,现场更正,但厘米及其以下读数一律不得更改,如有读错记错,必须重测,严禁涂改。 ()、每一站上的记录、计算待检查全部合格后才可迁站。 ()、测完一闭合环计算环线闭合差,其值应小于mm,为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观测程序 精密水准测量中采用如下的观测程序: 往

3、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返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 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步骤(以往测奇数站为例)为: ()、首先将仪器整平。 ()、望远镜对准后视水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得大于3mm,用上、下视距丝平分水准标尺的相应基本分划读取视距。读数时标尺分划的位数和测微器的第一位数共四个数字要连贯出。 ()、接着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并转动测微螺旋使楔形丝照准基本分划读分划线三位数和测微器二位数。()、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尺,使气泡精密居中,用楔形丝照准基本分划并读数,然后按下、上丝视距丝读取

4、视距。()、用楔形丝对准辅助分划进行读数。()、再转向后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进行辅助分划的读数。至此一个测站的观测工作结束。以上为奇数的后前前后观测程序,偶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手薄记录手薄记录计算见表13。四、注意事项、在观测中,不允许为通过限差规定而凑数,以免成果失去真实性。、记录员除了记录和计算外,还必须检查观测条件是否合乎规定,限差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及时通知观测员重测。记录员必须牢记观测程序,注意不要记录错误。字迹要整齐清晰,不得涂改,更不允许描字和就字改字。在一个测站上应等计算和检查完毕,确信无误后才可搬站。、扶尺员在观测之前必须将标尺立直扶稳。严禁双手脱

5、开标尺,以防摔坏标尺的事故发生。、量距要保证通视,前、后视距相等和一定的视线高度,并尽量使仪器和前后标尺在一直线上。五、仪器及工具每组借用精密水准仪一套,因瓦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副,测伞一把,扶杆四根,50m皮尺一把,记录板一块,自备铅笔,小刀和记录手薄。六、上交资料、观测手薄、环线闭合差计算成果(附水准路线略图)七、思考题、水准测量有哪些限差规定?如何检核?、什么叫做倾斜螺旋标准位置?为什么在观测之前要先找出标准位置?它在观测中有何作用?八、观测手薄表13测自至年月日温度云量风向速度天气土质太阳测站编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方向尺标尺读数基减辅备注上丝上丝基本分划辅助分划后前后前h后前后前h后前后前

6、h后前后前h后前后前h精密水准测量一般指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在各项工程的不同建设阶段的高程控制测量中,极少进行一等水准测量,故在工程测量技术规范中,将水准测量分为二、三、四等三个等级,其精度指标与国家水准测量的相应等级一致。 下面以二等水准测量为例来说明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 一 精密水准测量作业的一般规定 在前一节中,分析了有关水准测量的各项主要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根据各种误差的性质及其影响规律,水准规范中对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作出了各种相应的规定,目的在于尽可能消除或减弱各种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 1 )观测前 30 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观测时应用测伞

7、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 ( 2 )仪器距前、后视水准标尺的距离应尽量相等,其差应小于规定的限值:二等水准测量中规定,一测站前、后视距差应小于 1.0m ,前、后视距累积差应小于 3m 。这样,可以消除或削弱与距离有关的各种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 i角误差和垂直折光等影响。 ( 3 )对气泡式水准仪,观测前应测出倾斜螺旋的置平零点,并作标记,随着气温变化,应随时调整置平零点的位置。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须严格置平。 ( 4 )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螺旋,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以避免倾斜螺旋和测微器隙动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 5 )在两相邻

8、测站上,应按奇、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进行观测,对于往测奇数测站按“后前前后”、偶数测站按“前后后前”的观测程序在相邻测站上交替进行。返测时,奇数测站与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与往测时相反,即奇数测站由前视开始,偶数测站由后视开始。这样的观测程序可以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例均匀变化的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的变化和仪器的垂直位移等影响。 ( 6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应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 7 )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水准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在水准路线上每一测段仪器测站安排成偶数,

9、可以削减两水准标尺零点不等差等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 8 )每一测段的水准测量路线应进行往测和返测,这样,可以消除或减弱性质相同、正负号也相同的误差影响,如水准标尺垂直位移的误差影响。 ( 9 )一个测段的水准测量路线的往测和返测应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进行,如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观测。 ( 10) 使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的操作程序与水准器水准仪相同。观测前对圆水准器应严格检验与校正,观测时应严格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 11 )水准测量的观测工作间歇时,最好能结束在固定的水准点上,否则,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水准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加以标记,间歇后,应对两个间歇点的高差

10、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符合限差要求(对于二等水准测量,规定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应 1.Omm ),就可以从间歇点起测。若仅能选定一个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则在间歇后应仔细检视,确认没有发生任何位移,方可由间歇点起测。 二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 1. 测站观测程序 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水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水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返测时,奇、偶数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数测站相同。 按光学测微法进行观测,以

11、往测奇数测站为例,一测站的操作程序如下: ( 1 )置平仪器。气泡式水准仪望远镜绕垂直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影像的分离,不得超过 lcm ,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要求圆气泡位于指标圆环中央。 ( 2 )将望远镜照准后视水准标尺,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近于符合(双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应置于第 摆位)。随后用上、下丝分别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如表 5-2 中的( 1 )和( 2 )。视距读取 4 位,第四位数由测微器直接读得。然后,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精确符合,使用测微螺旋用楔形平分线精确照准标尺的基本分划,并读取标尺基本分划和测微分划的读数( 3 )。测微分划读数取至测微器最小分划。 (

12、3 )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并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精确符合(双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仍在第 摆位),用楔形平分线照准标尺基本分划,并读取标尺基本分划和测微分划的读数( 4 )。然后用上、下丝分别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 5 )和( 6 )。 ( 4 )用水平微动螺旋使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并使符合气泡两端影像精确符合(双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置于第摆位),用楔形平分线精确照准并进行标尺辅助分划与测微分划读数( 7 )。 ( 5 )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并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精确符合(双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仍在第摆位),用楔形平分线精确照准并进行辅助分划与测微分划读数(

13、8 )。表 5-2 中第( 1 )至( 8 )栏是读数的记录部分,( 9 )至( 18 )栏是计算部分,现以往测奇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例,来说明计算内容与计算步骤。 视距部分的计算 ( 9 ) = ( 1 ) - ( 2 ) ( 10 ) = ( 5 ) - ( 6 ) ( 11 ) = ( 9 ) - ( 10 ) ( 12 ) = ( 11 ) + 前站( 12 ) 高差部分的计算与检核 ( 14 )( 3 ) + K - ( 8 ) 式中 K 为基辅差(对于 N3 水准标尺而言 K=3.0155m) ( 13 ) = ( 4 ) + K - ( 7 ) ( 15 ) = ( 3 ) - ( 4 ) ( 16 ) = ( 8 ) - ( 7 ) ( 17 ) = ( 14 ) - ( 13 ) = ( 15 ) - ( 16 )检核 ( 18 ) = ( 15 ) + ( 16 ) 表 5-2 测自 至 19 年 月 日 时间 始 时 分 末 时 分 成 像 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方向 测 站 编 号 后 尺 下丝 前 尺 下丝 方 尺 及 向 号 标尺读数 基 +K 减 辅 (一减二) 备考 上丝 上丝 后距 前距 基本分划 (一次) 辅助分划 (二次) 视距差 ( 1 ) ( 5 ) 后 (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