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33164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十月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佳片回顾”等栏目,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搜集历史资料,进行历史背景分析,培养学生搜

2、集并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举办故事会,讲述列宁的故事,学习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教学准备1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资料。2指导学生借助“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和“佳片回顾”等形式处理资料并展示、交流。3教师整理相关内容制作教学课件。教学方法

3、1用多媒体,通过录像、图片制造情境,让学生感受。2通过“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和“佳片回顾”等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学过程一、“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师:听说我们同学们中有许多军事迷,你们听说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吗?生:(展示自制课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著名的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巡洋舰,该舰造于1900年,舰长124米,宽16.8米。“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唤醒人们,送来曙光。师:介绍得很详细,大家知道这艘罗马神话里为人类呼唤“黎明”和“曙光”的军舰,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吗?生:

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一起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播放有关十月革命经过的纪录片片断,内容涉及十月革命的时间、领导人、经过等概况)师:大家试着把纪录片中的内容编成绘声绘色的小故事,然后讲给同学们听一听。生:(自由准备。查阅课本和参考资料,组织小组交流)师:(选择12位同学讲述)生1: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临时政府封闭了工人之路报和士兵报,并企图占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形势万分危急。当天晚上,列宁在给中央委员会的信中这样写道:“情况已经万分紧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无论如何不能让克伦斯

5、基及其同党把持政权到25日,一定要今晚解决问题。”列宁在当天深夜越过敌人封锁线,秘密地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生2: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全体官兵按照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将舰开到尼古拉耶夫桥。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起草告俄国公民书,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向全国广播。尔后,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按照信号,向冬宫发射了第一炮,揭开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师:(出示课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大家讲得非常生动,好像把同学们带回了那段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再次向这艘英雄的

6、军舰致敬,向为俄国革命做出贡献的先辈们致敬!师:十月革命最重大的成果是什么?生:建立了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师: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崭新的苏维埃俄国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二、“退一步,进两步”师: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新课题。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在认识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师:大家知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吗?生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而采取的一系列非常性政策。生2:后来,“战时

7、共产主义”政策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经济政策出台了。师:你们的意思是不是新经济政策要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生:应该是吧!师:既然这样,如果苏俄刚刚建立就实行新经济政策,那不是更好吗?生:(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生1:我了解的情况是:长期对内对外战争,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正像列宁描绘的那样:“俄国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摆脱战争的,就是其形象正如同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一样,在七年之中把他打得遍体鳞伤。”物资短缺的现实,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原因。生2:是迫于战争和经济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在当时条件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苏维埃政权起了巨大作

8、用。师: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列宁推出的新经济政策的呢?生:(学生讨论)生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是在特殊条件下适合国情,长期实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生2:所以列宁说:“我们现在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师:但是,大家发现没有,新经济政策允许社会主义的苏俄有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形式,就连布尔什维克党内部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你认为他们说得对吗?生1:我想,这大概就和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相像吧。生2:只要适合当时的国情,符合人们的需要就可以肯定。生3:学习了新经济政策这部分内容后,我对列宁这

9、位革命导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因为他敢为天下先,有创新精神,能创造性地把革命理论和国家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佳片回顾(播放电影列宁在1918片断)师:大家讨论得非常好,看来大家经过学习对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影片中的列宁吧,希望给大家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探究作业1了解列宁生平。2整理或编写关于列宁的小故事或小剧本。教学设计说明本课重点、难点突出,但知识点涉及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引起学生共鸣。为激发学生兴趣,在授课之初没有按常规导入(常见的导入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而是以“阿芙乐尔号”军舰导入,引起学生中军事爱好者的关注。学生往往会思考:这艘军舰什么样子?老师为什么要讲军舰的事?“阿芙乐尔号”和十月革命有什么关系?等等,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得以突破。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理解,是本课难点所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对两项政策进行比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虽然对两大政策的内涵理解的程度有待提高,但基本明确了两者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学生头脑中往往感觉革命导师的威严,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出台的介绍,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伟人的创新精神,不拘一格、实事求是的作风。课后探究作业,调查列宁的生平,编写小故事、小剧本则给了学生又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也为第5课追忆列宁做了准备,合理开发了教学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