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篇).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330253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展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预备: 多种不同的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日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看日历 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 教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隐秘? 1、熟悉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2、熟悉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

2、最终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完毕了,新的一年开头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知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查找日期 1、今日是几月几日?谁能从日历中找出来?(幼儿示范) 2、教师的生日是11月7日,谁能找出来。 3、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谁能找出来? 4、教师说节日,幼儿在日历上找出来,并进展评价。 三、活动延长 小朋友之间相互提问、指认日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二 【活动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

3、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索、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忙他们理解。 其次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嬉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订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肯定成正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肯定成正比。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嬉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难点: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

4、肯定成正比。 【活动预备】 1、材料: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 【活动过程】 分类争论分类嬉戏排序 1、通过分类活动积存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阅历。 (1)在数学区中供应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马上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争论确定区分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异很小的两样东西,争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

5、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索,解答其中的缘由。 4、通过嬉戏理解大的东西不肯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肯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学习10的。分成幼儿能养成思索问题的习惯幼儿能够相互沟通自己的答案。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

6、生活的关系。 3、进展观看、区分、归案的力量。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展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预备材料: 幼儿分组(如:四组,预备40颗糖果,每组10颗)糖果可是手工制作的假糖果。 小白兔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只小白兔),胡萝卜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根胡萝卜)故事导入:小熊妈妈给小熊10颗糖果,叫小熊把它们分成两份。 师:有几种分法?怎么分?(分法糖果)我们大家分组跟小伙伴们说一说好不好? 幼儿争论完后,请每组幼儿的一位小朋友说他的分法。 活动过程: 师: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分法,那让我们看下小熊是怎么分的

7、? PPT演示,并在演示过程中提问幼儿? 师:大家说小熊分的对不对? 幼:对! 师:那我们嘉奖小熊吃糖果好不好? 幼:好。 师用PPT演示图片糖果。 稳固过程:师:小朋友,小熊有糖果吃,你们想不想吃啊? 幼:想。 师:那教师待会给你们题目,答对的小朋友就嘉奖糖果。 PPT出示题目,请个别幼儿答复,糖果统一下课发。 完毕:嬉戏:小白兔找萝卜请18名幼儿上来,9个拿不同数量的小白兔的卡片,9个拿不同数量的胡萝卜卡片。 说明嬉戏规章: 小白兔要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胡萝卜。 小白兔排一行,胡萝卜排一行。面对面站着,两行之间相距3米左右。让小白兔一个一个跳过去找和自己可以合成10的胡萝卜。一个找完之后

8、问没有参加嬉戏的小朋友有没找对。 总结:嬉戏完毕,问幼儿今日学了什么? 师:10可以分成幼:1和9师:10可以分成幼:2和8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学问动身,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好玩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好玩的活动,自主尝摸索索,学习并把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晰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根底上,还发觉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深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缺乏的是在最终的嬉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力量和参加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沟通,还需加强训练。 幼儿园大班数学

9、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学习16的加法,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 2、学习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加法的实际意义。 3、爱动脑筋,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并享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1、“每天超市”海报(贴有16张标着价钱的物品图片) 2、黑板、粉笔、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将事先做好的“每天超市”海报贴到黑板上,然后分别画了一个草莓和一个苹果在黑板上,分别代表草莓组和苹果组) 师:小镇上有家每天超市,小朋友们看,超市里呀有许多美丽的小礼物。今日小猫的好朋友要过生日,猫妈妈给了小猫16块钱到每天超市买礼物,要小猫买两样东西送给它的好朋友,加起来刚好16块钱,不剩零钱。 二、超市购

10、置 讲明规章。 师:教师要请草莓组和苹果组的小朋友们竞赛,分别请小朋友上来用不同的方法买东西,加起来正好要是16块钱。 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算式登记购置的方法,并且为两个组的小朋友计分。 嬉戏完毕,教师总结统计竞赛结果。 三、嬉戏环节 1、“你说我说”嬉戏 师:刚刚的竞赛完毕了,但没有分出真正的胜败,小朋友们还想不想玩嬉戏?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嬉戏,叫“16的你说我说”。(规章:一个组的小朋友们说:我说14,另一个组的小朋友说:我说2,然后全班的小朋友们一起说:加起来就是16) 2、找朋友 教师随机发给幼儿一张带有数字的卡片,幼儿齐唱儿歌找朋友然后拿着卡片找到与之相加等于16。 四、活动完毕 师

11、:小朋友喜不喜爱每天超市呀,要是喜爱教师就把这个超市送给大3班了。 设计要点: 1、重视对数学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培育。 幼儿园的数学不像小学肯定要把握多少学问,最重要的是培育学习数学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为这个数学活动预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教具,并且结合故事、情景,运用嬉戏的方法进展数学活动。 2、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这次“数学超市”的创意的要点就是要将数学活动和生活详细情境相结合,盼望小朋友们参加到角色嬉戏中来以提高数学活动中的参加性和积极性,他们通过“买礼物”这一生活情景来学习16以内的加法。 3、将数学活动嬉戏化。 这次的数学课我们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数学嬉戏,幼儿们整节课下来整体都比拟轻松、开心,在欢乐的嬉戏中把平常算的很辛苦的数学题很轻松的做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