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8篇.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32894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8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8篇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2、尝试用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洁的问题。 3、情愿与同伴合作沟通解决问题,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阅历。 物质预备:测量工具、记录卡、彩色纸皮等。 环境预备:布置独木桥的情景。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创设嬉戏情景,幼儿自主探究测量的方法。 引导语:我们一起来走独木桥吧!独木桥有些坏了你们要慢点哦!(见图片1、2)大班数学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师:刚刚我们走过的独木桥有些坏了走着可真危急,今日我们就一起来修一修吧!要知道每块独木桥有多 长, 我 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

2、测量呢?(见图3) 教师带来了一些小棒,请小朋友用这些小棒来量一量每块独木桥有多长,把你用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记在 记录卡上。 1、幼儿用小棒自主测量独木桥的长度,师观看。(见图片4、5)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2、个别幼儿演示,梳理测量阅历。 (1)刚刚你量了几次?你是怎么量的?(提问个别孩子,并演示测量过程。) (2)引导幼儿发觉测量中的问题:为什么用一样长的工具测量同样长度的独木桥结果会不一样? 师:测量是需要方法的,方法不正确,量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了,不精确了。(见图片6)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3)我们应当怎么测量呢? 3、师幼共同梳理正确的测量方法。 我们要先找到起点,工具

3、从起点开头量,量一次要用笔帮助做一次记号,其次次要从记号后面开头接着往后量,不要量歪了,量的时候中间不能空出来,也不能重叠,量到最终要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记号,把结果登记来。(见图片7) (二)、探究:测量并记录。 引导语:第一次的任务我们完成了,你们会测量了吗?现在我们一起用学到的测量方法再来量一量独木桥究竟有多长呢?量好了把结果记在记录卡第2行的后面。 (1)幼儿再次用小棒测量独木桥的长度,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见图片8) 2)师观看指导、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状况。 (3)师生沟通测量结果。 师:你们刚刚又用小棒量了独木桥,这次你们量完的结果是多少? 刚刚你们都从什么位置开头量,量好一次做了什

4、么?一次一次要怎么接?量完还要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记号。 (三)、二次探究,购置材料。 1、引导语:现在我们就去材料铺买长度一样的材料来修铺独木桥好吗?记得哦!我们买的材料既不要铺张也不能太短了。要买和我们刚刚量的一样长的才可以,动身吧! 2、幼儿购置材料修铺独木桥。(见图片9、10)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自然测量 (四)完毕: 师:我们的独木桥修好了,我们一起来走过修好的独木桥去外面找找别的东西,去量一量它们有多长。教师这里给小朋友预备了一些测量工具,你们也可以自己去找一样喜爱的东西来当测量的工具,用我们今日学到的测量本事来量一量,把结果也登记来。(见图片11、12) 活动延长: 幼儿自主选择四周的

5、物体测量,师重点观看幼儿的测量方法和记录。 你还量了什么?是怎么量的?它有多长? 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回形针、吸管、雪花片测量小鱼的长度,尝试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活动预备 课件、回形针、吸管、雪花片若干、卡片鱼、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图,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1)出示课件。 师:夏天的池塘真喧闹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今日池塘里进行运动会,青蛙、大白鹅、小乌龟都来了,我们小朋友就做鱼宝宝也去参与吧!大家想请我们小鱼作裁判,情愿吗? 2、探究测量工具、测量方法。 (1)竞赛开头前,先量一量鱼宝宝有多长吧! (2)你预备用什么来测量

6、?从哪儿开头量? (活动实录:幼儿一:我想用铅笔。 幼儿二:我想用回形针 幼儿三:我想用牙签。 幼儿四:用吸管。从鱼头开头量) (评析:孩子们都能想到用自然物来测量,可能看到教师为他们预备的操作材料才想到说的,但这并不影响活动效果,孩子们的表现欲望特殊剧烈。) 3、幼儿操作 (活动实录:幼儿一:把回形针一个搭一个连在一起量。 幼儿二:量鱼的周长。 幼儿三:虽然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但没有按一条直线量。 其余幼儿的方法根本正确。) (评析:本环节我没有把测量方法抛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自由探究测量方法,然后再订正改错。有的幼儿方法不正确在情理之中。) 4、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小鱼。谁情愿来试一试?让我

7、们看他量的对么?有没有从头开头量?回形针之间连接的好吗? 5、教师示范。 6、连续操作 师:瞧,青蛙和龙虾比跳远,大白鹅和乌龟比游泳。竞赛结果出来了,那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呢?请各位裁判,用吸管、雪花片量一量。把结果记录下来。 7、展现测量结果 (1)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 (2)为什么同样的长度,用不同工具量,结果不一样呢? :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由于工具不一样长,所以结果就不一样。 活动延长 1、鼓舞幼儿用自己的手、脚或者身边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活动室的面积、桌椅的高度。 2、玩“量身高”的嬉戏。请幼儿两两结对,相互为对方描画出身体的轮廓,然后再用回形针测量出各自的身

8、高有多少个回形针的长度。 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问和力量目标:让幼儿尝试重复使用同一物品进展长度的自然测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记录的方式,把握物品长度测量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情愿和同伴共享自己的阅历。 重点难点 重点:重复使用一个单位量进展长度的自然测量。 难点:学会以记录单的方式来进展对测量结果的记录。 活动预备 铅笔、记录单、金箍棒(人手一份)、孙悟空手偶一个、故事书、积木(长方形、正方形)、一根筷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注意幼儿的感受性)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西游记的大师兄孙悟空(出示手偶)。我最近遇到

9、了一个难题,许多朋友都想知道我的金箍棒有多长(出示金箍棒),今日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帮我,可是我的测量工具只有一根筷子(出示筷子)。 2、(1)请个别幼儿尝试用一根筷子对金箍棒进展测量。(注意幼儿的体验性) 结果:用一根筷子测量金箍棒长度的时候,筷子不够长。 (2)请大家想一想,假如一根筷子不够长,我们该怎么办呢? (3)可以重复使用筷子进展金箍棒的长度测量。 (4)请个别幼儿尝试如何重复使用筷子进展对金箍棒的长度测量。 小结:一根筷子的长度看作被测物体的一局部,并且能将这根筷子沿着金箍棒的长度重复地摆放,不留白、不重叠地掩盖整个长度,并对这些重复进展计数。 3、孙悟空只有一根筷子,但是在我们的日

10、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用来当作测量的工具。我们的教室里面也有:铅笔、故事书、积木(长方形、正方形)等。 4、分组操作活动。(注意幼儿的操作性) (1)重复使用一支铅笔测量,并做好记录。 (2)重复使用一本故事书测量,并做好记录。 (3)重复使用一块积木(长方形或正方形,幼儿自由选取),并做好记录。 小结:测量本身就需要特定物品来对它测定结果,而在测量中的方法是多样性的,结果也是多样性的。 记录单:通过学会用记录的方式,把握测量的方法。 七、活动完毕: 1、请幼儿共享自己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有利于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2、幼儿有序整理学具,活动完毕。 八、延长活动: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都

11、可以用来重复使用测量的,请幼儿依据活动中把握到的学习方法,自己尝试在家中查找,对某一样物品进展长度的自然测量并记录。 活动总结 依据皮亚杰的理论,量和数具有同构性,但是儿童对量的熟悉要明显地晚于数;相比与5岁的儿童已能很好地把握数数技能。 大班的幼儿已经开头理解长度可以分割为若干个单位量,可以重复使用一个单位量进展长度的自然测量。这时幼儿已经能在头脑中建构单位量与长度之间的等量替换关系,表现为重复使用一根小棒来进展长度的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大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鼓舞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四周物体,在探究比拟中发觉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

12、加测量的兴趣。 3、情愿与同伴合作沟通,解决问题。 4、让孩子们能正确推断数量。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嬉戏的乐趣。 活动预备: 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阅历。 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 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 活动过程: 一、引题:提出任务 今日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一样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探究:分组测量并记录 1、幼儿两人自由结伴协商、自主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同一条边。 2、教师巡回观看、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状况。 3、鼓舞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展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13、三、共享:沟通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将各组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张贴在磁性板上,幼儿边看边沟通,争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幼儿分析记录结果,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分析比拟中获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条边测量结果不同的阅历。 四、嬉戏:问答竞赛小嬉戏,启发幼儿再次测量。 1、测量黑板的长边,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数最少(或最多)?为什么?试一试。 2、测量活动室长度有三种长短不同的工具,选取什么工具测量速度最快?为什么?试一试。 3、假如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测量活动室的长度?试一试。 五、活动延长: 鼓舞幼儿再次尝摸索索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高度、远近等。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预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究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很多平常比拟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泼多了。幼儿通过屡次的自由探究活动,已能把握比拟精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力量也得到了进展,特殊是动手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