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成为师德的绿灯.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328240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爱成为师德的绿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爱成为师德的绿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爱成为师德的绿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爱成为师德的绿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爱成为师德的绿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爱成为师德的绿灯 十年的工作,教师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回想这十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失败的消沉和不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更要有敬业的精神,博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诲人不倦的品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有的老师看来,教书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一种成就名利的载体。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于是就有了厚此薄彼的不愤,有了名与利的多少之争。可在有的老师人看来,教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教书成了一种立业的根基,精神的寄托。自然也会去尊重、去珍爱、去完善这份职业。面对坎坷,走出

2、围城来看一看,也不过是七彩人生中的渺小一笔而已。苦与乐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回首十几年的教师生涯,我十分庆幸我能拥有一颗淡薄和宁静的心,它让我快乐、充实地生活着、工作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

3、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与小朋友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

4、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帮助。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德是才之师,才是德之资;无德行难远,无才立难牢。德才兼备可谓师德。德修于日日,才养于旦旦,急功近利难修难养,日积月累自然天成。正人先正已,育人先修身,德行加才干,方可立师魂。2004年夏天,是我生命中最倍感彷

5、徨与失落的一年,对于事业的热爱莫过于领导、社会对于自己所从事事业成绩的肯定,而那时的我有成绩却面临四面楚歌,我竞聘不上本专业的教学,当时我真的很失落。因为当时候我刚刚工作得了3年,就要白白的埋没了我曾辛辛苦苦学了3年的专业课。曾几何时,我是抱着一颗对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而走上了三尺讲台的,也许是我这一颗“幼稚”的心不再适合当今社会教育潮流了吧!那时的心真的想一走了之,是那么多善良的同事纷纷伸出了援手,是校长给予了我的信任和厚爱,我又重新找回了失去的那颗“幼稚”的心,让我真正体味到教师师德的一种“极致”的人心之美,赤诚以待人、求精以敬业。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就后,却再

6、一次遇到了阻力。我又一次陷入了迷茫,甚至还想退缩。可最终还是这么多同事挽回了我,也是身边这些有着默默无闻,甘为儒子牛高尚情操精神的师德标兵们感染了我。我不能退缩,更不应该放弃,我也应该要有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情怀和理想。那样才对得起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对得起深爱我,帮助我的同事、领导们。在这里我才真正体会和感受到了,教师师德的高尚。“人师”之“师德”是一种“乐”,乐于教师职业;是一种爱,投向所爱的天地;是一种美,陶冶人之情操。人师之“师德”是忘我的、无私的,站方寸之位置,具天地之背景,燃泪之红烛、抽丝之春蚕。“师德”,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精神!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但对

7、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政的种种权力,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得到。史学界有“盖棺论定”之说,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在位,特别是对那些地位高、权力大的教师,大家的评价常常言不由衷。因此,一个教师只有当他(或她)已不在人世,或者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教师是一棵参天大树,教师是一本厚厚的书,教师是一支燃烧自己照别人的红烛。有的教师行程一万多里,利用暑假自费到学生家家访,他不是告学生的坏而是去了解学生的情况,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为学生遮风挡雨,因为他是一盏永远的绿灯,为学生指明前进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