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4单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32316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文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4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文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4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文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4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文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4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文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4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文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4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文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4单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霍山文峰学校高二历史(1-4单元)检测试题(请在答题卡上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那里?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2、.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3、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在一部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中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载”,此书是: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农桑辑要 D氾胜之书4“

2、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5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6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一副对联?(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8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

3、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9“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0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4、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11.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12“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13、史书记载:宋朝对外贸易额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B.国家疆域的扩大 C.儒学的发展 D.社会秩序的稳定14、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

5、妙”。据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A篆书 B草书 C楷书 D隶书15、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是中国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A B C D16、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17、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A以理性思考社

6、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D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18、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19、“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 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20、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7、是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21、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22、18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视机的成功发明23对人类社会史

8、前史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的是 A物种起源 B国家与革命 C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24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25“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第二卷 二、材料题(共4题,共50分)26(18分)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

9、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材料三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材料四 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力的悲剧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

10、,这个变化,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曾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美)海斯世界史回答问题:(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2分)(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4分)(3)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3分)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4分)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1分)(4)材料四中所说的“这个变化”是指什么?(1分)写出这次变化中“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的三件事例。(3分)27、

11、(11分) 材料一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 管子.牧民材料二 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已用,为已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已用,不为已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材料三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淮南子.主术训 试比较一下,明清之际的君主专制批判思想与以上古代民本思想有什么异同?(5分)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6分)28(10分)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

12、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3分)(2) 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3分)(3) 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4分)29 (11分)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