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32299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尔茨海默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尔茨海默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尔茨海默病.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每七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在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患病率高达6.6%以上,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增长一倍,3个85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痴呆。保守估计全国老年痴呆患病人数高达800万以上。西医学名: 阿尔茨海默病 英文名称: Alzheimers disease,AD 其他名称:

2、 老年痴呆症 所属科室: 内科 - 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头部 主要症状: 认知和记忆功能恶化 主要病因: 退行性 多发群体: 老年人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纪念日: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17日 是否进入医保: 是 公益组织: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 疾病简介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由于神经退行性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症候群,是病人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 老年痴呆根据其病因主要分为脑变

3、性疾病引起的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又叫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ntia,简称VaD)、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简称MixD)三大类。其次还包括路易小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简称DLB),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简称FTD),帕金森病性痴呆(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痴呆(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简称CJD),正常颅压脑积水性痴呆(Norm

4、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简称NPH),韦-科二氏综合征痴呆(Wernicke-Korsakoff Syndrome,简称WKS),由维生素Bl2、叶酸缺乏所致的痴呆等。 老年痴呆症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 (SP),神经原纤维结(NFT)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起病在65岁以前者旧称老年病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65岁以上发病者称晚发型痴呆,多为散发,病变发展较

5、慢,研究发现,除了发病年龄早晚有区别外,它们在临床症状和脑病理改变方面明显不同。 1907年,德国医生阿罗伊斯-阿尔茨海默(18641915)首先对其进行描述。只有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死亡之后才能诊断出他们患有此病,因为只有对大脑中中神经细胞的损失情况和衰退情况(脑组织的减少情况或者萎缩情况)进行 检查后才能对这种病做出诊断。我们可以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发现衰老的色斑(神经细胞丧失或者蜡状的沉淀物,学名为淀粉状蛋白)。它们通常位于靠近大脑中被认为是控制记忆和更高的认知过程(比如自我感知,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的区域。 在所有受到痴呆症影响的人中,有近50%的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当痴呆症患者的

6、年龄超过85岁时,这个比例将增长到70%。阿尔茨海默病是渐进性的,衰退性的。虽然这种病在任何年龄都能出现,但是通常在6070之间出现。当人们被诊断出患有该病时,通常还能活510年,然而新的研究显示这种病的存活率正在不断下降,目前,患上该病之后大约还能存活3.3年。先期症状记忆力减退。经常丢三落四,特别是对刚刚发生过的事情也没有记忆,似乎事情已完全消失,即使经过提醒也记不起。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病人对日常生活活动愈来愈感到困难,洗澡、进食、穿衣或上厕所都可能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 智力低下。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减退,不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甚至外出经常迷路,不能记住物件放在哪里,不会计算收支。 性格改

7、变。原本沉默寡言的人变得滔滔不绝,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变得淡漠少语,情绪大幅度波动,性格变得多疑。怀疑配偶不忠,怀疑儿女不孝,爱与人生气,甚至打架。 行为怪异。这类症状表现出很强的特异性,临床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表现:有的老人会把好吃的藏起来,不给家人分享;有的老人不缺钱,但却爱捡破烂,在家里堆满了垃圾;有的老人跟踪到儿女的房间里,窃听甚至窥视别人在做什么;有的出现了幻听幻视,拿着棍子追打自己在幻视中看到的物体非常可悲的是,有许多老人出现了这样怪异的症状,被家里人看做是精神病,送进了精神病院。 老年痴呆的早期发现是很专业的工作,需要专业医生进行鉴别,因此当家中老人出现症状时,家人一定要及时向专业医生

8、咨询,别误了老人的病情,给老人带来伤害。易患人群老年痴呆有家族遗传倾向,因此父母或兄弟中有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本人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可能性要比无家族史者高出4倍。 低教育者。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其发病年龄比未受过教育者可推迟710年。 离群丧偶者。长期情绪抑郁、离群独居、丧偶且不再婚、不参加社交活动、缺乏体力和脑力活动等社会心理因素也易致老年性痴呆症。 重金属摄入者。随饮食或呼吸进入体内的有害元素比如铜、汞和铝也是老年痴呆病的诱因。 除此之外,许多疾病也可诱发老年痴呆症。如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内分泌疾患、营养及代谢障碍、肿瘤、药物及其他物质中毒、艾滋病、梅毒等。非老年人“专利”许多人认为老年痴呆离

9、自己还很远,认为到了自己七老八十才会得。其实不然。老年性痴呆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但是50岁之前也可以得病,这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老年痴呆症正在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患上老年性痴呆后,患者平均能够生存810年,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老年性痴呆的预期寿命将逐渐增加。目前中国有老年痴呆患者500万人之多,而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个数字正在被不断翻新。科学防治查与不查不一样,早期

10、检查辨真伪,晚年生活巧安排; 治与不治不一样,积极治疗好处多,任其自然更痴呆; 早治晚治不一样,早期治疗是关键,延缓病情不发展; 长治短治不一样,维持治疗最重要,功能保持减负担;临床表现 AD通常起病隐匿,为特点性、进行性病程,无缓解,由发病至死亡平行病程约810年,但也有些患者 病程可持续15年或以上。AD的临床症状分为两方面,即认知功能减退症状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可参考痴呆部分。常伴有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如失语、失认或失用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可参与痴呆部分。根据疾病的发展和认知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轻度语言功能受损; 日常生活中出现明显的记忆

11、减退,特别是对近期事件记忆的丧失; 时间观念产生混淆; 在熟悉的地方迷失方向; 做事缺乏主动性及失去动机; 出现忧郁或攻击行为; 对日常活动及生活中的爱好丧失兴趣。中度变得更加健忘,特别常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及人名; 不能继续独立地生活; 不能独自从事煮饭、打扫卫生或购物等活动; 开始变得非常依赖; 个人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的协助,如上厕所、洗衣服及穿衣等; 说话越来越困难; 出现无目的的游荡和其他异常行为; 在居所及驻地这样熟悉的地方也会走失; 出现幻觉。重度不能独立进食; 不能辨认家人、朋友及熟悉的物品; 明显地语言理解和表达困难; 在居所内找不到路; 行走困难; 大、小便失禁; 在公共场

12、合出现不适当的行为; 行动开始需要轮椅或卧床不起。发病原因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结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起病在65岁以前者旧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脑细胞的广泛死亡,特别是基底节区的脑细胞。正常情况下,基底节区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与记忆和认知有关的皮质,它释放乙酰胆碱。短期记忆的形成必须有乙酰胆碱的参与

13、,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乙酰胆碱转移酶的含量比正常人减少90%。 经解剖发现,患者脑中有广泛的神经元纤维缠结,轴突缠结形成老年斑。老年斑中含有坏死的神经细胞碎片、铝、异常的蛋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 淀粉样蛋白过度积聚。 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 由于淀粉样前蛋白的异常导致蛋白成分漏出细胞膜,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细胞死亡,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 与载脂蛋白E(APO-E4)的基因有关,APO-E4的增多能对抗APO-E2或APO-E3的功能。APO-E4使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细胞死亡。APO-基因纯合子比杂合子患病几率高。病理生理病理AD的神经病理改变是脑皮层弥漫性萎缩

14、、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组织病理学除额、颞叶皮层细胞大量死亡脱失外,尚有以下显著特征:细胞外老年斑或轴突斑,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和颗粒空泡变性,称为三联病理改变。神经病理脑重减轻,可有脑萎缩、脑沟回增宽和脑室扩充。SP和NFT大量出现于大脑皮层中,是诊断AD的两个主要依据。 大脑皮质、海马、某些皮层下核团如杏仁核、前脑基底神经核和丘脑中有大量的SP形成。SP的中心是淀粉样蛋白前体的一个片断。正常老人脑内也可出现SP,但数量比AD质患者明显为少。 大脑皮质、海马及皮质下神经元存在大量NFT。NFT由双股螺旋丝构成的。主要成分是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神经化学AD患者脑部乙酰胆碱明显缺乏,乙酰胆碱酯

15、酶和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降低,特别是海马和颞叶皮质部位。此外,AD患者脑中亦有其他神经递质的减少,包括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谷氨酸等。分子遗传学已发现AD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有痴呆家族史者,其患病率为普通人群的3倍。近年发现,三种早发型家族性常染色体显著性遗传(FAD)的AD致病基因,分别位于21号染色体、14号染色体和1号染色体,包括21号染色体上的APP基因,14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1恩基因及1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2基因。但需注意,此类FAD的痴呆病人,只占所有AD患者的2%左右。此外,载脂蛋白E(apoE)基因是老年型AD的重要危险基因。APOE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在人群中有3种常见亚型,即2.4和5.5最普遍,4次之,而2则最少。有apoE4等位基因者,患AD的风险增加,并可使发病年龄提前。但并非所谓带apoE4等位基因的人都会患上AD,亦有许多AD患者是没有4等位基因的,国内亦有多个报道证实apoE4是晚发型AD的危险因素之一。 并发症行为方面的并发症包括不友善,激动,迷路与不合作; 精神方面的并发症包括抑郁,焦虑与偏执狂反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