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神经并发症分析.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320041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神经并发症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神经并发症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神经并发症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神经并发症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神经并发症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神经并发症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神经并发症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神经并发症分析于斌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一、腰椎管狭窄症简介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由于椎管或者是根管狭窄引起其中内容物受压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它是导致腰痛或者腰腿痛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好发部位为腰4,腰5,其次是腰5第一节段(图1)。(一)病理病因腰椎椎管、神经根管或者椎间孔的骨性与纤维性的结构出现增生、肥厚、内陷及其他占位性病变引起管腔狭窄,从而对其中的马尾或者神经根造成刺激或压迫而出现各种症状。LSS具体的病因可以是椎间盘的突出或者脱出、小关节突及椎体后缘骨质的增生、黄韧带的肥厚、硬膜外脂肪变性或

2、纤维化和硬膜外纤维束带形成粘连等。 (二) LSS的分类LSS包括两类:先天发育性的椎管狭窄症(特发性、软骨发育不全性腰椎管狭窄症)及后天获得性的椎管狭窄症(退变性、创伤性、医源性、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及其他腰椎管狭窄症),其中退变性的腰椎管狭窄症是最常见的。根据椎管的不同部位,LSS可分为中央型椎管狭窄(当矢状径小于10mm为绝对狭窄,1013mm为相对狭窄)、神经根管狭窄(腰神经根管指神经根自硬膜囊根袖部发出,斜向下至椎间孔外口所经的管道;各腰神经发出水平不同,故神经根管长度与角度各异)和侧隐窝的狭窄(侧隐窝是椎管向侧方延伸的狭窄间隙。侧隐窝存在于三叶形椎孔内,下位两个腰椎即腰4和腰5处,前

3、后径在3mm以下为狭窄)。 (三)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图2是LSS发病机制的示意图 LSS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有:1.间歇性跛行,即形成一个聚集以后上下肢产生了麻木、酸痛、酸胀、不适,休息之后又可以继续步行;这是LSS最主要的症状;2.主诉与客观检查矛盾;3.有些患者表现腰部后伸受限。其他症状还有其腰痛、无力、易疲劳、下肢根性症状、跟腱反射减弱等。(四)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可发现关节突是否增生肥大、椎间隙是否狭窄、椎体后缘是否有骨刺。CT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可准确的对LSS进行量化。MRI可清楚显示狭窄的部位和程度。脊髓造影可出现“蜂腰状”的缺损、根袖受压及节段性狭窄等,可明确狭窄的部位。(五)治

4、疗 大部分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1)腰背肌锻炼: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2)腰部保护:包括腰围外用、避免外伤及剧烈运动;(3)对症处理:理疗、药物外敷等;(4)药物疗法:活血化瘀、神经营养药。对于非手术治疗没有效果的或者是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或者说神经根性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1.术式选择 根据不同的压迫因素选择不同的术式。黄韧带肥厚导致的可能要进行黄韧带的切除。骨性椎管狭窄的,可能对一些骨质进行切除,做椎管的扩大减压。合并椎间盘突出的可能要做椎间盘的摘除;有椎节不稳的,可能要同时做融合。 2. 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保存神经的功能。手术时应该强调保持脊

5、柱的稳定性,以及椎管狭窄的彻底减压。手术具体的方法有3种:(1)是单纯减压;(2)减压以后做融合;(3)减压,做内固定,然后再做融合。 二、相关解剖知识 (一)脊髓的解剖 脊髓位于椎管内,是脑干向下的延续部分;上端位于枕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为圆锥,呈稍扁的圆锥体形,终于L1-2,总长度约为4245cm(图3)。脊髓共31对脊神经,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及尾神经1对(图4)。 (二)腰丛的解剖腰丛(图5)是由胸12前支、腰13前支、腰4前支的一部分组成,位于腰大肌的深面。主要分布:1.股神经:肌支分布于大腿前群肌肉、皮支分布于大腿前区皮肤,隐神经分布于小腿内侧和足

6、内侧的皮肤;2.闭孔神经:分布于大腿内侧的肌肉和皮肤。 (三)骶丛的解剖 骶丛(图5)是由腰4前支和腰5前支合成腰骶干,也包括骶15前支和尾节前支。它位于骨盆后壁的前面。主要是发短支分布到臀部、大腿外侧、会阴部,同时发出坐骨神经支配大腿后群的肌肉和小腿和足部的肌肉与皮肤。 (四)马尾的解剖 在脊髓圆锥以下的腰骶神经根称为马尾(图6),由腰2至尾节共5对神经根组成。在腰5、骶1水平,马尾硬膜囊内由后到前依次是骶5神经根,骶4、骶3、骶2、骶1。对一个神经根或者马尾不均匀的压迫,可引起一个或多个相邻的神经根成分中的感觉或运动造成压迫。 (五)腰椎的血液供应与静脉回流 腰椎的血液供应主要由腹主动脉的

7、后壁发出腰动脉,沿椎体的前部向后外侧走行,沿途又发出一些垂直小支进入椎体前来营养前方的椎体。胸主动脉与腹主动脉发出成对的节段动脉,供应后方的结构,包括椎弓、关节突、横突、棘突。 腰静脉没有瓣膜,它的血流是双向性的,注入下腔静脉。因此术中选用俯卧位时腹部要悬空,以免下腔静脉压力过高使得静脉血逆流至椎管内,导致术中出血过多。(六)脊神经的解剖 脊神经呈节段性分布,每对由前、后两个神经根在椎间孔附近合并而成(图7)。前根为运动神经,是传出纤维,起源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后根是感觉根,传入纤维。脊神经在出椎间孔之前先发出一脊神经返支,叫窦椎神经(图8);窦椎神经支配椎管内的韧带、血管和脊膜,主要传导与躯

8、干、四肢运动和各种感觉有关的冲动。(七)脊神经根的压迫、牵张损伤脊神经根产生压迫损伤的原因有两条:1.一是直接的机械压迫产生机械效应;2.二是间接损伤了神经根的血供,影响神经根的营养,也可造成脊神经根的压迫损伤。 脊神经根受压达到4.0kpa,神经根功能发生改变,导致远段轴突输送蛋白功能消失;如达到4.010.7kpa,可引起神经内水肿、纤维瘢痕形成,导致神经功能丧失或者降低。脊神经根比周围神经更不易耐受机械变形,原因是硬膜内的神经根仅覆盖了薄层的神经根鞘,而周围神经有外膜、束膜的保护,同时脊神经根的血供也不如外周神经丰富。研究显示如果周围神经受压达到6kpa压力快速压迫4-6小时,才出现神经

9、内的水肿,而神经根受同等压力2分钟就可以引起水肿。 脊神经根如果受到牵张也容易发生损伤。当神经被牵长达到8%时可出现静脉的淤滞;牵张如达到15%,神经血流完全停止。 三、 神经并发症分析(一)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并发症发生的一般为:原有神经症状在减压操作以后并没有改善、做完手术以后原有神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并发症症状。神经并发症的处理程序首先要明确有无神经损伤,然后再确定是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还是周围神经的损伤,是部分损伤还是完全损伤,神经损伤的原因是什么,神经损伤是否能够恢复,是否还需要进一步的信息(如是否需要CT扫描等检查),最后确定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二) 腰膨大(L1

10、-S2) 腰膨大(L1-S2)损伤定位诊断:受损时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双下肢及会阴部的皮肤感觉丧失,大小便功能障碍,损害平面在腰2-4(L2-4)时候膝反射消失,在骶1-2(S1-2)时踝反射消失,在骶1-3(S1-3)受损时出现阳痿。 (三)脊髓圆锥(S3-5和尾节)脊髓圆锥(S3-5和尾节)损伤定位诊断:无下肢瘫痪及锥体束征,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的皮肤感觉缺失,呈鞍状分布,同时肛门反射消失和性功能障碍。脊髓圆锥为括约肌功能的副交感中枢,所以圆锥的病变可以出现真性的尿失禁。 (四)马尾受损马尾受损的定位诊断:1.涉及在腰2(L2)椎体水平以下的损伤;2.运动障碍:下肢呈周围性的软瘫;3.

11、感觉障碍:下肢的感觉障碍的范围及程度与运动障碍一致;4.患者常伴有难以忍受的根性痛;5.同时出现一个周围性的排尿障碍;6.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S2S4神经根);7.反射消失。(五) 脊神经根损伤 神经根损伤的表现:1.运动障碍:神经根支配区肌力下降;2.感觉障碍: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异常、根性疼痛;3.反射障碍:四肢反射减弱或消失。四、神经并发症分类 (一)按发生机制分类按发生机制分类可分为直接损伤(神经结构的撕裂、压迫、牵张、撕脱)和间接损伤(神经根血供受累、神经结构的逐渐受压)。(二)按手术入路分类 按照手术入路分类可分为前路损伤(前路开放手术与前路微创手术)和后路损伤。1.肋下神经、髂

12、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损伤 腰骶椎前路手术可以对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造成损伤。主要是腰部切口或者腹膜后入路显露腰椎时的损伤,症状主要是腹前壁、胃下区、腹股沟、大腿前内侧的麻木、感觉异常。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6月内都可恢复,少部分需要做神经阻滞。 2. 生殖股神经、股神经损伤 腰骶椎前路手术也可对生殖股神经和股神经造成损伤。生殖股神经位于腰肌的上缘,股神经位于腰肌的深面。腹膜后入路过度牵开或者压迫腰肌可导致这种损伤。生殖股神经损伤表现为同侧腹股沟、大腿近端、腹股沟区的麻木;股神经损伤表现为大腿前麻木、膝反射消失、股四头肌无力等。保守治疗3-6月内一般能恢复,同时要做理疗以免肌肉发生萎缩。

13、 3. 交感链损伤 交感链在椎体的侧方行走,在显露椎体侧方时容易损伤交感链,可引起同侧肢体血管扩张导致的同侧肢体发热,而对侧肢体发冷的感觉,即肢体冷热度是不均匀的。一般4-6个月患者可自行恢复,不需要特别的处理。4. 闭孔神经损伤 在侧髂总静脉水平进行分离时容易发生闭孔神经损伤,其主要表现为大腿内收肌无力。这个节段血管比较多,视野比较差,出血多时要小心的使用血管钛夹、电凝止血,分离候要区分开神经和血管。一般都通过保守治疗、理疗就可以治疗。5. 腰丛损伤 腰丛损伤的表现是同侧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无力。分离的时候如果超出椎间盘椎弓根外缘或者过度压迫腰肌,可能会产生这种损伤。能否恢复同损伤的严重程度有

14、关,做理疗有助于功能的恢复。 (三) 按发生时间分类按照发生的时间来分可以术中损伤、术后早期损伤和术后后期损伤。术后早期一般发生于手术后的第1天到第14天,后期是2周以后。 术中发生损伤最常见的三种原因:1.术者的经验不够;2.手术操作不小心;3.第三就是患者以前做过胸椎的手术,局部有粘黏,更容易造成术中脊髓神经的损伤。大多数的神经损伤主要是发生于手术器械操作或是放置内固定物时的直接创伤。1.体位摆放不当 术中体位摆放不当也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机制是神经的直接压迫或者牵张造成的损伤。常见的是臂丛神经损伤(由于机械压迫、过度伸展或者长时间压迫导致缺血),尺神经和桡神经、腓总神经在侧卧位时也可

15、以引起压迫损伤,还有骨间前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均可受局部压迫而发生神经麻痹,这些损伤有时需要与术后神经根损伤做一个鉴别,因为不同原因的损伤在处理上各不相同。眼部长时间的受压有导致失明的危险。有糖尿病(DM)或嗜酒者易发生神经压迫,且损伤后恢复缓慢。2. 分离时误入椎管 手术分离时如果不小心也可能误入椎管造成神经并发症。因此,术前要仔细评估是否存在椎板裂或椎板切除病史、椎板间隙有无异常过大。3. 脑脊液漏 术中还有可能因为硬膜撕裂发生脑脊液漏:用Kerrison咬钳、骨刀、或者吸引器的比较尖锐,或者患者做过手术黄韧带骨化与硬膜间粘连比较重,分离时候不小心造成硬膜的撕裂。也有因为内固定物直接朝向椎管

16、内,造成了硬膜的撕裂,造成脑脊液漏。 4.神经根损伤 神经根损伤常见的原因:(1)术中神经根的撕裂;(2)术中使用电凝尤其是单极电凝对神经根的一个热的损伤;(3)过度牵拉;(4)在硬膜撕裂时使用吸引器的把神经根吸引出来导致损伤;(5)椎弓根螺钉的切割、挤压(图9);(6)椎弓根骨折(因为椎弓根螺钉太或者不良造成)后的碎片挤压,造成神经根的损伤。 图9 螺钉偏内刺激神经根 5. 植骨相关并发症 在取骨时也会引起相关周围神经的损伤。在髂前上脊取骨时可损伤股外侧皮神经,由于取骨部位瘢痕、血肿、撕裂,对神经根、皮神经刺激可造成大腿外侧的麻木、疼痛等。在髂后上脊取骨时也可损伤臀上神经,造成臀部麻木、疼痛性神经瘤。用椎间的Cage植骨,如果Cage太小,Cage可能会向后移位(图10),压迫神经,压迫脊髓;如果太大,可能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