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遗传育种》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31786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树遗传育种》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茶树遗传育种》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茶树遗传育种》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茶树遗传育种》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茶树遗传育种》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树遗传育种》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树遗传育种》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树遗传育种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必修课中文名称茶树遗传育种学英文名称Heredity and breeding of tea plant适用专业茶学开课单位食品科学学院总学时63 (理论:51 实验实习: 12 )学 分35先修课程茶树栽培学 普通遗传学后续课程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茶树遗传育种学是以遗传学为基础理论,研究茶树引种、选种、育种的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科学,是茶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习茶树遗传育种学要求学生明确茶树育种在茶叶生产中的作用与育种目标;了解茶树品种资源、良种的特征特性;掌握系统选种、引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的利用、良种繁育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育种试验

2、程序等。学习倍数体育种、辐射、激光、高光效育种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独立开展良种繁育的能力。三、课程基本要求理论和知识方面:明确作物育种的基本原理,了解茶树遗传变异的规律、茶树的进化和分类,掌握茶树育种各条途径的意义、原理、方法和程序。能力和技能方面:掌握主要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能完成品种资源的调查及优良单株的选择,熟悉茶树有性杂交技术及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能进行不同茶树品种、品系的品质、产量、抗逆能力的鉴定工作。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 论( 2 学时)教学目的:明确茶树良种在茶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国内外茶树育种概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茶树育种的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3、,以教材为参考,以新近相关资料为补充。 讲授要点:茶树育种学的意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茶树良种在茶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茶树育种概况,茶树育种的目标。一、茶树育种学的意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建国以来我国茶树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三、国外茶树育种概况四、茶树育种的目标第一章 种质资源 ( 12 学时)教学目的:弄清茶树遗传、变异、进化和分类状况。掌握种质资源的概念、类别,了解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茶树遗传及变异的特点和规律涉及内容较多,部分内容要应用普通遗传学相关知识,有一定难度。种质资源的类别及各自特点,茶树品种概念及中国主要优良品种基本性状特征。教学方法与手段:配合

4、教学挂图讲解,适时回顾复习相关遗传学知识,扫清理解障碍。讲授要点:茶树经济性状的遗传特点及茶树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生理特性的变异规律。茶树的起源进化及分类。种质资源的概念、类别、各类材料的特点。原始材料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方式方法。中国茶树品种资源概况及分布特点。第一节 茶树的遗传及染色体一、茶树的遗传特点二、茶树的授粉特点三、茶树的染色体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一、营养器官的变异二、生殖器官的变异三、生理特性的变异四、知母本后代的变异第三节 茶树的进化和植物学分类一、 茶树的进化二、 茶树的植物学分类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作用和分布概况一、种质资源的重要作用二、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概况第五节 茶树

5、种质资源的种类和特点一、自然的种质资源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第六节 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利用和保存第七节 茶树品种类别和品种分类一、品种的概念二、品种类别三、茶树品种分类四、主要茶树品种性状第二章 引种 ( 4 学时)教学目的:了解引种的基本原理,掌握茶树引种的操作程序。教学重点和难点:引种的概念,米丘林风土驯化三原则,茶树引种的原则和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深入浅出地讲解,结合科技推广实例生动具体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力求能应用于生产实际。讲授要点:引种的概念、意义和成就,引种的基本原理,米丘林风土驯化理论,茶树引种必须遵循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第一节 引种的概念、意义和成就第二节 引种

6、的基本原理一、植物风土驯化理论与引种关系二、生态型与引种关系第三节 茶树引种后的性状变异第四节 茶树引种与生态条件的关系第五节 茶树引种的原则和方法一、茶树引种的原则二、茶树引种的方法第三章 选择育种 (10 学时)教学目的:准确无误地理解系统选种的概念并明确其育种程序。教学重点和难点:系统选种是人工创造变异进行选择的各条育种途径的基础,因此对系统选种概念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茶树系统选种的无性系选种的方法和程序。教学方法与手段:配合教学挂图进行讲解,务求切实理解掌握。讲授要点:系统选种的概念、意义和主要优缺点。茶树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优劣的鉴别,直接鉴定和间接鉴的主要方法。茶树系统选种的

7、无性系选种的方法和程序,系统选种的基本经验。第一节 选择的意义第二节 选择的基本方法一、混合选择法二、集团选择法三、系统选择法第三节 茶树经济性状的鉴定一、鉴定的作用和方法二、茶树优劣性状的识别三、茶树产量性状的鉴定四、茶树品质性状的鉴定五、抗性鉴定第四节 系统选种的基本方法一、一般原则二、无性系选种的程序和方法三、有性系选种的程序和方法第四章 有性杂交育种 ( 10 学时)教学目的:理论上了解杂交育种的意义、作用及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实践方面则要求通过教学实验掌握茶树有性杂交技术。教学重点和难点:杂交、杂交育种的概念,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中部分内容的准确理解。教学方法与手段:穿插复习有关遗传学

8、知识,结合实物分析讲解。讲授要点:杂交的意义和作用,茶树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原则。茶树开花结实习性,结合实验操作,掌握茶树有性杂交技术。茶树有性杂交后代的变异和选择。第一节 有性杂交的意义和作用一、有性杂交的意义二、有性杂交的作用三、杂交育种在茶树中的应用第二节 杂交方式第三节 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第四节 茶树开花结实习性第五节 茶树杂交技术第六节 杂交后代的培育和选择一、杂交后代的变异二、杂交后代的培育和选择第五章 杂种优势的利用 ( 4 学时)教学目的:明确杂种优势概念、产生原因及利用特点,了解远缘杂交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杂种优势概念及茶树杂种优势利用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配合教学挂图分析

9、讲解。讲授要点:杂种优势概念与表现,杂种优势产生原因,茶树杂种优势利用特点。远缘杂交的概念及作用,茶树远缘杂交。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意义第二节 杂种优势的利用第三节 茶树杂种优势利用的探讨第四节 远缘杂交一、远缘杂交的概念及其作用二、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三、茶树远缘杂交四、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培育和选择第六章 诱变育种 ( 8 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及多倍体育种的特点、原理及影响因素。教学重点和难点:辐射育种的特点、原理,辐射变异分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及形成途径。教学方法与手段: 充分利用茶树不同阶段的相关研究报告进行讲解分析,以期能对诱变育种原理、特点有正确理解。

10、讲授要点: 辐射育种的特点和基本原理。影响辐射育种的因素。茶树辐射育种常用方法、辐射变异分析及研究进展。植物多倍体的概念,多倍体育种的意义及多倍体形成途径。茶树多倍体诱导鉴定及研究进展。辐射诱变育种第一节 辐射育种概况和特点第二节 辐射育种机理及方法一、种类和单位二、机理三、方法第三节 影响辐射育种效果的因素一、辐射的种类、剂量二、物种、阶段、生理状态三、外界条件第四节 茶树辐射育种一、亲本及材料二、辐射变异分析三、材料的处理和选择多倍体育种第一节 植物多倍体的意义及特点一、意义二、特点第二节 多倍体的形成途径一、自然加倍途径二、人工诱导方法三、有性杂交培育多倍体第三节 多倍体的鉴定和育种特点

11、 第七章 生物技术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 ( 4 学时)教学目的:认识花粉培养这一育种途径的意义及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花粉培养的方法,涉及遗传学知识部分是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教学挂图,结合茶树相关研究成果讲解。讲授要点:茶树花粉培养的方法。新技术育种(体细胞杂交、激光育种)研究概况。第一节 单倍体育种的意义第二节 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与步骤一、原材料的研究及准备二、花粉离体培养三、染色体加倍和后代选择第八章 分子育种 (4学时)教学目的:了解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品种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状况。教学重点和难点:RAPD分子标记技术基本原理。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教学挂图,结

12、合茶树相关研究成果讲解。讲授要点:茶树栽培品种的遗传标记,RAPD分子标记技术基本原理,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品种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状况。第一节 茶树品种资源起源进化及分类研究一、茶树类型划分的遗传标记方法二、茶树栽培品种的遗传标记第二节 RAPD基本原理第三节 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品种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 品种审(鉴)定与新品种保护 (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品种审(鉴)定的任务、意义及程序。新品种保护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品种审定与新品种保护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教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讲授要点:品种审定任务、意义、报审条件和程序。新品种保护的意义。第一节 品种审(鉴)定第二

13、节 新品种保护第十章 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 ( 3 学时)教学目的:明确茶树良种繁育的特点任务以及在良种推广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良种繁育的特点,群体品种的提纯利用。教教学方法与手段:有详有略,突出重点。讲授要点: 茶树良种繁育的特点和任务。群体品种的提纯利用及良种园的建立和管理。茶树种苗标准与检疫。良种区划、推广及良种良法。第一节 良种繁育的特点与途径第二节 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和防止方法第三节 品种推广一、品种推广的方式二、品种区域化和良种合理布局三、良种与良法配套0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五”规划教材,安徽农业大学江昌俊主编.茶树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主要参考资料:1 湖南农业大学主编.茶树育种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年。 2 浙江农业大学主编.茶树栽培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年。六、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课程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七、其他说明课程不进行期中考试,根据教学进度状况不定期进行2至3次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及教学实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