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栏500头优质肉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316515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出栏500头优质肉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年出栏500头优质肉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年出栏500头优质肉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年出栏500头优质肉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年出栏500头优质肉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出栏500头优质肉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出栏500头优质肉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出栏500头优质肉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局 二一年四月- 10 -*年出栏500头优质肉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年出栏500头优质肉牛建设2、项目性质:续建3、项目期限: 2010年4月-2010年12月4、项目承担单位:*农业局5、项目实施单位:*乡*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6、项目建设地点:*乡*村、磅寨、大树根村、平头村、羊坝村等。7、项目建设规模:出栏优质肉牛500头。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万元,用于补助出栏肉牛的农户,每头补助100元。资金来源于2010年*财政畜牧专项资金,共5万元。二、编制依据1、*农业局*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

2、展规划;2、*农业局关于加快*2010年生态畜牧业发展实施意见;3、*农业局种、养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稿);4、市农业局*市级财政畜牧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申报指南。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背景*苗族位于*西部,距*城区约40公里,距贵阳城区约63公里,全乡总面积为1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878亩(其中田7343亩,土23535亩),辖3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68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是贵阳地区最大的一个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中以苗族人口居多。乡境内石漠化严重,畜牧业以养牛、养猪为主,腰岩黄牛是贵州省有名的优质黄牛,乡境内的马场、*两个大牲畜交易市汤。1

3、999年,*先期在*乡开展了肉牛品种改良工作,近年来先后实施省肉牛基地建设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新合作幼畜模标准化饲养管理项目、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石漠化综合治理肉牛配套养殖项目、2009年*财政畜牧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青贮饲料制作)等,以*村为中心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完善了肉牛养殖的基础设施。现有肉牛品种改良点4个,年冻精输配能繁母牛2000头次,产杂交牛1300余头;改建圈舍5500平方米,建青贮池5000余立方米,种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牧草4500余亩,年种植一年生黑麦草、甜高粱等2200余亩,全乡年出栏优质肉牛约5500头。*肉牛养殖合作社于2008成立,并

4、在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注册,现有会员240户,覆盖*村、磅寨村、大树根村、平头村、羊坝村等,部分会员的牛舍已经过改建,种植有紫花苜蓿、羊茅、一年生黑麦草、甜高粱、高丹草等牧草,存栏牛约1200头,2009年出栏肉牛840头。二、项目意义及必要性近年来,*乡*肉牛养殖合作社通过实施*优质肉牛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项目,通过种植高产饲料作物和优质牧草,建设高产人工饲草料地、进行圈舍改造、实行良种良料相结合,饲养优质肉牛,以草换肉,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广大会员农户发展良种肉牛养殖,达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因此,实施本项目是贯彻执行中央1号文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肉牛养殖合作社位于

5、我市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通过种植高产饲料作物和优质牧草,建设高标准人工草地、大力发展优质肉牛生产,使不具备耕作条件的山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草食家畜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稳定增产奠定基础。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实施本项目,可以增强合作经济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自身得以发展壮大。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形式,对养牛农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技术服务,提高养殖户的饲养技术水平,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大型的专业化生产群体和稳定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有利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实施本项目,对合作社出栏优质肉牛的

6、会员进行补助,可以减少因旱灾使饲草减产而造成的损失,提高会员养殖优质肉牛的积极性。第三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一、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的承担单位为*农业局,项目法人为*农业局局长*。项目承担单位*农业局下设畜牧、兽防、草地、药监等11个二级机构和业务、计划、办公室等3个股室,有高级技术职称3人,中级技术职称25人,技术员以上职称的51人,村防疫员102人。各乡镇都配备了畜牧兽医技术干部,每个乡镇都有1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每个村配备了防疫员。市、乡、村三级建立了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实施过畜禽良种繁育、人工草地建设与合理利用、动物疫病防治、兽药饲料监察、基础设施、养殖小区建设等方

7、面的项目,在长期的技术推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工作管理经验,具备了承担此项目的能力。二、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及选择理由(一)基本情况*肉牛养殖合作社于2008成立,并在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注册,现有会员240户,覆盖*村、磅寨村、大树根村、平头村、羊坝村等,通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项目改建牛舍5500平方米,建青贮池5000立方米,种植有紫花苜蓿、羊茅、一年生黑麦草、甜高粱、高丹草等牧草,存栏牛约1200头,2009年购进能繁母牛180头,出栏肉牛840头,能繁母牛的配种均为人工授精。(二)选择理由*肉牛养殖合作社会员基本接受过新西兰草地畜牧业专家的肉牛养殖、杂交改良、幼畜饲养、牧草

8、种植与加工等技术培训,熟悉肉牛养殖、牧草种植和加工等技术,同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项目实施地肉牛养殖规模,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户养殖优质肉牛的积极性,促进养殖农户增收,因而将其作为本项目的实施单位。第四章 项目方案设计一、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以每头100元的标准补助*肉牛养殖合作社出栏的西门塔尔等优质肉牛500头。二、项目实施地点本项目的实施地点为*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在*村、磅寨村、大树根村、平头村、羊坝村等。三、优质肉牛的标准品种为幺岩黄牛或幺岩黄牛与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等杂交的一或二代杂交改良牛,这些牛通过科学饲养,特别是后期集中3-5个月催肥,使其具有了

9、良好的肉用性能,18-27月龄体重400千克以上的肉牛。四、生产技术路线幺岩黄牛(母牛)西门塔尔等公牛冻精配种一代杂交公牛育肥上市。一代杂交母牛安格斯或利木赞配种二代杂交牛育肥上市。幺岩黄牛育肥上市。五、育肥方案(一)过渡饲养期(20天)。进行驱虫健胃,并适应新的饲料和环境。先让刚进场的牛自由采食粗饲料,粗饲料不要铡的太短,长约5cm。上槽后仍以粗饲料为主,铡成1cm左右。每天每头牛0.5kg精料,与粗饲料拌匀后饲喂,逐渐增加精料喂量到1.5kg,完成过渡饲养。(二)育肥前期(40天)。干物质采食量逐步达到8kg,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2%,精料占50%-60%,日增重1.0-1.2kg。(三)育

10、肥后期(60天)。干物质采食量达到10kg,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1%,精料占70%-80%,日增重1.2-1.4kg。六、防疫措施(一)清洗消毒牛舍和用具每天用清水冲洗。每天清扫舍内外地面粪便、杂物等,保持清洁卫生。每周对牛舍、场地和用具消毒1次。(二)防疫牛场门口设消毒池,严禁非饲养人员进入牛舍、场地。 消灭老鼠、蚊、蝇,每年3月、8月各注射一次口蹄疫O型疫苗,新购进的牛隔离观察15天以上,确定健康后方可并群,并注射口蹄疫O型疫苗。(三) 病牛进行隔离治疗,治疗过程中不使用氯霉素、硝基呋喃类、乙烯雌酚、硝基咪唑类等国家禁止和高残留的药物。育肥牛出栏前15天要停止用药。(四)牛舍内应保持干燥、通

11、风、安静、清洁卫生、温度适宜。(五)粪便、污水要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第五章 项目建设进度一、项目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为: 2010年4月2010年12月。二、项目进度安排1、2010年45月完成项目前期申报工作,制作发放优质肉牛出栏统计表;2、2010年6月开展技术培训;3、2010年711月按月对出栏情况进行核查;4、2010年11月公示出栏、资金补助;5、2010年12月申请市级项目验收。第六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概算(一)补助标准出栏1头优质肉牛补助100元。(二)项目投资概算项目共出栏优质肉牛500头,补助资金5万元。 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万元,申请2010*财政畜牧专

12、项资金5万元。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一、项目组织措施(一)成立*财政畜牧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协调各部门工作,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有效发挥有限资金的作用,成立*财政畜牧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农业局局长)副组长:*(*农业局副局长)*(*财政局副局长)成员:* * * * *(二)项目的实施与监管为确保项目有效组织实施,切实做到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本项目由*乡*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农业局畜牧站和*乡畜牧站负责监管,项目监管人为*农业局畜牧站*。二、项目管理措施(一)项目严格实行合同制按照*农业局种、养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13、根据项目下达的任务和资金,*农业局畜牧站与*肉牛养殖合作社签订肉牛养殖出栏合同,明确出栏肉牛的标准、数量、资金补助标准和补助总金额等。(二)肉牛出栏实行申报制首先,根据项目方案设定的肉牛出栏标准,*肉牛养殖合作社向*农业局畜牧站申报2010年的肉牛出栏数,总量为500头,按照“出补平衡”的原则,监管人员进行核实批准;然后合作社会员填写肉牛出栏申报单向合作社申报饲养出栏肉牛数,合作社负责人根据会员的圈舍、饲草饲料情况、劳动力及肉牛存栏情况等核实批准出栏数,合作社核实批准的出栏数不能超过500头。(三)项目执行公示制对合作社肉牛养殖农户、申报出栏数量、批准出栏数量、补贴标准、补助金额在农户所在地进

14、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兑付补助资金。三、资金补助方案合作社会员出栏的肉牛凭合作社核实批准的出栏数量和*乡畜牧站开据的检疫票据为准,“两单”齐全为兑付补助的依据。*农业局畜牧站根据合作社的核批单,建立健全电子、文字及图片档案资料,制作资金补助花名册,在项目实施地点进行公示,在农业局纪委的监督下,由农业局财务室到项目实施地点兑付补助资金。四、资金管理项目严格执行*农业局种、养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农业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将严格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使用资金。第八章 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肉牛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农户出栏每头牛补助100,出栏500头农户直接增收5万元,育肥出栏一头牛获利720元,出栏肉牛500头,可获得36万元。二、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可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发展,确保石漠化治理项目的成果得以延续。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农民养殖增收,提高肉牛的良种化率。通过“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积极带动农户发展养殖养殖,全面提高养殖业的管理及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并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能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三、生态效益发展肉牛养殖,需种植大量的牧草,可以提高喀斯特山区的植被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农业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