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314086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面》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面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理解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刻画人物的方法,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速写,掌握观察、描写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关心培养青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和与黑暗势力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革命意志。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学习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借小事表现人物精神大世界的写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山水彼此相依,日月尚可同辉。茫茫尘世,我们总会和他人不期而遇。短短的一面,有时如云烟倏忽即逝,有时却铭记终身,而阿累记忆中和鲁迅先生的一次邂逅,就

2、让他终身难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阿累的一面,看作者从一面中受到了什么影响。(板书课题)温故知新回忆作者和鲁迅一面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研读课文 深刻理解探究(一):一篇好的文章重在朗读,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读后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找出文章对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进行分析。2.文章除了三次整体写“瘦”,还有三次分写,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探究(二)1.文中的两处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2.作品中还出现了两个人物,对描写鲁迅有什么作用?3.文中对鲁迅的称呼有多种,分别有什么意义?探究(三)精读最后五段,探究和鲁迅的一面对“我”的影响。1.“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3、,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一系列动词,表现了什么?2. 为什么“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3.“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探究(四)作者和鲁迅先生只见了一面,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哪位同学就课文谈谈“小”和“大”各指什么?其中的“大”主要是借助何种表达方式来体现的?(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画龙点睛,使小中之大更分明)美读课文 升华情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

4、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悉心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信赖、崇拜、爱戴、赞美的情感和继承先生遗愿勇敢前行的决心。小练笔:请同学们运用外貌描写给自己来个自画像,要抓住自己的特征。(5080字)课堂总结:一件事、一个人、一种精神、一种手法。平凡中往往孕育着伟大,看似偶然的一面却有如此经久的魅力,让我们从阿累的一面中汲取鲁迅先生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快乐自己吧!布置作业: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篇日记,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教学反思:成功点:1、较深刻透彻的理解了教材。在教学内容的提炼上,抓住了两点,一是主题的挖掘,二是语言的赏析,突出了重点、难点。2、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围绕学生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先听配乐朗诵,再谈自己的感受,接着边读边说对文章精彩句子的理解,最后围绕主题,展开仿写歌词训练。3、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给了学生形象感受,激发了学生热情。不足处:1、课时目标的表述不够明确,有点模糊。2、对学生情况没有充分了解,如在语言赏析上对学生就期望过大,估计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