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历史文化概述.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31233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定历史文化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正定历史文化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正定历史文化概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定历史文化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定历史文化概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定历史文化概述正定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居住。西周时期,鲜虞国在此定都,后属晋。战国时期,中山国在此置东垣邑,后属赵,秦时推行郡县制,置恒山郡,以东垣邑为治所设东垣县。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筑安乐垒,即今正定县城。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常山郡治迁安乐垒,从此确立了真定(今正定县城)为这一地区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唐朝后期,真定城为成德军节度使大都督府的驻地,拥有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科学技术、水利、建筑、纺织业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佛教文化兴

2、盛一时,已成为河北中部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河北路分东、西两路,真定为河北西路的首府,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沈括等曾先后奉使真定,促进了这里经济、文化的发展。宋代学者吕颐浩在燕魏杂记中这样描述当时的真定城:“府城周围三十里,居民繁庶,佛宫禅刹,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间,世云塞北江南”。元统一中国后,真定城为元王朝的腹心,文化、经济空前繁荣,被誉为“四方之都会”。元曲艺术成就尤为突出,真定成为仅次于元大都而又早于元大都的杂剧活动中心。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盛赞真定为一“贵城”。明成祖建都北京后,真定府直隶于京师,成为拱卫京师的重要城

3、镇。真定城不仅是控制五州十一县的政治中心,还是控制燕晋咽喉的交通中心及沟通京师与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在北京之外的直隶地区设立保定巡抚(后改直隶巡抚),驻真定,此时的真定城已发展到了直隶省省会的地位。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直隶巡抚从真定徙治保定,真定城的政治地位逐步让位于保定,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避皇帝名讳,改真定为正定,并沿用至今。正定文物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其中京外名刹隆兴寺始建于隋,扩建于宋,规模宏大,国宝荟萃。寺内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其平面造型和建筑形式在中国古代殿堂

4、建筑中独树一帜,殿内五彩悬塑倒坐观音,姿态优雅,表情恬静,具有人格化魅力,为佛教美学艺术的上乘之作;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则为现存时代最早者,其制作繁复宏丽,是宋代小木作稀有遗物;隋朝的龙藏寺碑,是我国现存著名古碑刻之一,其碑文书法上承六朝碑石余韵,下开唐楷先风,对研究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发展和字体演变具有重要价值;大悲阁内宋代铜铸千手观音,高21.3米,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高的铜铸立式佛教造像;毗卢殿内的铜铸毗卢佛,构思奇巧,制作精美,是中国古代铜造像中的珍品;开元寺须弥塔,简洁疏朗,其形制是正定四座古塔中形制最古老的一座,寺内钟楼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唐代钟楼;广惠寺华塔,造型特异,装饰华美,为海

5、内孤例;天宁寺凌霄塔是我国现存仅有的一座塔心柱结构形式的木塔;临济寺澄灵塔,设计精巧,造型美观,雕饰富丽,结构富于变化,堪为密檐塔中的佳作;另外,还有五代时期的县文庙大成殿、明代古城墙、唐代风动碑、梁氏宗祠、王士珍旧居、蕉林书屋、西洋仰韶文化遗址、小客龙山文化遗址、新城铺商代遗址等名胜古迹及大量的出土文物等。正定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如西汉南越王赵佗,是开发岭南第一功臣,被毛泽东称为“第一位南下干部”;三国名将赵子龙,位列“五虎上将”,智勇双全,英名传世;金代蔡松年、蔡珪父子,文开一代新风,鼎盛于金元朝野;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所作杂剧,火爆瓦市;明代有梁梦龙军功卓著,官至兵部、吏部尚书、太子太保;清代梁清标既有入阁之仕绩,又以收藏历代书画珍品名播海内外。正定钟天地之灵气,得人文之荟萃,储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堪称“历史文化的博物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