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复习知识表解.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307507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生物复习知识表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生物复习知识表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生物复习知识表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生物复习知识表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生物复习知识表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生物复习知识表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生物复习知识表解.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生物复习知识表解 1出现原因结果血液分层新鲜血液加入抗凝剂(如:柠檬酸钠)血液不再凝固,血细胞下沉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三层(上清液为血浆,占体积的多半;中层是白色的血小板和白细胞;下层为红细胞)血液凝固血液流出血管,血小板聚集成团,并释放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出现两部分,即:血清和血块。血块是由白色的纤维蛋白网住血细胞而形成血液凝集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红细胞凝集成团 2概念存在的血管存在于心脏(左动右静)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体循环的动脉;肺循环的静脉中心脏左侧:左心房、左心室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体循环的静脉;肺循环的动脉中心脏右侧:右心房、右心室 3位置作用瓣膜开瓣膜闭房

2、室瓣心房与心室之间控制血液从心房到心室心室舒张时心室收缩时动脉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控制血液从心室到动脉心室收缩时心室舒张时静脉瓣静脉内表面(特别是四肢静脉)控制血液从静脉的远心端流向近心端从而回到心脏 肌肉收缩压挤静脉,靠压挤点近心端的静脉瓣肌肉收缩压挤静脉,靠压挤点远心端的静脉瓣 4心脏四腔心脏纵切前面观图中的位置所连血管(房连静、室连动)心肌壁所流血液(左动右静)所属循环类型左心房右上肺静脉(4条)薄,适于将血液从心房压向心室动脉血肺循环终点右心房左上上腔、下腔静脉薄,适于将血液从心房压向心室静脉血体循环终点左心室右下主动脉最厚,适于将血射向主动脉流遍全身动脉血体循环起点右心室左下肺动脉较厚,

3、适于短途的肺循环静脉血肺循环起点 5概念分布管壁管腔血流速度瓣膜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连接心脏的心室深厚,弹性大小最快无毛细血管连通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遍布全身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最小,只能让红细胞单行通过最慢无静脉将全身的血液运回心脏,连接心脏的心房有深有浅薄,弹性小大慢有静脉瓣 6概念内涵功能联系中枢神经系统大,包括脑和脊髓与周围神经系统共同完成神经调节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灰质里神经中枢小,脑和脊髓的灰质中的各功能区反射弧的重要环节,参与完成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7起点途经血管终点物质交换血液转变范围共同点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4、细胞得到氧气和养料、并把二氧化碳等废物交给血液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大循环,达到全身(包括肺部)同时进行,以心脏为交汇点互相连通,都以心脏为动力器官。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小循环,仅在胸腔 8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中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中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灰质(其中有多个神经中枢)神经节(如:脊神经节)神经纤维组成白质神经(结缔组织膜包多根神经纤维) 9组成作用分布感觉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能组成传入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和传入神经纤维(感觉神经纤维)将神经冲动由外周传向中枢主要分布在周围神

5、经系统,其末梢分布在感受器里运动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能组成传出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由中枢传向外周主要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其末梢分布在肌肉和腺体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细胞体、突起和神经末梢在传入和传出两种神经元之间起联系作用分布在脑和脊髓中 10形成神经中枢神经联系适应能力举例非条件反射先天性大脑皮层以下(脊髓、脑干)固定、永久适应能力弱膝跳反射、排尿排便反射、吃梅流唾液条件反射后天性大脑皮层参与暂时联系、可建立可消退能适应变化的环境看梅、听到说梅流唾液、 11现象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膝跳反射搭在上面的腿受叩击时小腿突然跳起股四头肌的肌腱和肌肉内

6、的感受器受叩打刺激脊髓灰质的膝跳反射中枢大腿股四头肌收缩,使小腿前伸缩手反射手碰到火等立即缩回手上皮肤里的感受器受火的刺激脊髓灰质的缩手反射中枢手臂上相应 的肌肉收缩,使手缩回排尿反射膀胱贮尿到一定量,大脑产生尿意后控制完成排尿膀胱壁上的感受器受尿的压迫刺激低级中枢:脊髓骶段的排尿反射中枢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膀胱肌收缩,尿道扩约肌舒张,尿道内口打开,尿便排出 12组成色泽分布功能灰质神经元的细胞体灰暗大脑、小脑的表层;脊髓的中央神经中枢所在白质神经纤维亮白大脑、小脑的表层以内;脊髓的周围部分联系和传导 13别称病因概念症状半身不遂偏瘫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

7、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轻度偏瘫者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口而入,使小儿患病引起的脊髓神经感染性疾病病毒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使相应肌肉弛缓性麻痹出现不规则、不对称的肌体瘫痪,常见于四肢,多以下肢瘫痪高位截瘫脊髓胸段完全横断横断处脊髓白质的传导受阻,大小便失禁 14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纤维(感觉神经纤维)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传出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运动神经末梢(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分布主要分布在皮肤、感觉器官、内脏等主要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主

8、要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在肌肉、腺体等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把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传到脑或脊髓接受到神经冲动分析综合后发出神经冲动把神经冲动从脑或脊髓传向效应器作出反应 15部位口腔胃小肠大肠消化腺唾液腺(大唾液腺在口腔外)胃腺肝脏(在小肠外)胰 腺(在小肠外)肠腺无消化作用,但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其内的共生细菌也能合成一些维生素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消化酶淀粉酶蛋白酶无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的酶消化淀粉、蛋白质类、脂肪等酶化学性消化糖类淀粉麦芽糖无淀粉麦芽糖、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无初步消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无无脂肪脂肪微粒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物理性消化咀嚼和舌的搅拌使食

9、物与唾液混合成食团胃的蠕动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小肠的蠕动吸收无少量水、酒精吸收大部分脂肪的成分进入毛细淋巴管,其余脂肪的成分、以及其它所有的营养吸收进入毛细血管附注:肠、胰淀粉酶肠、胰麦芽糖酶胰液和肠液作用胆汁的作用肠、胰脂肪酶 16两条吸收途径营养成分进入静脉途径回到心脏毛细淋巴管大部分脂肪成分总淋巴管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进入毛细血管其余全部营养门静脉肝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17小肠的适应特点特点适应表现长度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皱襞环形,在黏膜表面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皱襞表面的细小突起,很薄,仅一层上皮细胞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

10、毛内,壁很薄,仅一层上皮细胞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腺(液)小肠内壁有黏膜上皮凹陷形成的肠腺,分泌小肠液,进入小肠的消化液还有胆汁、胰液有多种消化酶,利于食物的消化 18营养成分主要作用缺乏症含量较多的食物蛋白质细胞的基本物质,细胞更新的原料,每克分解放出的热量平均17.15千焦缺血浆蛋白出现组织水肿,缺血红蛋白出现贫血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糖类主要的能量来源物质,每克分解放出的热量平均17.15千焦血糖浓度低出现低血糖休克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脂肪贮存备用的能源,每克脂肪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平均为38.91千焦瘦弱猪油、奶油、蛋黄、花生油、芝麻、豆类维生素A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皮肤

11、粗糙、夜盲症胡萝卜、黄色玉米等植物性食物里,不含维生素A而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动物内脏,种皮和胚芽维生素C维持正常代谢,增强抵抗力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水果蔬菜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胳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肝脏、蛋黄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占体重60%-70%,各种生理活动需要水脱水症饮料、食物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缺钙患佝偻病等蔬菜、豆类、奶类 19排泄器官排泄物形式排泄物的成分肾尿液水、无机盐、尿素、尿酸、药物、毒素、色素等肺呼出气二氧化碳、水蒸汽等皮肤汗液水、少量无机盐、少量尿素 20过程肋间外肌骨膈肌膈顶肺原理主动或被动吸

12、气收缩肋骨向上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收缩稍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肌肉收缩,主动过程呼气舒张下降,胸廓前后左右径缩小舒张回升借助本身的弹性回缩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迫使气体出肺肌肉舒张,被动过程 21肺泡适应项目特点适应表现肺泡壁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毛细血管包绕在肺泡外面,与肺泡壁紧贴在一起,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弹性纤维缠绕在肺泡外,有良好的弹性利于肺泡扩张和弹性回缩数目极多,总面积约100增大气体交换面积 22气体交换交换对象交换原理交换后血液变化气体的去

13、向O2CO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浓度高、压力大扩浓度低压力小扩静脉血变动脉血O2穿过两层壁扩散到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将运到全身;CO2扩散到肺泡呼出体外静脉血液散浓度低压力小散浓度高、压力大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细胞浓度低压力小浓度高、压力大动脉血变静脉血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迅速分离,O2穿过一层壁扩散到细胞被利用,细胞中CO2扩散到血液被运到肺部组织液扩散扩散动脉血液浓度高、压力大浓度低、压力小 23组成位置结构特点功能说明肾小体肾小球皮质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盘绕成的血管球。之后再汇集成出球小动脉滤过: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分经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的囊腔肾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