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30707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 执教人:花都区狮岭中学 郭珊珊课题严也是一种爱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知道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2、会对逆反心理进行具体分析,理解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二、能力目标1、对亲子矛盾产生的原因的分析能力。2、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能力,能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父母亲人的爱,体谅父母的用心良苦。2、培养与父母平等对话、尊重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两代人的矛盾以及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严也是一种爱”。教学方法情境分析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2、(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默写【课前默写: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为家庭作出贡献,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3.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否则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巩固上节课知识点,温故知新环节一:成长的烦恼【成长的烦恼聆听同龄人的心声】小霞说:“当我要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时,他们一定要弄清他(她)的姓名、性别、学习情况 ”小丹说:“我和同学发短信,我爸竟然把手机悄悄拿走,看我发了哪些内容。”小涛说:“我都上初中了,父母还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无论我做什么事儿,他们总是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嘱咐,没完没了,真烦死我了

3、!”小明说:“我爸爸喜欢听粤剧,我喜欢听流行歌。我爱画漫画,他常说我不务正业。”说一说:1.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与父母发生冲突而产生烦恼的类似经历吗?2.当时产生烦恼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想一想:感到烦恼的仅仅是孩子吗?烦恼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我们的父母。【成长的烦恼聆听父母的心声】最近,华华在自己的卧室门上挂上了“请勿打扰”的牌子。对此,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孩子已经独立到非要挂牌子的地步?”爸爸也难过地说:“自从挂了那块牌子,我觉得好好的家就像旅馆似的。” 女儿是在我们的呵护和关爱中长大的。可她上初中后,与我的交谈逐渐减少了,问她学校的事,总是一句“不知道”就

4、打发了我。平日里,我要她向东,她偏要向西;我认为美的,她却说我太OUT了;我认为丑的,她却津津乐道。那个善解人意的女儿似乎离我远去。我的心隐隐作痛(一筹莫展的母亲) 想一想:1.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会变得格格不入?2.父母唠叨些什么?烦恼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成长的烦恼理性分析】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生理上:心理上:阅历上;知识上:思想方法上: 行为方式上:社会角色上:小结:父母和子女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当然会有所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理解万岁:隐藏在唠叨背后的“爱”】隐藏在年龄差异背后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生活态度

5、、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的差异: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从孩子角度看,青春期后,有了自己思想,独立意识加强,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自己。 从家长角度看,认为我们是长不大的孩子,还没有成熟,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恰恰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先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烦心事,抒发情绪。换位思考,让学生明白烦恼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我们的父母。让学生知道父母烦恼我们的学业、生活、品德、交友等问题。通过对子女和父母双方的烦恼的理

6、性分析,让学生理解父母隐藏在唠叨背后的“爱”,水到渠成,顺势利导。环节二: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逆反来袭】小黄假期改头换面,留了个老鼠尾的发型,他觉得这样够酷。父母批评他,他越是变本加厉,学会了抽烟和通宵泡网吧。老师让他想好同学看齐,而他却在背后笑那些人是“书呆子”。 在生活中,逆反心理还有哪些表现? 生: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哪个不可。【逆反心理有危害】1.热烈争吵型:与父母发生冲突,甚至以强硬的态度顶撞。(多数要吵架)2.冷漠型:对父母不理不睬、冷谈相对,零交流。(经常陷入冷战) 结果:逆反心理既惩罚了自己,又伤害了父母。 影响家人感情和家庭幸

7、福。【逆反心理透析】思考:所有的逆反心理都不对吗?为什么?辩证看待,不能一概而论,有些逆反不是小孩子的错。大人也会有错误。粗暴型、溺爱型、袒护型、物质型、放任型的家教误区都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多时候,爱的冲突=青春期的叛逆+父母爱的家教误区。我们多与父母耐心沟通,才能克服逆反心理。【感悟青春】(全班朗读)我们正处于一个年少轻狂的时期,我们正处于逆反心理很强的时期,但是也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能让青春期成为我们顶撞父母、老师的理由!不能让青春期成为我们无心向学、蹉跎岁月的理由!更不能让青春期成为我们以身试法、违法乱纪的理由!从孩子的角度和父母的角度,分别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

8、危害。环节三:成长不烦恼【克服逆反,双方有责】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难免会产生矛盾,这时我们双方都要冷静,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主动沟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记住:当矛盾发生时,我们双方都有责任去沟通、去化解误会,增进情感,和谐的家庭是双方信任、沟通的结果。【成长不烦恼技巧1了解家长,沟通少误会】辨一辨:你了解你的父母吗?1你知道你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吗? 2你主动帮父母承担过家务吗? 3你的父母每个月能拿多少薪酬?都花在了哪些方面? 4你每个月要花掉父母多少钱? 5你父母的生日是哪天? 6你父母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7你知道父母每天工作多少小时吗?他们加不加班,为什么加班?【成长不烦恼技

9、巧2做好本分,家长少唠叨】缓解逆反心理,预防父母“唠叨”的招数:1、学习方面: 赶前不赶后,完成了作业,父母唠叨自然少了。2、仪表方面: 如果你对染发、奇装异服感兴趣,那肯定在父母干涉之列,尤其是在上学期间,此类的矛盾尽量避免。3、社交方面: 社交本来是你的自由,但别忘了父母还是你的法定监护人。所以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去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出门前最好把联系电话留下,好让父母放心。4、言行方面:不撒谎,保持良好记录;有撒谎前科的,坚持改正不放弃,争取信任。5、卫生方面:早睡早起。抽时间把自己的房间好好打扫一番,也顺便打扫一下家里的其他房间,这会让你的父母欣喜不已。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

10、惯,否则更有话唠叨你了)。通过体谅父母的付出,帮助学生懂得珍惜,减少误会和摩擦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去解决问题,用心沟通,化解矛盾。归纳总结(学生谈本课学习感悟,略)学习完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更能明白主动沟通,克服逆反,才能增进家人情感的道理,学会尊重父母,处理好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练习巩固【练习巩固】(参看配套练习,此略)1.巩固基础2.点击中考3.学以致用4.拓展练习当堂训练,检查学习效果,巩固用知识。【教学反思】1、通过学习多数学生知道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2、会对逆反心理进行具体分析,理解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懂得如何去克服逆反心理。3、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解决与父母发生的冲突和成长中产生的烦恼。4、平时教学注意情景活动的设计贴近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