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301855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1应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2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达教学目标;3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小学语文田忌赛马教学目标设计经过一稿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本课生字、新词。2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要求学会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4学会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二稿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三稿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忌、膑、瞪、惑、讥、讽、蔑、序。2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

2、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4.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数学七年级下册多边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章第五节。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表述不正确)。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目标1“了解”冲突)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目标难度大,无法测评)。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

3、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接

4、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的和是540。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结果得540。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

5、然后用4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结果得540。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结果得540。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思考:(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

6、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的和。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三)实际应用,优势互补。1、口答:(1)七边形内角和( ) (2)九边形内角和( ) (3)十边形内角和( )2、抢答:(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它是几边形?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 ,且每个内角都相

7、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3、讨论回答: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的内角和多540,并且这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这个多边形每个内角等于多少度?(四)概括存储。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作业:练习册第93页1、2、3八、教学反思:1、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展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2、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面,而

8、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3、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思考归纳结论,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语文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人物形象美2、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学会欣赏美。3、在熏陶感染中受到思想教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我想有一个家2、导语:“我想有个家”,这是每个人的心声。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

9、港,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听读课文,轻声跟读。(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跟读)2、问题探究: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用不同的表述来介绍。(说到三代人时点击出现幼、中、老)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怎样的奶奶、怎样的爸爸、怎样的妈妈。你喜欢这个家庭吗?说说喜欢的理由。作者讲述这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说出尊老爱幼时,点击“尊、爱”。并要求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插问:假如是父亲或母亲,当尊老爱幼不能两全时,你

10、会怎么做?学生发言后,师小结:老人为养育我们,付出了心血,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理应受到家人及全社会的尊重)学生说出中年人的责任时,(学生说不出时,师说出中年人的责任)边点边小结: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一肩挑两头,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育子女,责任重大。3、师小结:课文启示我们:一家人要互敬互爱(点击),家庭才其乐融融(点击),家和万事兴。其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也必须和睦相处,我们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4、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也许同学们都有一个像莫怀戚一样的幸福家庭,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下面请同学们在小

11、组里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事,让你的同学与你一起分享)5、代表发言。(3名,内容要有尊老也要有爱幼)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1、激发:刚才同学们讲的故事非常感人。课文讲述的故事也很平凡,语言也朴素平易。但这朴实无华的小文章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为文章中到处闪烁着美的光茫。下面我们就进行一项比赛美点寻踪。2、学法点拨(课件): 所谓“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内容。 如生动的景物描写;感人的精神;贴切的修辞;特色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以上内容指名读) 举例:美在对春景的生动描写。 3、学生看书,用

12、笔在文中圈点,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4、美点寻踪小组赛(一)(当学生说到一个对称句时,要求学生再找几个句子品读,特别是说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可问:这句子美在哪里?(一对称;二表现儿子天真聪明。还防“也”字分析) 四、学法实践 理解金黄的大斗笠的内容,寻找其中的美点。 1、速读金黄的大斗笠。 2、谈谈对金黄的大斗笠内容的理解。 3、美点寻踪小组赛(二) 要求找出美点,并能说说为什么美?(品析几个句子: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乌云被太阳照得受不了,越缩越紧,于是挤下了雨。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拟人)斗笠像个大蘑菇。 4、小结,评价。五、师生总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六、课堂延伸以家庭琐事为题写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