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尾菜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297202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尾菜治理建设美丽乡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强化尾菜治理建设美丽乡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强化尾菜治理建设美丽乡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强化尾菜治理建设美丽乡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强化尾菜治理建设美丽乡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尾菜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尾菜治理建设美丽乡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强化尾菜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摘要当前,农村仍然是我国环境保护、宣传和治理的薄弱区域,建设美丽中国,不能没有乡村的参与。榆中是个蔬菜生产和输出大县,年产生尾菜6万吨,大量的尾菜得不到回收治理,随意倾倒,任其自然腐烂,不但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为了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加强尾菜的治理工作。 关键词尾菜治理现状问题思考 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制度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部署。当前,农村仍然是我国环境保护、宣传和治理的薄弱区域,建设美丽中国,不能没有乡村的参与;同样,建设美丽榆中,离不开农村环境的治理。 甘肃

2、省榆中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内陆腹地,由于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成为“高原夏菜”主产区,每年外销蔬菜10亿公斤。“高原夏菜”让当地农民致了富,然而快速发展的蔬菜产业带来了大量废菜烂叶,若不及时进行处理,任其腐烂,会造成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同时也成为蚊虫和细菌滋生地,极大的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尾菜污染已成为榆中县蔬菜种植区面临的最为突出的一大环境问题,尾菜治理也成为当前榆中县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 一、榆中县尾菜生产分布情况 尾菜指新鲜蔬菜在收采、加工、运输、售卖和消费时所必须去掉的残叶,俗称为烂菜叶子。蔬菜在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和消费的每个环节均能产生尾菜。成

3、熟的新鲜蔬菜在采割时多多少少都会去掉一些不可食用的部分。比如,白菜的根或是外层干枯和不完整的叶子,在运输过程中也会造成一些损伤,在上架前还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等,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废弃的残枝烂叶,从而形成蔬菜垃圾。 202X年榆中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1万亩,其中,花椰菜种植面积15.3万亩,娃娃菜种植面积8.9万亩,芹菜种植面积5.95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9%,这三种蔬菜是产生废弃尾菜最多的品种。0X年榆中生产蔬菜近8万吨,产生尾菜万吨,占全兰州市尾菜总产生量的60%。 %的尾菜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02X年榆中县三角城乡、青城镇、清水驿乡、夏官营镇等17个乡镇种植大田蔬菜,占2个乡

4、镇的74%,其中三角城乡、青城镇、清水驿乡、夏官营等个乡镇种植面积大,产量多,占全县总产量的8。这些乡镇同时也就成了田间地头尾菜的主要产区。 蔬菜包装后还要产生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尾菜,主要集中在蔬菜保鲜库区。榆中县蔬菜保鲜库有5多座,主要分布在定远镇,所以库区尾菜也主要分布于定远镇。娃娃菜和芹菜一般在库区加工包装,绝大部分尾菜留在库区,是库区尾菜的主要来源。02X年榆中娃娃菜和芹菜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使约20万吨的尾菜堆积于库区亟待处理。 二、榆中县尾菜资源化利用现状 (一)掩埋堆肥,尾菜还田 -1提升蔬菜品质,还可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一举多得。今后榆中县将对10万亩的尾菜进

5、行还田处理。 (二)尾菜养殖1蚯蚓养殖 废弃菜叶是蚯蚓的美味佳肴,一万条蚯蚓在8个月的生长期里,需求的蔬菜废叶的用量是15吨。榆中县最初养殖了将近8万条蚯蚓,目前已发展到200万条。蚯蚓养殖成本低,一个月左右即可养成。蚯蚓富含高蛋白,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使用,还可以用于特种禽类养殖、特种鱼类养殖等,养殖前景十分广泛。 蚯蚓养殖破坏废弃菜叶的结构后,再利用其制造沼气,最后的沼渣可以还田做肥料,或用作养殖食用菌的基料。在尾菜处理的过程中加入养殖蚯蚓的环节,可以提高整个处理链条的经济效益。 .黄粉虫养殖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是一种食性广、环境适应性强、繁殖能力高的环境昆虫,其本身便是一种高蛋白质的昆

6、虫,排泄的粪便是非常重要的有机肥料,也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饲料。经过实际测算:每吨成品活虫一生消耗尾菜(鲜)量7-吨,产虫粪砂.吨,对废菜利用率非常高,解决废菜污染率十分可观。 榆中县面包虫养殖是从202X年6月份引进的,202年养殖数量达到30万盒,0万盒的面包虫一年消耗掉约2700吨的尾菜。黄粉虫规模化养殖加工使尾菜生态化处理,将对榆中高原夏菜尾菜生态化处理及黄粉虫规模化养殖加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可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既可以解决尾菜问题,也可增加农民收入。 -3同步提高,随意破坏和污染环境行为时常发生。 .环保、农技等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大,范围狭小

7、,方法单一。到目前为止,由于宣传没跟上,无论农民、市民、还是政府对尾菜资源化利用和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影响认识不清,对尾菜再利用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动力,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积极性不高。如:尾菜对大气、水体、土壤、农作污染,导致作物疾病增多,作物品质下降;蚊虫的肆虐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尾菜还田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等这些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响应省市的要求,榆中县制定一些治理尾菜污染和加强管理监督的的措施,但相关部门在执法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法的随意性、人情性普遍存在,使措施往往落实不力。 (二)尾菜资源化利用意识淡薄,参与尾菜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近几年榆中非常重视高原夏菜的发展,但对尾菜的资源化再利用

8、一直以来并未引起全县的广泛关注。生产环节产生的尾菜部分食用或饲用,部分由农民直接翻压还田外(这几部分数量较少),大部分被丢弃到了田间地头、沟渠、路边任其自然腐烂;批发销售环节产生的尾菜由环保部门运输到郊外垃圾点进行填埋处理。因此生产和销售环节产生的尾菜均未得到资源化再利用。究其原因有四: .蔬菜生产复种指数高,不好直接还田; .广大农民对尾菜还田认识不够,堆肥还田较费工费,直接获利不多,不如丢弃方便,使得原先修建在地头的发酵池也多闲置; 3.大部分农户并没有掌握尾菜沤肥还田技术; 4由于尾菜价格较低,运输成本较高,农户和经营户都不愿意将尾菜交售给养殖户和加工厂。养殖户和加工厂也不愿组织人手到较

9、远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将尾菜直接倾倒成为普遍现象,也是目前农户处理尾菜的最简单最主要的方式。 四、对进一步做好尾菜治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根据县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责任考核制度 在尾菜资源化利用中,应首先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和执行全县尾菜处理工作方案,要将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尾菜处理的责任人主体,把尾菜处理利用与“发展高原夏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认识和谋划,严格按照“政府指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尾菜处理利用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使尾菜的处理再利用制度化。另外在蔬菜生产运销按照“谁生产,谁处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相关生产运销企业尽快配套建设尾菜处理利用设施,做好尾菜治理工作。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尾菜的处理利用是一个全新而艰巨的长期工作,因而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不懈的大力宣传尾菜处理利用的意义,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按照“宣传领导、宣传社会、宣传群众”的指导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干部培训、科技培训等形式大力宣传尾菜对环境的危害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意义,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对尾菜处理利用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社会参与尾菜处理利用的积极性。 (三)加大尾菜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培训、示范、推广和引进1.加大尾菜还田技术培训工作。榆中蔬菜种植面积大,涉及人员 -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