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出现5个值得注意的新变数.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294785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出现5个值得注意的新变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世界出现5个值得注意的新变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世界出现5个值得注意的新变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世界出现5个值得注意的新变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世界出现5个值得注意的新变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出现5个值得注意的新变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出现5个值得注意的新变数.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出现5个值得注意的新变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尤其在近五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面临的困难和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力量对比进一步趋于多极化。面对危机和机遇,不同的国际政治实体作出不同的应对,深刻改变着国际格局和人们的认知。其中,在美国战略中心“重返亚洲”、“战略再平衡”的带动下,日本等国伺机而动,亚太地缘政治生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再次思谋将欧洲一体化建设推向更深的层次;在经历重大变局的洗礼之后,中东的国际格局添加了微妙的新变数,西方势力不择手段地干预最终未必能获得其图谋的结果,各方博弈的结局尚是未知数;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也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冲击,新兴

2、国家的应对表现不一,一些非“金砖”重要地区国家走入观察家们的视野;在国际科技领域,新的创新成果,给人们带来推动新的工业革命的希望。当今世界出现的新的变数,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各国又将如何应对呢?=亚太地缘政治生态变数 =“双面美国”美国一面对中国大谈“合作”,大唱“赞歌”:什么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是机遇,全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什么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要致力于同中国发展“健康、稳定、可靠和持续性的”军队关系;什么“美国对华关系的目标就是打破历史,过去从未有过一个既有大国与一个新兴大国能够找到一条既共处又合作的道路”;什么要与中国 “风雨同舟”、“殊途同归”,“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话

3、讲得好听到似乎中美“穿一条裤子都嫌肥”,简直是“不能再铁的铁哥儿们”。另一方面,美国又明火执仗地干涉中国内政:不断向台湾出售武器;抓紧战略重心东移,确保军事“再平衡”,在中国周边排兵布阵,构筑包围圈;要在2020年前把60%的水面舰艇和潜艇转移到亚太地区;大肆插手南海事务;大搞以中国为假想敌、名目繁多的军事演习;在新加坡轮换部署濒海战斗舰,图谋重返越南金兰湾;通过出售先进武器,轮换驻军,强化与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等盟国和伙伴国的关系。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更有甚者,美国官员“指鹿为马”,坚称上述种种挑衅行动不是针对中国,“美方无意遏制中国”,美方行动“与中国的发展与增长是兼容的”,简直是

4、“此地无银三百两”。详细外媒:亚洲局势发生剧变美国高调宣称“重返亚洲”,名义上是为了“威慑”中国的崛起对亚洲既有秩序可能产生的“威胁”,从而维持亚洲秩序,但结果则刚好相反。美国宣布“重返”没有多少时间,亚洲秩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并且不是变得更稳定了,而是出现失序的趋势。亚洲比美国宣布“重返亚洲”之前更稳定了吗?显然不是。在美国宣布“重返亚洲”之前,中美两国和平相处得很好。但为什么美国一旦宣布意在“平衡中国”的“重返亚洲”计划之后,亚洲局势就剧变呢?在美国宣布其新战略之前,中国和亚洲各国一直处于一个互相调适的阶段。亚洲国家尤其是东盟各国采取现实主义的务实外交政策,把中国的经济崛起视为一个机会,

5、调整自己和中国的关系。同时,中国也把和亚洲国家关系的重心放在经贸关系上,低调处理战略关系,而在政治上承认东盟国家的领导地位。正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这种互相调适,双方关系才获得了快速的进展,并通过各种区域的和国际的、双边的和多边的途径使得双方关系趋于制度化。有西方学者早就注意到,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尽管迅速崛起,但亚洲则维持了和平。这似乎已经在打破国际政治中的“大国政治悲剧”,即新崛起的国家必然挑战现存大国,改变现存秩序。亚洲和平更多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的理性选择和互相调适的结果。中国的大战略选择是重经贸、轻军事。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在亚洲所面临的“威胁”主要不是现实的,而是“认知”上的。也就是

6、说,美国主要是恐惧于中国最终会把其挤出亚洲,从而使得中国实现其自己版本的“门罗宣言”。美国的这种“认知”是如何形成的?很多因素都在发生作用,这里既包括国际关系文献中所说的结构性无政府主义所造成的“安全困境”,也包括不同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互相信任的缺失等其他因素。美国“重返亚洲”是如何影响着亚洲秩序呢?这里包括中美关系、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和美国与亚洲国家的关系。首先,“重返亚洲”改变甚至中断了中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互相调适美日“借力”与“给力”之间去年以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步伐逐步加快,但由于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它实力欠佳,底气不足,需要多方“借力”,以壮声势。具体说来,一是向老同盟国“借

7、力”,二是用所谓“巧实力”在不同层次上拉拢“新伙伴国”。对中国,则明里“两面下注”,说了不少“正面”与好听的话,实则以“负面(遏制)”为重,拿“中国威胁论”说事。美国在亚太地区“借力”,首先当然是借它的老同盟国的力,而老同盟国中,日本又首当其冲。如果说过去美国要求日本的主要是驻军和军费开支,现在则几乎是全方位的。不仅刺激日本高价购买美国军火,要求日本在东北亚发挥作用,而且需要日本在整个这一地区配合美国的战略需求,包括寻求和拉拢“新伙伴国”,离间中国同这些国家的关系,制造“中国威胁论”,在中国周边点火与放火。野田新右翼政府对此心领神会,紧密配合。野田上台伊始,便不顾国内强烈反对意见,迫不及待地向

8、美国送出第一份大礼:赶在APEC峰会前表示,日本要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不久,野田又送出第二份大礼,提出与鸠山“东亚共同体”设想(不包括美国)迥然不同的所谓“新战略”,即建立“太平洋宪章”构想,由日本和美国“共同成为牵引亚太地区的指导者”。其它“小礼”更是无数,如利用印度外交“向东看”的一面,力图在中国周边形成所谓“和平与繁荣之弧”;又如,积极加强同越南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关系,不断给越南与中国闹腾打气、“壮胆”;在中菲关系因黄岩岛问题有点紧张之际,公开声称要为菲提供10艘海岸巡逻快艇,等等。这一切,乍看起来都顺理成章,美日都如愿以偿了,而且颇有点“威逼”中国的态势。但

9、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不然。世界上哪有免费午餐?哪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详细新华国际时评:日本政府在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博追溯风波缘起,今年月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一个智库研讨会上首次扬言要“购买”钓鱼岛。不到小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便公开表示,中央政府可能在必要时出手“购岛”。几个月来的事态发展表明,日本中央政府从一开始就严重误判形势,依仗日美军事同盟,与东京都一唱一和,成为“购岛”闹剧的主要推手。而石原等极右翼政客,客观上为日本中央政府积极充当了烧火棍的角色。中日钓鱼岛争端,不止于单纯的领土归属问题。钓鱼岛是日本在侵略中国的甲午海战中窃据的,日本二战战败投降时同意放弃先前以武力或贪欲

10、所攫取的全部土地,钓鱼岛理所当然是其中一部分。因此,这一领土争端直接关系到中国等亚洲国家当年横遭日本铁蹄蹂躏的悲情,直接关系到日本能否反省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扩张罪行,直接关系到日本是否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条件投降的结局。如果听任缺乏战争负罪感的日本右翼势力继续膨胀,听任日本安然“管理”它侵略得来的他国领土,未来日本军国主义仍有可能死灰复燃,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详细南海争端:菲越印跳脚 美国人撑腰南海问题背后,始终闪烁着美国的阴影。一直以来,美国都希望由越南和菲律宾带动东南亚其他国家一起来与中国谈南海问题,将中国与个别国家的领土问题国际化、复杂化。8月14日,美国再次敦促东盟和中国尽快

11、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并声称不应在南海采取“分而治之”的战略。有分析认为,所谓“分而治之”意指中国提倡的双边解决南海争议的机制。美国此番表态或许是针对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对印尼、文莱和马来西亚三个东盟国家的正式访问。访问中关于南海问题各方都认为应当共同努力,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按照宣言的原则和精神,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朝着制定“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而宣言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谈判解决争议。这也表明,促进南海和平、稳定与发展符合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根本利益,美国挑动事端的企图很难奏效。详细中国战略机遇期并未终结不少人对当前周边形势的悲观判断,主要基于两个认识,一是美国战略

12、重心东移是冲着全面围堵中国而来,二是相关国家已同美结成临时联盟,准备在海洋争端上同中国对抗到底。这种认识并非不对,但稍嫌简单。先看美国战略重返亚太。中国因素自是其重大诱因,但绝非唯一目标。作为一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全局性重大战略调整,挤进东亚一体化进程、服务国内经济振兴、重塑后反恐时代军事部署、防止盟国体系崩盘等,也都是重要原因。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日、韩、澳、菲、泰等5个盟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美入亚”、“疏美近中”态势。因此,奥巴马战略重返的一项工程就是利用矛盾、恩威并至,重塑盟国体系。其将冲绳美军南移关岛、将驻韩美军联合作战指挥权延期2015年等,既有公然针对

13、中国的一面,也有暗中控制盟国的用心,二者共同服务于美新亚太战略布局详细= 欧洲国家危机中的变数 =直选欧盟总统成立欧洲军队 德法谋划甩英国建“联邦欧洲”【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9月18日报道】德国、法国和其他9个有影响力的欧洲国家呼吁选举欧盟总统,并终止英国对一项规划欧洲大陆未来的基础计划中的防务政策所拥有的否决权。这11国外长在华沙举行会晤后,于今天公布了一份文件。通过这一文件,包括除英国之外的所有欧洲大国在内的这个集团制订了对“欧洲未来”的展望。除了呼吁选举一位欧盟总统外,这些国家还要求在由阿什顿女男爵领导的新的泛欧盟外交部的监督下,制定新的防务政策。这一新的防务政策“最终可能包括一支欧洲军队

14、”。为了“防止单一成员国能够阻挠这些倡议”指英国对于成立欧洲军队的反对,以德国为首的这11国要求终止现有成员国对欧盟外交和防务政策拥有的否决权。这将使欧盟获得对英国强制实施某一决定的权力,如果这一决定得到其他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这份文件获得了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荷兰、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卢森堡和葡萄牙等11个国家的支持。它很有可能引发英国国内要求对其欧盟成员国身份进行公投的呼声。这份文件还提议赋予欧洲议会范围广泛的新权力,并通过为17个欧元区成员国设立新的下级议院来进一步拆分欧盟。德国外长吉多韦斯特韦勒和波兰外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在联合声明中呼吁欧盟设立一位欧盟总统,负责掌管欧

15、洲委员会和管理定期峰会。这样一位欧盟总统将由选民们通过“同一天在所有成员国”举行的泛欧投票直选产生。作为另一个重大转变,这11国要求未来欧盟条约的修改应当在获得“特定多数的欧盟成员国通过后”加以采纳和实施,而不需要全体一致通过,这意味着条约不再会因为某些国家公投的否决而受到阻挠。详细法报:欧洲应向民族国家联邦迈进我们的政治前景就是向民族国家联邦的方向迈进。一个民主的民族国家联邦能够通过分享主权的方式来解决欧洲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使每个国家和每个公民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欧盟联盟与各成员国是一种并肩协作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有一点必须明确:过去那种只让公民默默接受的欧洲一体化建议方式已经一去不

16、复返。欧洲必须变得越来越民主。欧洲必须拥有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在这里,所有与欧洲有关的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欧洲视角来加以讨论。欧洲议会与各成员国议会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必须得到加强。我们还必须提升欧洲政党的作用。在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时,如果欧洲的政党能提出一个有意参选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候选人,那么相关的政治辩论将变得更有意义。详细欧债危机虽趋缓 欧洲格局将生变欧盟又分为欧元区和非欧元区国家,利益与矛盾交错存在。欧元区国家强化内部联合,必会引发非欧元区国家的疑虑和抵制,在这方面英国表现得最为明显。值得密切关注的是,9月18日,由德国牵头,联合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等欧盟创始国,以及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波兰、丹麦等共11国外长在华沙会晤,并通过了对“欧洲未来”展望的倡议,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