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第4单元测验.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294744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5第4单元测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5第4单元测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5第4单元测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必修5第4单元测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必修5第4单元测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5第4单元测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5第4单元测验.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5第4单元测验一、选择题(40%)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A飨(xing)士卒 美姬(j)鲰(zhu)生 B卮(zh)酒 樊哙(kui)瞋(chn)目 C目眦(Z) 跽(j) 参乘(shng)D啖(dn)之 桮(bi) 杓(sho)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讨嫌 犯罪嫌疑 廉正 物美价廉B璧还 壁立千仞 影壁 殊联壁合c洪亮 声如洪钟 宏富 宏图大略D蒙昧 素昧平生 体味 其中三昧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两千多年以前的剑刃还如此锋利,实在令人 。 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这份报告专有论述.澳门回归祖国,将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这是 的

2、。A惊异 关于 毋庸置疑 B惊异 对于 无可辩驳C诧异 对于 毋庸置疑 D诧异 关于 无可辨驳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汉文学史纲要,他曾说过:“文学史稿编制太草率”挂漏滋多的话事实证明,他的批评很在道理。B怎样提取信息当然指有效信息了又怎样表达;确实是阅读中应当研究的问题。C主持人问马主任高考改革的趋向是什么?又问“3+x”中的“x”的含义是什么?马主任耐心地作了回答.D他16岁时去黑龙江“屯垦戍边”,25岁时回北京搞个体服装经营:我能了解到的也就这么多。5。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约旦国王侯赛因生前曾多次在为化解战争危机的谈判中,晓之以

3、理,折冲樽俎,维护了中东地区的和平。B侯老很动感情的说:“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C刚一起跑,高三(I)班的夏曦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D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6下列加粗的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吾得兄事之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常以身翼蔽沛公D籍吏民,封府库7下列句子中包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B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C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D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8下列句子中包

4、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沛公欲王关中B范增数目项王9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蓐:草席B而刘夙婴疾病:婴,婴儿。C.沐浴清化:受到晋朝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D.察臣孝廉:察,举荐。孝廉,汉代以后地方当局向朝廷推荐的人物,郡称孝廉。 10下面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 B.“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 C.“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D.“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11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

5、的是() A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因此打仗时经常冲击敌方的防守严密之处,最后战死在了吴军阵营当中。B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长安城里的王公大臣没有不称赞他的。C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当今皇上刚继承皇位时,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要冲。D士亦以此多之。他手底下的门客也因为这个而逐渐多了起来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希金被高尔基称为“俄国文学之始祖”。他创作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和小说上尉的女儿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B老舍,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和剧本龙须沟茶馆等。1999年是他诞辰100周年。C.文艺复兴是指欧洲从14世纪至16世纪

6、的文化和思想潮流。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成就卓著的作家,如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D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篇幅、字句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方言,语气词“兮”的使用频度很高,如涉江。下面的两段文字是从钱钟书谈中国诗中节录的,阅读后,完成1314题。 (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仲。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2)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

7、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合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Verlajne)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13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昧。 B 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14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

8、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率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 15下面不属于项羽失败的原因的叙述是()

9、A“放逐义帝而自立” B“自矜功伐”C“奋起私智而不师古” D“天亡我,非战之罪也。”16下面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放逐义帝而自立”(把义帝楚怀王放逐,然后把自己立为王。)B“自矜功伐”(对自己的功劳、战争很是骄傲。)C“奋起私智而不师古”(只奋发自己的智慧但是不从古人那里吸取教训。)D“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老天使我灭亡,并不是我战术不对的罪过。)17下列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B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C怨王侯叛已,难矣D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18下列句子中不包含活用的一项是()A豪杰蜂起,相与并争B分裂天下,而封王侯C奋起私智而不师古D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

10、自责19对“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政令都由项羽来发布,号称“霸王”,(他)这个位子虽然没有坐到底,(但)也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事情。B政令都由项羽来发布,他的尊号是“霸王”,(他)这个位子虽然没有坐到底,(但)也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事情。C政令都由项羽来发布,号称“霸王”,(他)这个位子即使没有坐到底,也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事情。D政令都由项羽来发布,他的尊号是“霸王”,(他)这个位子即使没有坐到底,也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事情。20下面加粗的词古今含义不一样的两项是()A陈涉首难,豪杰蜂起B相与并争,不可胜数C然羽非有尺寸D放逐义帝而自立E欲以力

11、征经营天下F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二、阅读(30%)(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125题在中华民族中,汉族不能算一个宗物性很强的民族。我们信仰的宗教最大最古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土生土长的道教,一个是外面传进来的拂教。除了道士和和尚尼姑以外,老百姓信这两种宗教都信得马马虎虎。佛教庙里有时有道教的神,反之亦然。然而佛道两种庙里有时竟会出现一个孔子、一个关圣帝君文武二圣人。在过去,有钱的阔人家里办大出丧,既请和尚念经,也请道士,各喝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一团和气,处之泰然。整个中国历史上没有一次宗教战争。然而在利用宗教达到政治目的或其他目的的方面,汉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却表现出非凡的本领其他民族望尘莫及。专就弥

12、勒而论,他本是佛教中的未来佛,在佛教教义中有突出的地位。然而一到中国,人们把他塑在每一所佛教庙里。一进山门,首先看到的那一位肚皮肥大、胖胖的、面合微笑的佛就是弥勒拂,让人们觉得好玩。其他伤爷像前香烟缭绕,热热闹闹;他的像前则往往是烟销火灭,冷冷清清.可是,换一个场合,当皇亲国戚或达官贵人,甚至平民老百姓,想进行政治斗争的时候,却忽然想起了这一位拂爷,觉得他这个未来佛爷的头衔颇可以加以利用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唐代的武则天,以一妇女而贬子窃位。公元69O年(载初元年,天授无年),沙门怀义与法郎等十人进大云经,陈符命,说武则天是弥勒下世,当代唐作阎浮提主。则天大喜,制颁天下,到处建立大云寺。

13、武则天本人未必相信什么未来佛。人有说她是弥勒降生,从佛教教义上来看也是荒唐可笑的。然而对武则天来说,这却是天大的一根稻草,非牢牢抓住不可。到了695年(证圣元年天册万岁元年),她又给自己加上了“慈圣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的头衔,“慈氏”就是弥勒拂的意译。可见她真正俨然以弥勒佛自居了。隋书卷三炀帝记上:“(大业)六年(61O年)春正月癸亥朔旦,有盗数十人,皆素冠练衣,焚香持花,自称弥勒拂,入自建国门,监门者皆稽首。既而夺卫士仗,将为乱。齐王胨遇而斩之。于是都下大索,与相连坐者千余家。”同书载:“(大业)九年(613年)十二月丁亥,扶风人向海明举兵作乱。”这个向海明也自称是“弥勒出世。到了唐代,甚至唐

14、代以后,这样的事情屡次发生。农民也有假“弥勒降生”的名义聚众兴兵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中国人利用宗教信仰达到政治目的的,对象决不止弥勒一个。利用佛教其他神灵者有之,利用道教者有之,利用摩尼教者有之。我认为,连太平天国也是利用耶稣教的,洪秀全并不是虔诚的耶稣教徒。总之,汉人对宗教并不虔诚,但是利用宗教却广泛而精明. 这在汉族的民族性中是优是劣,由读者自己去评断吧。 (季羡林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有删节)21作者在第一段中使用了“马马虎虎”这个词语,是为了说明他怎样的见解?(2分) (不超过lO个字)答: 22“他的像前则往往是烟销火灭,冷冷清清”,这是为什么?请根据文中有关内容,作简要解释说明(5分) (填写的文字不超过26个字)答:通常,人们看见弥勒佛这说明.23作者认为“汉人对宗教并不虔诚,但是利用宗 教却广泛而精明。”这里,“广泛而精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填写的文字不超过40个)答:“广泛而精明”,是指24回顾历史,汉族对待宗 教的态度在“民族性中是优是劣”,有待评断。请你用一两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