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煤矿测量事故案例集.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29358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滩煤矿测量事故案例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东滩煤矿测量事故案例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东滩煤矿测量事故案例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东滩煤矿测量事故案例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东滩煤矿测量事故案例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滩煤矿测量事故案例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滩煤矿测量事故案例集.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滩煤矿测量事故案例集东滩煤矿2012-3-234目录第一类 水准尺立尺错误1第二类 仪器损坏或故障1第三类 找错测点引起的测量事故5第四类 井下标定数据计算错误9第五类 距离记录错误导致标定错误11第六类 业务联系书草图尺寸标注错误造成的施工错误12第七类 施工单位执行中、腰线错误13第八类 贯通点岩性错误导致巷道沿导向层贯通错误14第九类 中线延伸不及时导致巷道方向偏差15第十类 贯通巷道两端起算资料误差导致贯通误差大16第十一类 未按要求测量检验角16第十二类 标定后未进行一个测回测量17第十三类 现场环境因素对人员的安全威胁18第十四类 未按要求进行导线复测复算19第十五类 143下4

2、(西)综采工作面揭露143上06-1(西)轨顺老巷道事故分析20第十六类 4305-2切眼位置偏差事故分析报告22第十七类 14300运顺透14312切眼硐室事故分析报告23第十八类 14315轨顺贯通事故24第一类 水准尺立尺错误案例1事情经过:1988年北翼轨道巷用两次仪器高观测水准,造成测量高程值错误。仪器型号:S3水准仪,作业人数4人。原因分析:经过检查分析,发现立尺人员把转点布置在一放置地面的隐藏的水管上没发现,而立尺人员在立塔尺时,自己又站在水管上,造成水管上下移动,致使转点与水准桩间两次仪器高差值较大。预防措施:在水准测量时,水准尺应立在尺垫上或坚固的地面上,做好标记,并保持立尺

3、垂直。案例2事情经过:96年西轨大巷,井下水准测量,其中一站多个测回不合格。仪器型号:S3水准仪,作业人数4人。原因分析:测量水准时,仪器物像抖动,造成一测回两次仪器高不合格,发现塔尺安置在了隐蔽的喷浆管上,不稳固,造成多次测量不合格。防范措施:测量水准时,塔尺安置一定要立在坚固的地面,或者使用尺垫。第二类 仪器损坏或故障案例3 事情经过:2000年测量人员对143上06-2东轨顺进行导线观测并进行中线标定,升井后,进行导线资料计算时发现,其中有一站导线边长比第一次导线观测长了8.000米,原因分析:经过检查仪器发现,测距仪显示面板上后第四位中间有一横长线污渍,恰好位于0的中间(原测距仪显示面

4、板数据以方8为底数),致使仪器观测人员在测距读数时,把0读成8。预防措施:在观测前,应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查,用软布擦拭镜头污物,升井后要擦净仪器表面浮尘,并放在室内干燥通风处,打开仪器箱自然晾干。仪器型号:DTM352全站仪,作业人数5人。案例4事情经过:2009年1305运顺中线延伸标定,在观测检验角时,观测人员连续观测了6个测回,半测回互差和两测回互差均达不到规程精度要求。原因分析:经检查发现,全站仪的基座螺丝松动,在旋转仪器时导致仪器的中心有位移,致使观测数据不合格,经更换基座后观测,数据恢复正常。预防措施:测量前,要检查仪器基座基座螺丝是否松动。案例5事情经过:2010年东翼第一回风巷

5、导线联测,在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数据时多次观测均不合格,影响了当天工作。仪器型号:DTM352全站仪,作业人数5人。原因分析:经升井检查分析发现,是三脚架架头固定螺丝松动,致使仪器安设后不稳定,导致观测数据异常,经更换三脚架后观测,数据恢复正常。预防措施:测量人员在入井时要认真检查所携带的仪器基座和三脚架是否有螺丝松动,并定期对基座和三脚架进行维护。案例6事情经过:1998年,测量人员在北翼142提斜进行导线测量,爬提斜时,一名测量人员同时携带测距仪和经纬仪,爬到提斜上变点放仪器时,肩膀上悬挂的矿灯滑落,碰在仪器读数窗部位,造成读数窗光学反光系统故障,无法读数,影响了测量作业。仪器型号:010B

6、经纬仪配MINI2测距仪,作业人数5人。原因分析:一是携带仪器不规范,一人携带两台仪器爬上山,二是佩戴矿灯不规范。预防措施:1、仪器携带要规范,不能一人同时携带两台仪器爬上山。2、人员行走时要将矿灯带到安全帽上。案例7事情经过:全站仪在运输顺槽巷测导线时,同一个角度观测了多个测回仍不合格,致使当天的工作无法进行。仪器型号:TC802全站仪,作业人数5人。原因分析:升井后检查发现仪器正常,可能的影响因素,一是仪器安置在皮带机头附近,皮带机头机电设备产生的磁场对全站仪造成影响,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二是设备运行造成仪器震动。预防措施:1、仪器点尽量选择远离皮带机头或者大型电器设备,减少电磁场对全站仪

7、等电子仪器的影响。2、全站仪在温度较高的巷道使用时,应该提前将仪器箱打开一段时间,达到仪器与环境同温,避免仪器因温度影响导致测量值不合格。案例8事情经过:测距仪棱镜放置地点不规范造成棱镜丢失。原因分析:测量人员在综掘迎头测导线时,把棱镜放置在溜子道边上,当溜子开动时,棱镜受溜子震动,而滑落到溜子道,棱镜进入煤流而丢失,且影响了当天的工作。预防措施:测量人员现场测量时,要将仪器放置在安全的地点,并有专人看管,严禁人员离开仪器。案例9事情经过:全站仪在井下测量现场迁站过程中,丢失物镜调焦螺旋,影响测量工作正常进行,经检查是物镜调焦螺旋丢失,立即派人延路线向后寻找,在提斜下车场找到了丢失的物镜调焦螺

8、旋。原因分析:使用徕卡TC802全站仪观测目标时,物镜调焦螺旋调到最大限度,导致其脱离镜头,而没有发现,在迁站过程中将其丢失。预防措施:测量人员要严格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提高操作技能,严禁各类调节螺旋行程超限。案例10事情经过:井下对仪器整平对中时,垂球突然掉下,砸掉仪器望远镜光学瞄准器上,导致光学瞄准器损坏。原因分析:垂球线未栓牢固。预防措施:使用前要严格检查垂球是否旋动灵活,垂球线是否牢固,对点时,垂球线拴牢固,防止其下滑。案例11事情经过:井下西翼测导线返回途中,电池丢失。原因分析:由于携带测距仪时,仪器电池和仪器分开带回,其中一名测量人员带着电池在返程人行车上交给拿工具包的另一测量人员

9、,交接时背包人员和交电池人员未交接好,造成电池遗漏在人行车座椅上,升井后发现电池丢失,下井寻找时未找到,影响正常使用。预防措施:电池及测量工具等应规范携带,电池应装在仪器箱内,严禁将电池、棱镜等装在衣兜或工具包内,以防损毁或丢失。第三类 找错测点引起的测量事故案例12事件经过:2007年东翼一采区轨道巷与东翼一采区回风巷导线网改造,导线观测完成后发现导线方位闭合差大、超限。仪器型号:T2经纬仪,作业人数7人。原因分析:经重新观测发现,后视点EH17的线绳挂到了电缆钩上,后视人员到位后,没有进行导线点检查确认,直接悬挂垂球照后视,造成导线观测时,角度闭合差3,致使导线观测闭合差超限。预防措施:测

10、量人员在进行井下测量时,无论是后视、前视或仪器站人员,必须要确认好点号是否正确,导线点线绳是否垂直不受其他物体影响;向前延伸测量时,仪器站记录人员要跟后视人员交接好点位,严防用错点。 案例13事件经过:2011年东翼三采区回风巷与东翼第一回风巷导线复测时,仪器在1H19站观测的水平角值与第一次观测值不符,角度相差7。仪器型号:DTM352全站仪,作业人数6人。原因分析:后视点线绳被锚索挂住,后视人员到位后,没有进行导线点及线绳检查,直接悬挂垂球后视,造成导线观测角错误。预防措施:测量人员在进行井下测量时,无论是后视、前视或仪器站人员,必须要确认好点号是否正确,导线点线绳是否垂直不受其他物体影响

11、;向前延伸测量时,仪器站记录人员要留下与后视人员交接好点位,严防用错点。 案例14事情经过:2011年东翼三采区回风巷与东翼第一回风巷导线观测时,仪器在H25站观测的水平角值与第一次观测值不符。仪器型号:DTM352全站仪,作业人数5人。原因分析:经重新检查测量发现,当仪器搬离H27站后,后视人员没有看到仪器观测者的灯语,没有及时迁到导线点H25处照后视,而是继续在导线点9L4处后视,致使观测的水平角值错误。预防措施:测量人员在进行井下测量时,无论是后视、前视或仪器站人员,必须要确认好点号是否正确,导线点线绳是否垂直不受其他物体影响;向前延伸测量时,仪器站记录人员要留下与后视人员交接好点位,严

12、防用错点。案例15事件经过:2010年东翼一采区回风上山导线观测时,一测量人员到1H50导线点处照后视,未进行点位确认,见到一根线绳即悬挂垂球进行后视,致使后视点错误,导致测角值错误。仪器型号:DTM352全站仪,作业人数6人。原因分析:仪器站人员未后视人员交接点位,致使用错点。预防措施:测量人员在进行井下测量时,无论是后视、前视或仪器站人员,必须要确认好点号是否正确,导线点线绳是否垂直不受其他物体影响;向前延伸测量时,仪器站记录人员要留下与后视人员交接好点位,严防用错点。案例16事件经过:143下05轨顺巷道中线调整时,组长安排有关人员到5Eg3导线点处调整后的巷中线进行后视,后视人员到一个

13、导线点位置后未经确认,即在导线点上悬挂垂球进行后视,致使调整中线与巷道巷中线不符,经检查发现,后视点错误。仪器型号:DTM352全站仪,作业人数5人。原因分析:仪器站人员未后视人员交接点位,致使用错点。预防措施:测量人员在进行井下测量时,无论是后视、前视或仪器站人员,必须要确认好点号是否正确,导线点线绳是否垂直不受其他物体影响;向前延伸测量时,仪器站记录人员要留下与后视人员交接好点位,严防用错点。案例17事情经过:三采区二皮机尾联标定弯道控制距离偏差1米,2002年,标定三采区二皮机尾联弯道时,发现弯道位置不对,偏差一米,检查后发现施工单位控制点用错,造成弯道位置出现偏差,控制点用错。原因分析

14、:弯道控制点标注不清,包括控制点在内的一组中线都被标注了红漆,造成现场施工人员用错点。预防措施:控制点要用红漆标注点号,与其他中线点的标注区分开来,并在业务联系书中按现场情况注明。案例18事情经过:96年,西翼43运车场弯道标定方向错误,在第二次标定时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原因分析:经检查分析,发现后视点搭在吊挂的电缆上,造成拨角错误。预防措施:1、进行井下测量放线工作,必须进行检查角检查测量,确认检查角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站的测量、放线工作。2、测量人员在进行井下测量时,无论是后视、前视或仪器站人员,必须要确认好点号是否正确,导线点线绳是否垂直不受其他物体影响;向前延伸测量时,仪器站记录人员

15、要留下与后视人员交接好点位,严防用错点。案例19事情经过:1998年,在45运顺槽拨角开门,测设拐180度车场中线,方向出现较大偏差,在第二次延线时,发现了方向错误,造成施工巷道偏离。原因分析:经过现场检查测量和分析,导致事故的原因是,在测导线时,仪器观测者去前方帮助前视人员找点,回来后,记录者未检查仪器对中点是否为导线点,就盲目安好仪器,观测仪器者也进行确认,就开始观测,造成放线方向偏差。预防措施:测量人员在进行井下测量时,无论是后视、前视或仪器站人员,必须要确认好点号是否正确,导线点线绳是否垂直不受其他物体影响;向前延伸测量时,仪器站记录人员要留下与后视人员交接好点位,严防用错点。案例20事情经过:1991年,测量人员在西翼45运标定中线,在进行第二次放线时发现中线方向错误,造成巷道偏离设计方位。原因分析:经现场检查测量和事故分析,发现是第一次测量时后视点用错了,造成方位错误。预防措施:进行井下测量工作,在向前延伸导线或标定中线时,仪器站记录人员要留下与后视人员交接好点位后再离开,严防用错点。案例21事情经过:1990年,测量人员在西翼45运向西翼总回风巷测设腰线,由于腰线测设错误,造成液压支架运输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