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讲座第二讲例题.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291823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讲座第二讲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讲座第二讲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讲座第二讲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讲座第二讲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讲座第二讲例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讲座第二讲例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讲座第二讲 例题主讲:立达中学 张传志1、 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知道,在稀盐酸溶液中存在H、Cl和H2O,请你设计一个简单试验研究下面的问题:可能是稀盐酸中的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变红?2、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变红?问题情景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白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几分钟,看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色。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用简单的试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B A浓氨水 蒸馏水和酚酞3、甲、乙两同学想了解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他们做了以下研究:猜测与假设:碳酸

2、钾溶液的酸碱性可能有_种情况;设计与实验:用PH试纸来检测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实验操作检测结果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沾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7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碳酸钾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7讨论和分析: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碳酸钾溶液酸碱性的结论:_.评价与反思: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你认为_同学操作不规范。为什么?4、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了白色固体,现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探究。请完成下表。假设验证方法及试验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介绍的三种金属Mg、Ti(钛

3、)、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研究。提出假设:a、Ti金属活动性比Mg强,b、Mg金属活动性比Cu强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请回答:(1) 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B.使表面不平整,易反应C.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D.使反应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2)填写下表种的有关现象和结论:TiMgCu与盐酸反应放出气泡速度缓慢放出气泡速度快_结论原假设中_不正确(填a、b或ab)理由_;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4、_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酸性物质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 注水 通入二氧化碳 干燥试管 干燥蓝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变红色 I II III 请回答:(1) 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2)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要进行实验,以得出满意结论。(用语言素数或图示均可)7、某校研究小组查阅化学史料时发现:早在300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

5、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该学习小组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索,请你完成以下相关内容:(1) 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呢?(2) 提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_的缘故(3) 实验验证: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简答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塞紧橡皮塞,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称量前需_。取下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角架上微热,观察到金属钠着火燃烧,冷却后,再称量。称量时观察到_。将锥形瓶塞取出一会后,盖

6、上瓶塞,再称量。称量时观察到_。(4) 得出结论:假设成立。(5) 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_。8、小王、小李与小陈三位学生去游泳池游泳,小王对池内“蓝色水”产生好奇,引发了三人探究其中溶有什么物质的欲望。他们用一个洗净的可乐瓶盛满一瓶“蓝色水”,根据已有的经验共同讨论、设计、分工、合作进行如下实验:分工小王小李小陈实验操作 铁丝 蓝色溶液滴入酸化的Ba(NO3)2 蓝色溶液 滴入烧碱溶液 蓝色溶液实验现象液体内铁丝变红产生白色沉淀_实验结论含有_元素白色沉淀时_“蓝色水”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是_9、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

7、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_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_而变质。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中空气,再冲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提出问题: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猜想和验证:可能是氮气。实验初步验证的方法和现象:_.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_10、将等体积未知浓度的KCl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充分搅拌静置后,此时混合溶液中是KCl过量、还是AgNO3过量或恰好完全反应?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确定是上述哪一种情况?请你写出探究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探究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步骤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KCl过量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还需要进行下一步探究步骤二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