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习题第一单元4页.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291435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习题第一单元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必修二习题第一单元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必修二习题第一单元4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必修二习题第一单元4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二习题第一单元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习题第一单元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2013执信中学期中)三字经里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中国人最早养殖这“六谷”“六畜”的时代是()A原始社会末期 B西周时期C战国时期 D明朝时期2(2013中山文综)“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3(2013德州调研)对比图一和图二,从中可以观察到的是()A生产模式的变化

2、B生产工具的进步C社会组织的完善 D经营方式的改变4.下面是某人观察右图汉画像砖牛耕图后的感悟,正确的是()A汉代农用动力发生根本变化B汉代耕犁更有利于调节耕作深度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D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5.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6(2013惠州调研)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A小农经济盛行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C商品流通不畅D传统手工产

3、量不高7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8一首流传至今的松江民谣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黄道婆的赞颂和铭记: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松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纺织技术先进地区B黄道婆给松江地区带来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C黄道婆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纺纱机和织布机D黄道婆发明的先进纺织技术属于丝织技术9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

4、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10(2013日照月考)下面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插图,其配文注解为“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11(2013宿州质检)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5、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12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下列瓷器出现在英国市场上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的是()白瓷青花瓷青瓷珐琅彩 A BC D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

6、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2)根据材料二,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是怎样的?(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扶植小农经济政策的原因。14阅读下

7、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材料三“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材料四“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问题:(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中国古代手工业在经营方式

8、上主要有哪几种类型?(2)我国古代手工业有何重大成就?请从冶铸、制瓷和纺织三个方面各举一例说明。(3)结合材料二思考,施复夫妇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反映出什么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比较材料三、四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1下图是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布局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对市的管理逐渐加强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都城的经济功能在增加坊与市的界限日益明显A BC D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

9、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3(2013广州调研)佛山梁氏家谱中记载:“明宣德四年,祖庙门前明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由此可见当时佛山()居民仍有宗法观念铸造业兴盛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居民重视风水A BC D 4(2013中山模拟)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10、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5.(2013汕头四校联考)下列关于右边漫画中政策的表述有误的是()A是商鞅变法时首倡的B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C是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的基本国策D保护了小农的利益,有利于整个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6据说晋商家族中读书一二流的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过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的进士。这说明晋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贾而好儒 B海纳百川的度量 C行道多多、全民经营 D学而优则贾 7(2013广州海珠区检测)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省区

11、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828252743山东42104641 126741 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不含台湾)191311520539511广东721 270711 959A.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8(2013江门调研)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9“朝奉”本为官名,后来有

12、些徽商由仕而贾,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称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虚伪的反映 10(2013汕头金山期中考)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11(2013中山模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微地描写了贾府的洋货使用。第40、59回,凤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

13、以包裹匙箸的洋巾、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材料主要反映了清朝中期()A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C进口洋货主要是纺织品D外国商品丰富中国民众生活12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保护森林、渔业资源B抑商、“海禁”C重农抑商D禁止走私贩运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

14、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 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理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 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内藤湖南(1909)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