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28944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xx年9月,福建省组织专家分析第16号超强台风“三巴”的发展趋势,全面部署防御工作,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2.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可能是他说的是()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

2、本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马克思曾提出“半截子唯物主义”的概念,即持有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一种思想。“半截子唯物主义”指的是()A.唯心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4.(xx宿迁模拟)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满足的人;唯心主义者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这一观点()不明白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认为唯物主义有缺陷,唯心主义有优点具有辩证法思想,能一分为二看问题没有抓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本质A.B.C.D.5.(xx连云港模拟)“两会”报告把xx年的GDP的增长速度预定为7.

3、5%,比2011年少0.5个百分点。将CPI预定为4%。有同学说:影响经济的因素是千变万化的,要做到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速度是徒劳无功的,是愚蠢的。这一观点()A.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B.借口联系的多样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C.认为物质决定意识D.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6.(xx南京模拟)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唯心主义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唯心主义是没有意义的事实证明不是主观决定客观A.B.C.D.7.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下列四个选项均是黑

4、格尔的名言,其中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属于一类的是()A.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困惑,就到哲学里去寻找答案B.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C.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D.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8.(xx南京模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A.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B.认为物质依赖于意识,是唯心主义观点C.认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属于唯物主义观点D.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9.下列观点与“你若不听,便没有闲言”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同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D.凡事预则

5、立,不预则废10.(xx淮北模拟)“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两为天”与“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A.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11.“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在感觉之外客观事物是否存在,这是无法知道的。”这句话是一种()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可知论12.(xx苏州模拟)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是“绝对理念”的矛盾运动;对所知的历史,马克思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并以“阶级斗争”为形式,推动了社会运动。这表明()黑格尔的观点

6、包含着辩证法的思想黑格尔属于唯心主义,所以其观点完全错误二者对社会运动的主体的认识不同历史观走向唯心主义,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A.B.C.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6分)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连结在一起,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结合所学哲学道理,说明中医五行学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14.(26分)某村遭受特大水灾,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村民甲说:“这是天意呀,老天爷要对咱们惩罚,有啥法子呢?”村民乙说:

7、“天意倒不是天意,只是今年的辛苦全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我们只有自认倒霉啦!”村民丙说:“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人还是有办法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生产自救战胜灾害。”(1)请指出上述三个村民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世界观。(13分)(2)简要评析他们对灾害的态度。(13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D。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测,说明人能够认识事物、思维能够反映存在,D符合题意。A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C不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分析,不选。材料未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B不选。2.【解析】选A。A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C两项是

8、唯心主义思想,D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故选A项。【知识拓展】王夫之简介王夫之,世称“船山先生”,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他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在哲学上他总结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认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为客观规律,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3.【解析】选C。“半截子唯物主义”也就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形象地说明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在历史观上却陷入了

9、唯心主义。故选C项。4.【解析】选B。该题主要考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正确理解。不符合题意。正确。5.【解析】选A。该题考查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题中的观点否认了思维的能动性,属于不可知论。B、C、D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6.【解析】选C。该题从实践上证明唯心主义是错误的。正确。说法本身正确,但题意未体现。错误。7.【解析】选B。“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显然是唯心主义观点,故选B。A强调的是哲学的指导作用; C说明的是纪律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D说明的是光明与黑暗的对立统一关系,C、D体现的是辩证法的思想。8.【解析】选B。我们的心灵是主观思

10、想,事物和状态属于周围的客观世界;“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只有B符合题意。9.【解析】选C。“你若不听,便没有闲言”否认了闲言不以主观认识为转移,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与C中观点一致。A是唯物论观点,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强调主观能动性,但没夸大。【变式备选】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说:人是天地的心。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弟子说:只是一个灵明。王守仁解释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这表明,王守仁的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

11、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解析】选C。根据王守仁的观点“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强调个人意志、愿望是决定性的东西,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相一致,故选C项。10.【解析】选D。前一观点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一观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项符合题意。11.【解析】选C。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思维不能反映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属于不可知论,只有C项符合题意。12.【解析】选B。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承认矛盾运动,所以正确,错误。历史观走向唯心主义,不一定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以错

12、误。13.【解析】本题以中医五行学说为素材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回答时应注意金、木、水、火、土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与唯心主义观点相反,总体方向是正确的,但也过于简单化,需要辩证分析。答案: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是正确的;它看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中医五行学说的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14.【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与归纳能力,答案要具体归结到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哪种形态;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作答时要注意把理论与材料统一起来。答案:(1)村民甲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神灵主宰一切;村民乙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地对待灾害,自认倒霉;村民丙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唯心主义世界观从根本上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错误的世界观。农业发展、农村工作要反对迷信、提倡科学,故甲的态度不正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但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使人们在客观世界面前消极被动,不利于人们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乙的态度也不积极主动。 辩证唯物主义正确处理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既从客观事实、客观条件出发,又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故村民丙的态度是一种正确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