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考试复习内容.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28893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14考试复习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9-14考试复习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9-14考试复习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9-14考试复习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9-14考试复习内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14考试复习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14考试复习内容.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省情 一、概况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地区间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基本特点:一是地广人稀。青海东西长约1200公里,在东经893510304之间;南北宽约800公里,在北纬31393919之间,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51%,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位。到2007年底,全省总人口551.6万人。二是多民族聚居。共有53个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

2、所独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全省现有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的地区占总面积的98%。三是资源丰富。共发现各种矿产127种,其中5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9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黄河上游的水电资源,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分布在全省各地的有色金属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此外,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四是生态地位重要。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二、资源基本情况土地资源:青海省土地面积72.23万平公里, 约占全国的1/13,仅次于内蒙古、西藏、新疆

3、,居全国第4位。矿产资源:目前发现各类矿产129种,其中54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列全国前10位,23种排前3位。锂、锶、钾、镁、芒硝、石棉、石英岩等9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全省已发的矿种129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7种,其中,已发现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39种,非金属矿产72种,水气矿产3种。全省共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19处。水能资源:青海省河流众多,河床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总计2165万千瓦,居中国各省区的第5位,其中在1万千瓦以上的干支流区有108条。全省有6个大型梯级电站,装机容量可达78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94.5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省可开发水能资源总

4、装机容量的43.6和年发电总量的38.l,被誉为中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区”。石油天然气资源?:青海省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以冷湖油田、尕斯库勒油田、花土沟油田和狮子沟油田为主。含油面积达147平方公里,有三个时代的生油层,已发现地面构造140个,潜伏构造42个。探明油田17个,原油保有储量近2亿吨,居全国第十位;天然气已探明9个气田,保有储量472.1亿立方米,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为70.82亿元,居全国第六位。高原动植物资源:青海是我国主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各类牲畜2215.2万头(只),其中牦牛、藏羚羊等牲畜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具有高原特色的虫草

5、、贝母、大黄、雪莲、蕨麻、鹿角菜、发菜、三刺等资源十分丰富。青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内乃至世界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有20余处。大自然赋予了青海独特的风光。如江河源、昆仑文化、青海湖、塔尔寺都是具有垄断性品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青海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6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比上年增速高0.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3836元,比上年增长11.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3%、59.4%36.3%。特色经济发展成

6、效显著。盐湖化工、电力、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冶金、医药、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支柱和优势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轻金属新材料和中藏药现代化为重点的新型产业群正在崛起,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地表水资源状况青海省按流域分区,分属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澜沧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河四大流域。地下水资源状况青海省山丘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255.4亿m3,平原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45.63亿m3,地表水环境状况河流主要污染因子是化学耗氧量、氨氮等有机类,主要是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所致;有些河流被六价铬、汞等物质污染,主要是工业点源影响。根据近年来的资料分析,青海省

7、河流水质有机类的污染呈上升趋势,个别工业点源单项污染突出。 水体矿化度从东向西逐渐增加,水化学类型从东部的重碳酸盐类向西部氯化物类转化。黄河干流和上游支流、长江干流及澜沧江、青海湖流域河流天然水化学状况良好,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类,矿化度、硬度较低;湟水流域河流人类开发较早,河流水质已无法体现天然原状;柴达木盆地和长江上游一些河流多为地下水补给,流程短,水量小,加之气候干燥,日照强烈,蒸发量大,河水经蒸发浓缩,盐化现象较严重,河流水化学类型多为氯化物类,沱沱河、楚玛尔河、乌图美仁河一带为青海省矿化度的高值区。 黄河上游干支流、长江流域、澜沧江流域、大通河、青海湖水系河流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受人为

8、污染较小,河流水质良好。格尔木河流经格尔木市以后,水质受到一定污染,但由于格尔木河水量较大,水质类别并没有超过国家标准和水功能区目标;鱼水河已经成为格尔木市的主要排污河流,水质较差。黄河流域龙羊峡以下的部分支流,如隆务河、清水河、街子河等流经城镇,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污染最严重的是湟水流域,在海晏以上河段水质良好,从海晏东大滩水库开始受六价铬的影响,水质开始变差,进入西宁市区后水质严重污染。地下水水质状况青海省的地下水的水质,绝大部分较好。除个别地区矿化度大于克/升(共和盆地的一部分)外,全为小于克/升的淡水,一般属重碳酸硫酸钙钠型水。但水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则比较大,如河谷盆地中第三

9、系裂隙或孔隙裂隙水,主要补给区在盆地边缘,水质较好,随含水层向盆地中心延伸,其矿化度逐渐增高,有的可矿化度达5060克/升以上(如西宁盆地小桥钻孔,矿化度为64克/升,民和有的钻孔矿化度也在58克/升以上)。 湟水流域的地下水,因受地表水污染的影响,部分河谷地带水质较差。柴达木盆地除西北、西南部分地下水水质较差外,其余大部分地区水质较好,宜于饮用和灌溉。在工矿业较集中的格尔木、茫崖、冷湖、锡铁山及察汗乌苏等,因工业废污水直接排放,已使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青海湖盆地平原地下水主要由四周山区地表水和降水补给,靠近湖边处还受湖水的影响,故湖滨平原越靠山区,其地下水水质越好,越靠近湖边则越差。湟

10、水流域从西宁至民和的干流段以及大通县桥头以下的北川河,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不宜饮用。在西宁盆地和民和盆地的部分浅山区,属高矿化度的硫酸盐氧化物钠型水,不宜饮用。西川的马坊,北川的川口等地因受第三系含盐地层的影响,地下水含氟量较高而不宜饮用。长江、澜沧江流域和黄河干流及大通河、祁连山等地区,绝大部分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标准。青海省水文站网介绍青海省共设水文站39处,其中,专用水文站1处,巡测站4处,水文测站分布在全省6州1市1地24县。按流域划分,黄河流域22处,长江流域6处,澜沧江流域2处,内陆河流域9处;按测站等级划分,国家重要水文站13处,省级重要水文站13处,一般站9处,专用站1处,

11、巡测站4处,群众雨量站93处,水质监测站81处,报汛站25处,其中中央报汛站14处。最远的长江源头第一站沱沱河水文站位于唐古拉山腹地,距省会西宁1300公里,海拔4600米。全省大部分测站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工作生活环境艰苦。青海省水文测站介绍青海省共设水文站39处,其中,专用水文站1处,巡测站4处,水文测站分布在全省6州1市1地24县。按流域划分,黄河流域22处,长江流域6处,澜沧江流域2处,内陆河流域9处;按测站等级划分,国家重要水文站13处,省级重要水文站13处,一般站9处,专用站1处,巡测站4处,群众雨量站93处,水质监测站81处,报汛站25处,其中中央报汛站14处。最远的长江源头第一

12、站沱沱河水文站位于唐古拉山腹地,距省会西宁1300公里,海拔4600米。全省大部分测站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工作生活环境艰苦。流域概况 青海省流域概况青海省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我国的西部,与新疆、四川、甘肃、西藏4省区相邻。全省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800千米,面积71.75万平方千米(青海统计年鉴.2010),省域轮廓形似一只玉兔,青海湖就如同玉兔的眼珠,关注着眼前这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北部与蒙新高原相接,东部与黄土高原交汇。境内南有唐古拉山,西北有阿尔金山,东北为祁连山,昆仑山东西向横穿中部。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各大山脉构成全省地貌的基本

13、骨架,并将全省分为三块不同的地貌单元。北部为高海拔的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中部为海拔相对较低的柴达木盆地及河湟谷地,南部为高海拔的青南高原。境内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处是民和县下川口湟水出境水面海拔1650米。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有巍峨高耸的山峰、大小不一的盆地、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和坦荡肥沃的草原。有穿越高原、峡谷奔腾东流的黄河、长江,全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湖群密布的神秘无人区可可西里盆地,宏伟壮丽的雪山格拉丹东,资源丰富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开发历史悠久、人烟稠密的“河湟谷地”等。按流域划分,青海省分属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澜沧江流域和内陆河流域。其中南部和

14、东部为外流水系,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源头,降水相对较多,水系发育,河网密集,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中华水塔”和“江河源”之美誉。内陆河流域位于省境西北部,气候干旱少雨,河流小而分散,流程短。据统计,青海省集水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78条,河道长度大于100千米的有65条,干支流总长度约为28万千米。2009年青海省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天然湖泊共有242个,面积合计1.37万平方千米,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哈拉湖、乌兰乌拉湖等。境内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等多为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大山体,山上终年积雪,广布冰川,形成许

15、多天然巨型固体水库。全省冰川面积4872.92 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8%,冰川覆盖率为0.67%,冰川年融水量为31.72亿立方米。长江流域长江,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中段的格拉丹东雪峰,与南源当曲汇合后称通天河,继而与北源楚玛尔河相汇,东南流出玉树县境后进入四川。省内干流长1206千米,落差2065米,平均比降1.78。除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和北源楚玛尔河外,主要支流有莫曲、牙口曲、北麓河、科欠曲、色吾曲、聂恰曲、登额曲、德曲、益曲、巴塘河等。雅砻江、大渡河的源头也位于青海省南部。境内长江流域面积15.84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年降水量在250750毫米左右,多年平均径

16、流量179.4亿立方米。黄河流域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我省曲麻莱县境内巴颜喀拉山北侧的雅合拉达合泽山。干流流经我省玛多、达日、甘德、久治、河南、玛沁、同德、兴海、贵南、共和、贵德、尖扎、化隆、循化、民和等县,东流至寺沟峡处出省入甘肃省境内,大体呈“S”形,省境内干流长度1694千米,落差2768米,平均比降约1.6,除在省境内汇入干流的多曲、勒那曲、多钦安科郎河、热曲、东曲、优尔曲、柯曲、达日河、吉迈河、西科曲、东科曲、章安河、沙柯曲、泽曲、切木曲、巴沟、曲什安河、大河坝河、芒拉河、哈拉河、沙沟、西沟、东沟、德拉河、马克堂河、隆务河、巴燕沟、街子河、清水河等较大支流外,大夏河、洮河、湟水等单独流出省境后,注入黄河。境内流域面积15.23万平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