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五章地壳B卷.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28736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第五章地壳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理第五章地壳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理第五章地壳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理第五章地壳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理第五章地壳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第五章地壳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五章地壳B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测验卷 B卷一 选择题(2*15)1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有 ( )A河流阶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坡地地形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形冰川谷2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长江入海口河道及崇明岛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A崇明岛北岸被冲刷后退,南岸淤塞 B崇明岛南岸被冲刷后退,北岸淤塞C长江北岸被冲刷后退,南岸淤塞 D河道左偏,北岸淤塞 3下列地貌形态是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导致的是( ) A瀑布、峡谷 B山麓冲击扇 C三角洲 D戈壁5.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A.海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化风蚀作用 D.冰蚀作用6.分布在大江、大河中游两岸地区,由河流搬运的

2、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地貌是( )A.黄土塬 B.三角洲 C.冲积平原 D.裂谷7.冰川沉积物的特点是( )A.有明显的分选特点 B.冰川沉积与冰川运动速度有关C.被搬运岩石呈浑圆状 D.大小不分,杂乱堆积8.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 )A.地垒上升 B.褶皱隆起 C.地层隆起 D.泥沙沉积9.褶皱的基本形态包括( )A.地层和皱曲 B.地层和断层 C.山脉和谷地 D.向斜和背斜10、黄土是形成于第四纪的一种特殊的土状堆积物,( )发育。 A.水平层理 B.倾斜层理 C.水平节理 D.垂直节理11.( )地貌是由外力作用为主导而形成。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12.在河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貌

3、主要是由于( )A. 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切割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拌匀作用13.长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14.下列不属于物理风化的是( )A.热力作用 B.冰劈作用 C.冰川作用 D.溶解作用15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雨热同期,气候优越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 便于搬迁和居住A B C D二、填空题(1*15)1、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 )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2、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和( )

4、两类。3、( )是世界上最大的低平原。4、风化作用的类型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其中( )是岩石分解的最彻底过程。5、流水具有( )、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6、河流流速、流量增加或含沙量减少,将导致侵蚀作用( );反之则堆积作用旺盛。7、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 )、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8、地表喀斯特地貌 包括石芽与溶沟、( )、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9、( )是产生冰川侵蚀作用的根本原因。10、由于多年冻土层的存在而产生的一些独特的地貌,称为( )地貌。11、风对地表细粒物的作用,表现为三种形式:

5、( )、搬运作用和风积作用。12、沙粒含( )多则粘滞性强,需要较大风速才能启动。13、( )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14、( )是形成黄土高原地貌的主要外动力。15、所有的海底山脉全是( )形成的。三、连线题(2*5)1、将下列对地形的描述与相对应的地形区连线。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内蒙古高原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青藏高原C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D千沟万壑,纵横分别 云贵高原2、将下面影响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与对应的营力连起来。A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 流水作用B湿润气候 风雨间歇性洪流C干旱气候 冰川冰缘作用3、根据右图把对应的河谷结构连起来。A、1 阶地B、2 河床C、3 河漫滩D

6、、4 谷坡4、将下列三角洲与之对应的形态特征相连: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多岛型三角洲 西班牙埃布罗河三角洲 扇形三角洲 尼罗河三角洲 尖头状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 鸟足三角洲5、将下列所描述的特征与之相对应的海底地貌相连: 广泛分布与大陆周围,平均坡度只有0.1, 大陆坡其深度在低纬区一般不超过200m, 在两极可达600m。它是大陆和海洋在构造上的边界, 大陆架宽15100 公里,深度最大可至3200 米或更深,坡度3 6 坡度转缓后形成的平缓隆起地带, 水深20005000 米,因地而异; 边缘海沟宽度也变化很大。是与大陆坡相邻的狭长深海凹地, 通常与岛弧同时出现,延伸方向也与之一致, 大陆隆

7、横剖面呈不对称V 型,平均坡度5 7四、简答题(2*5)1、基本的地貌类型可以分为哪两类? 2、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哪两种方式? 3、风沙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4、写出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化学方程式) 5、风化壳形成必须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五、名词解释(2*5)1、地貌 2、喀斯特地貌 3、风化产物 4、风积作用 5、石海 六、填图(10*1)下图表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受外力作用明显且相互联系,同时,人类活动对这里的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读图回答:(1) A处因受( )等气候特征的影响,物理风化作用明显,形成碎石戈壁,图中B为( ),C为( ),D为( )。

8、(2) 目前内蒙古高原上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产生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人为原因是( ),治理的主要措施是( )。(3) 黄土高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人类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黄土高原的生态向( )循环方向发展。七、论述题(15*1)论述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 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测验卷 B卷答案一 选择题(2*15)1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有 (A )A河流阶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坡地地形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形冰川谷2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长江入海口河道及崇明岛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B )A崇明岛北岸被冲刷后退,南岸淤塞 B崇明岛南岸被冲刷后退,北岸淤塞C长江北岸被冲刷后退,南岸淤塞 D河

9、道左偏,北岸淤塞 3下列地貌形态是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导致的是(A ) A瀑布、峡谷 B山麓冲击扇 C三角洲 D戈壁5.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C)A.海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化风蚀作用 D.冰蚀作用6.分布在大江、大河中游两岸地区,由河流搬运的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地貌是(C)A.黄土塬 B.三角洲 C.冲积平原 D.裂谷7.冰川沉积物的特点是(B)A.有明显的分选特点 B.冰川沉积与冰川运动速度有关C.被搬运岩石呈浑圆状 D.大小不分,杂乱堆积8.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D)A.地垒上升 B.褶皱隆起 C.地层隆起 D.泥沙沉积9.褶皱的基本形态包括(B)A.地层和皱曲 B.

10、地层和断层 C.山脉和谷地 D.向斜和背斜10、黄土是形成于第四纪的一种特殊的土状堆积物,(D)发育。 A.水平层理 B.倾斜层理 C.水平节理 D.垂直节理11.(A )地貌是由外力作用为主导而形成。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12.在河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貌主要是由于(C)A. 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切割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拌匀作用13.长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B)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14.下列不属于物理风化的是(D)A.热力作用 B.冰劈作用 C.冰川作用 D.溶解作用15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

11、亢之地,是因为( B )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雨热同期,气候优越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 便于搬迁和居住A B C D二、填空题(1*15)1、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2、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和(平原)两类。3、(东欧平原(或俄罗斯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平原。4、风化作用的类型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其中(化学风化)是岩石分解的最彻底过程。5、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6、河流流速、流量增加或含沙量减少,将导致侵蚀作用(加强);反之则堆积作用旺盛。7、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

12、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8、地表喀斯特地貌 包括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9、(冰川滑动)是产生冰川侵蚀作用的根本原因。10、由于多年冻土层的存在而产生的一些独特的地貌,称为(冰缘)地貌。11、风对地表细粒物的作用,表现为三种形式:(风蚀作用)、搬运作用和风积作用。12、沙粒含(水量)多则粘滞性强,需要较大风速才能启动。13、(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14、(流水作用)是形成黄土高原地貌的主要外动力。15、所有的海底山脉全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三、连线题(2*5)1、将下列对地形的描述与相对应的地形区连线。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