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287229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南京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南京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南京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南京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编制南京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南京气象现代化建设,对于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围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气象服务保障“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能力,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推进南京气象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政府关于推进

2、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要求编制,是指导“十四五”时期南京气象发展的基本依据和行动纲领。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十三五”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三五”期间,南京气象改革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南京高质量发展,坚持服务人民,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持之以恒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保障改善民生的气象服务能力,圆满完成“十三五”气象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市气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作出了贡献。1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修订

3、南京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相关部门、单位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专项预案。印发南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预警信息发布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成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业务运行,相关预警信息发布部门全部接入平台。气象灾害预警传播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四有”功能配置标准建成率达95%。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形成。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队伍、物资储备与防御要求基本适应,长江新济洲、八卦洲河道整治,秦淮河江宁段、石臼湖、固城湖、滁河、水阳江胜利圩段等堤防加固,城市河口泵站改造、积淹水片区治理等一批防洪减灾工程性防御措施,

4、以及健全防汛责任体系,强化指挥调度,建立防汛指挥信息系统等防汛保障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得到落实。气象与应急管理、水务、城管、生态环境、交通、农业、规划和自然资源、绿化园林等部门气象信息实时共享。滁河流域苏皖气象联防机制建立,水阳江流域气象联防继续加强,联创67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更加广泛,南京市气象灾害及防御指南读本等科普材料编印发行,浦口、溧水、六合气象科普馆落成。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能力增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备率达90%,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达98%。防汛抗旱、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城市运行安全气象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有力有效,防灾减

5、灾成效不断显现,决策气象服务在防御“温比亚”、“利奇马”等台风影响,2016年、2020年严重洪涝以及2018年、2019年暴雪,夺取抗洪胜利、实现“一夜雪无”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2气象监测预报水平显著提升气象观测业务更加完善,观测布局进一步优化,观测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南京特大城市大气垂直廓线观测系统初步建成。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完成双偏振改造,新增X波段双偏振雷达4部、微波辐射计4部、反应性气体和气溶胶观测站3个、负氧离子站5个,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气溶胶激光雷达、激光雨滴谱仪、通量观测系统等投入业务应用。建成自动放球探空系统、云高云量观测设备、酸雨自动观测系统,地面气象观测基本实现自动化

6、。观测业务通过ISO9001论证。区域气象灾害监测率达98%,观测设备社会化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设备稳定运行率超过99%。与周边省市观测信息实现实时共享,数据可用率超过99%。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综合评分达94分。南京国家基准气候站获世界气象组织“百年气象站”认证。高性能计算系统运算峰值提升到40TFlops,存储能力增加500TB,市到区通讯专网带宽提高到100M。建成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一体化业务平台和城市强降水预警等基础业务系统,建立智能网格化预报业务,预报网格距达到2.5公里,24小时预报时效内间隔1小时,形成精细化无缝隙短临到短期、短期到月的预报产品链。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达80%,短期2

7、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90%,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提升到82%,分域提前预警平均时效延长到40分钟。3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全面融入南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智慧南京建设、大气污染防控、海绵城市建设、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互联网+”南京行动计划方案中列入气象任务。城市安全运行、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气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圆满完成历次重大体育赛事,国家公祭日、世界名城会等重大活动,长江深水航道施工等重大工程气象保障。开展地铁、供电、旅游、大气污染防控、地质灾害防治、森林火险等级气象预警等专项气象服务。江宁区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建成重污染天气溯源分析、地铁运营气象服务、城市积涝风险预警等

8、业务系统,空气质量预报和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预报时效延长到10天。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农业气象专家联盟纳入市科协品牌建设,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服务更加深入,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进一步发展。气象短信直通服务对象超过11万。共享市科协电子显示屏200余个,新增气象多媒体信息接收终端256个。南京气象进驻“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南京气象微博微信获全国十大气象微博和市优秀政务新媒体。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提升到90%。4气象科技创新成效不断显现对标国际一流创新城市和地区,聚焦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紧贴南京气象服务需求,联合中央气象台等国家级、省级科研业务单位和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

9、院校以及在宁气象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开展相关核心技术攻关,气象科技创新对气象业务支撑能力持续提升。完成科研开发项目70项,82%科技成果得到转化,获得省、市气象科技开发奖21项,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9篇。建成具有南京特点的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重污染天气应急分析决策、智能网格预报等业务服务系统并投入业务运行。新型探测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气象业务中有效应用。监测预警信息接入水务、应急管理等部门共享,为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研发成果被多个外省市气象部门借鉴引进。中国气象局与省政府、市政府共建的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进入实际运行。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结构继

10、续改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硕士研究生以上比例达到36.8%,中高级以上职称比例达到79%,人力资源水平指数达到85%。组建2个市级气象科技创新团队,1人入选省级首席预报员,4人获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晋升为正研级高级工程师,15人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人获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2人获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3人获省气象局“青年新秀”,10人进入省级气象科技创新团队。5气象治理能力得到加强全面融入安全韧性城市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气象法治工作规范化,市域气象治理和服务更加精准化、精细化,为建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作出气象贡献。实施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活动全过程

11、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成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有效落实,防雷技术服务等气象科技服务向社会开放,社会多元参与气象服务格局基本形成。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60余人取得行政执法证,气象行政、依法履职能力提升。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实现气象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实施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雷电灾害风险区域评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实行“不见面审批”,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健全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名录库,易燃易爆重点单位和防雷安全检测中介机构行政检查全覆盖。全市禁止施放氢气球,常态化开展施放气球巡查、抽查。气象财政经费保障体制全面落实。统筹推进

12、区域协调发展,六合、高淳公共气象服务指标明显提升。文明单位建设层次内涵提升,全市6个单位被评为文明单位,其中3个为省文明单位,市气象局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并荣获全国气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表一:“十三五”气象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分类序号指 标规划目标值完成值气象观测1气象观测网建成率90%92%2气象观测自动化率90%94%3区域性气象灾害监测率98%98%4观测设备稳定运行率99%99.97%5观测数据可用率99%99.99%6观测环境综合评分85分94分气象预报7短期晴雨预报准确率90%90%8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82%82%9气象灾害分域预警平均时效30分钟40分钟10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80

13、%80%气象服务11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98%98%12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备率85%90%13区气象科普馆建成率95%100%14基本气象信息社会共享率90%90%15气象科普知识普及程度80%84%16气象服务满意度88%90%气象科技17科技成果转化率与投入比重82%82%18中高级以上职称比例73%79%19气象科技人力资源水平85%85%气象管理20经费纳入财政预算100%100%21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到位率95%100%22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个数1个1个23基本现代化综合指标95%95%24基本现代化各单项指标实现程度90%90%(二)需要解决的问题“十三五”时期,南京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一

14、些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南京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气象监测精密度不足,天地空一体化协同观测能力需要加强,气象观测站网布局需要优化,新型探测数据应用需要加强,满足行业气象服务的气象观测能力存在短板;气象预报精准度仍需提高,智能网格预报需要加强,高影响天气的落区、量级预报的时空分辨率、准确率、提前量需要提高;气象服务供给有短板,与人民美好生活和新南京建设要求有差距,融入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南京都市圈发展等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还不够充分,针对性、个性化、智能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需要提高;气象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力不

15、强,开放合作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关键技术研究需要突破,南京气象科教人才优势发挥不够;气象改革、科学管理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差距,气象专业技术服务市场化改革仍需探索,气象行政权力运行监督需要进一步加强。(三)“十四五”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气象强国建设的第一个五年。南京作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正处在全面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南京气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气象服务“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推动南京发挥创新先发优势,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争先进位。1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保障城市安全发展面临新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大气环流变化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的难度增大。随着南京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单位面积受损率增加,潜在风险和威胁加大。气象工作在应对极端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