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试卷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28182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试卷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试卷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试卷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试卷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试卷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试卷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试卷一(含解析)粤教版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综合测试卷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期待新诗与旧诗的共舞蔡毅新诗与旧诗,是中国诗坛的两朵鲜花,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割裂,本应并肩携手,共创中国诗歌的辉煌前程,但可惜两者间似乎一直存在深沟高垒,不由得令人感慨万端。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当然有新旧之别。但新旧之分仅是从时间、内容与形式上作出的区分,并不代表质量、成就的高低之别。新的作品好,旧的作品未必不佳,有许多艺术形式与艺术品,所历年代越久,价值反倒越高。艺术不是时装,不能以追新逐奇来掩饰内中的空虚。简单的线性进化思想并不足以概括艺术的发展。艺

2、术作用于人类的灵魂,因此触动心弦、深入人心才是它的价值所在。唯有将人类的体验深化、升华,清晰准确地予以美的表达,给人以无穷启迪的艺术,才永远是新的、伟大的、不朽的艺术。新诗旧诗皆是诗。古体诗中有不少宣扬封建落后思想的作品,这是需要我们加以摒弃的,但另一方面,它又有许多风清骨峻、思精韵美的流芳之作,有许多感时忧国、魂牵中华的灿烂篇章,怎么能将其一笔勾销而全盘否定呢?如果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新诗,同样不也是精品稀少,而多有应时应景、歌功颂德、肤浅跟风之作吗?若说诗歌是人类文化的无价珍宝,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这珍宝和明珠是由旧诗新诗共同组成的。倘若说中国曾是诗的国度,那么这诗指的主要是旧诗而非新诗

3、。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近百年来,旧诗被放逐得太久,被不加分析地排斥得太厉害,已到了该重新认识它的时候。新诗与旧诗需要结盟。新旧诗相互以自己的意趣与标准去评价不同的东西,不是致力于求同存异、互相学习,而是希望以己驭人,让别人来归顺自己,这都是不可取的。诗歌的天地大得很,与其独演独舞,何如联手共舞?新诗旧诗合手联盟,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大于三。从实际来说,只需将现今散落在民间的旧诗词组织、刊物,吸引、纳入到文联、作协和诗歌学会,给予他们同等的政治待遇、经济资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存活成长,就可以大大增强诗歌的创作力量。同时,积极开展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和深度对话,在交流中不断消除分歧,扩大融

4、通。总之,对新诗旧诗需要一视同仁,不能怀抱歧视与偏见而区别对待。新诗旧诗要互相学习,具体来说,新诗可以向旧诗学习其严谨、简洁、精练,学习其重音韵、重意境,音调铿锵,朗朗上口,易记易流传。旧诗可以向新诗学习其自由无拘、求新求变、永不满足、永远探索的精神。新诗旧诗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只要能打消人为芥蒂,相互学习,博采众长,一定能接续诗经传统,彰显汉语音、形、义的内部特质和精妙关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诗歌审美言志、表情达意的深刻内涵,推动中国诗歌进一步的发展。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想要让旧体诗词重新振兴,与新诗一道发展,除了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外,每个写诗爱诗和关注诗歌命运的人都应尽己之力,献计献

5、策,去接续文脉,创造佳构。最根本的是要写出音韵铿锵、神足意满、打动人心、能传之久远的诗来,“让金子般的诗句出现”,就一定能迎来诗歌繁荣昌盛的美好明天。(选自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有改动)1根据文意,下列对“新诗与旧诗的关系及现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诗与旧诗本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两者相互关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B新诗与旧诗有着本质的联系,但我国近百年来注重发展新诗,对旧诗不加分析地排斥。C新诗、旧诗同属诗歌艺术,二者只有内容、形式的新旧区别,没有质量、成就的高低。D新诗、旧诗在当今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彼此想以己驭人,衡量标准不一。解析:C项,说法绝对化。原文是“但新旧

6、之分仅是从时间、内容与形式上做出的区分,并不代表质量、成就的高低之别”,所在选项中“二者只有内容、形式的新旧区别”,缺少了“时间”这一限制词。答案:C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新诗旧诗本应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但二者之间似乎一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B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它的价值就在于能触动人的灵魂、深入人心。所以新诗不必注重形式和内容,发扬它的自由无拘、求新求变、充满探索精神即可。C旧体诗要想在新时代辉煌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写出有思想内涵、触动心弦的、符合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作品。D新诗旧诗是中国诗坛的两朵鲜花,可惜二者现在没有一道发展,令人感慨。解析:B项,曲解文意。原

7、文的表述是“旧诗可以向新诗学习其自由无拘、求新求变、永不满足、永远探索的精神”,所以选项中“新诗不必注重形式和内容,发扬它的自由无拘、求新求变、充满探索精神就可以了”,偏离原文意思,且不合逻辑。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旧体诗中有部分作品思想内容不健康,宣扬封建落后思想,这些都需要摒弃。而新诗需要学习旧体诗的严谨、简洁、精练、重音韵、重意境、音调铿锵等特点。B作者认为旧诗才是人类文化的珍宝,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因此在写作新诗时勿忘继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重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取向。C诗歌的发展天地很大,新诗与旧诗应该“共舞”,对此作者满怀期待,希

8、望彼此之间能求同存异,互相学习。D对于新诗与旧诗的结盟,目前具体的措施是要把民间诗词组织等人员纳入到正式机构内,提高他们的待遇,积极开展沟通交流、深度对话等活动。解析:B项,以偏概全。原文的表示是“那么这珍宝和明珠是由旧诗新诗共同组成的”,所以选项中“旧诗才是人类文化的珍宝,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说法片面,缺少了“新诗”。“重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取向”无中生有。答案:B(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位置秦德龙“文化馆里没文化。”这话是马作家说的。文化馆里40多号人,读不下来报纸的,大有人在。马作家窝在文化馆30年了,早就修成正果了。是看透不说透,大家做朋友。知足者常

9、乐,不是吗?但是,新馆长一来,马作家就乐不起来了。新馆长叫常六。常六上任后,放出风声说,要把文化馆卖了,说是有个老板相中了文化馆的黄金地段,要在这里开个家电大卖场。狗屁,黄金地段。马作家在心里骂。说来也是个荒诞。文化馆这条街,一直叫商业街。可早些年,商业并没兴起来,只有两家小店铺,半死不活。有道是“商业街没商业”。而本市商业最兴盛的地段却是文化路。也不知是谁造成的阴差阳错,马作家曾写过一篇小说,做了暗讽。马作家没想到,常六找他谈话了。常六说:“马老,我叫您马老,您不会不高兴吧。当然了,您要是个老百姓,我就不叫您马老了,就叫老马了。”马作家矜持地说:“叫什么都无所谓,我已年过半百,图个安逸喽。一

10、般地说,50岁以上的人,就是固守喽。除非一刀切,把我切回家抱孙子去!”常六笑道:“马老,我知道您对文化馆拆迁有看法,今天,我就是来和您沟通的。我对老作家是很尊重的。马老,我要做一件事,就是抢救您的文化遗产!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要将您的作品,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级的申报不成,咱就申报国家级的;国家级的申报不成,咱就申报省级的;省级的申报不成,咱就直接给你发个市级的证书!” 马作家一哂:“我那算什么文化遗产?你要抢救文化遗产,就先把地方戏拾起来!”常六继续说:“新文化馆的格局,我已经谋划好了,就叫文博楼!马老,您想想,文博楼比文化馆美吧?档次高吧?您坐在文博楼里写小说,多好的事呀!”马作家

11、说:“文化馆在市中心,群众来往很方便。你把文化馆迁到东区去,大老远的,群众怎么开展活动?”“这有什么呢?交通、通讯这么发达,距离不是问题。”“怎么不是问题?离群众远了,就是问题。”“马老,看来您真是个反对派。实话对您说,大部分人,是同意搬迁的,支持建筑文博楼,放弃陈旧的文化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吧。”“算你牙齿硬。”谈话不欢而散。第二天,马作家再和常六照面,彼此的脸色都不好看了。马作家暗骂:什么狗屁馆长?花钱买了张假文凭。也敢到文化馆来冒充文化人?你把自己当根葱,谁拿你炝锅呢?马作家也听说了常六在背地里说孬话。常六说,什么马作家、驴作家,我就不信我领导不了他!他

12、不就是个写书的吗?我虽然不写书,我也不看书,但并不说明我不能领导他!更不能说明我不能修理他!我之所以留着他,是把他当个参照物。我这个人,是需要参照物的,否则的话,就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就没有乐趣!这些话,传到马作家的耳朵里,马作家的心情就很灰很灰了。马作家索性报名下乡去了。他联系了个乡下朋友,找了个穷乡僻壤,写小说去了。到了乡下,手机就关了,让文化馆的人找不到他。家里人,打过了招呼,有急事,可通过朋友找他。办公室的钥匙留在家里了,没啥急事,别来烦他。工资卡,也留在家里了,老婆能按月取钱花就行了。三个月过去了,马作家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的初稿。回到市里,马作家先去了商业街,却找不到文化馆的影子了

13、。文化馆的遗址,成了建筑工地,一些工人正在建高楼大厦。站在文化馆的“遗址”前,马作家无话可说。打开手机,一条短信息跳了出来:“欠个人钱的是穷人,欠国家钱的是富人;喝酒看度数的是穷人,喝酒看牌子的是富人;写书的是穷人,盗版的是富人;吃家禽的是穷人,吃野兽的是富人。”马作家看看短信息,咧嘴苦笑。半年后,马作家参加了家电大卖场的开业典礼。商业街终于有商业了。大卖场设了个图书角,销售各种书籍。马作家为自己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签名售书。排队来买书的粉丝们,多是常六招呼采的。常六把书款先发给粉丝,粉丝拿钱来买书就是了。当然了,长篇小说也是常六拿钱给出的。文博楼也竣工了。楼里有马作家的一间创作室,很宽敞,很

14、排场。只是,马作家挂笔了。当然,他很忙,忙着开班讲课,讲文学创作。他也当评委和嘉宾,穿西装打领带。举牌打分。文博楼有啥活动,都少不了马作家的位置。常六经常把马作家塞进小车里,拉他出去喝酒。每次,马作家都烂醉如泥。(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文化馆搬迁、家电大卖场的建立为主线,展现了两种不同身份的人在产生冲突时不同的性格特点,具有代表性。B常六要把文化馆搬迁后建成家电大卖场,是因为文化馆影响了商业街的商业发展,导致了“商业街没商业”。C马作家报名下乡,找了个穷乡僻壤写小说,且关了手机,一方面是为了静心创作,另一方面是出于对

15、常六的厌恶。D文中马作家看短信息的情节是人物内心的一次剧烈动荡,“苦笑”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解析:因为“有个老板相中了文化馆的黄金地段。”答案:B5小说中的马作家主要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_答案:明哲保身、世故。看透不说透。正直,不惧强权。在文化馆搬迁的问题上,敢于表明和领导不同的看法。流于世俗,贪恋名利。最终为了名利,屈服于常六,放弃了作家的身份,变换了自身的位置。6小说为何以“位置”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情节上:文章围绕文化馆和家电大卖场的位置选定而展开。“位置”是文章的线索。人物形象上:刻画了处在作家和领导不同位置上的两个人物。主旨上:批判了对手握权力的处于领导位置的常六之流,表达了对没有摆正自身位置,流于世俗的马作家之流的惋惜。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