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自主学习实践探索.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28141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自主学习实践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品德与社会自主学习实践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品德与社会自主学习实践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品德与社会自主学习实践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自主学习实践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自主学习实践探索.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与新课改品德与社会课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绵竹土门学校 张志国自主学习成为一个人适应信息时代必备的能力。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由培养学生学会知识以应付考试转变培养学生会学知识以适应社会。但完成这样的转变,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实践交流、思考探索。本文依据本人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践中的实践探索进行总结概括,介绍本人在教育工作中探索品德与社会课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的一些做法,与教育同行们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探讨,以期思想与品德课更加精彩。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程安排,一般为每周2课时,这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相去甚远,这使教这科的老师与学生接触沟通的时间较少

2、。另一方面,一般思想与品德课老师任教班级又较多,这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老师相比,又超之甚多。时间少,要接触的对象又多,要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好像就更加困难了。其实不然,师生关系的建立并不在于接触的时间多少,当然更不在于那些说服教育。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杆秤,当老师在学生心中那杆秤上的分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变得容易多了。所以,我们品德与社会课老师应努力增加自己在学生心中那杆秤上的分量,尤其不能忽视每一个与学生接触沟通的机会。我们要及早的摒弃传统教育观念,放弃“师道尊严”,用一颗真诚的心,就像对待朋友一样,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对学生来讲

3、,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只有当我们老师做到这些,真正用一颗真诚的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看着朋友,热情爱护、平等对待,对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都要充满期望,充分相信,对学习困难者更要倍加关心,适时启发点拨,才能通过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相信自己、感到自己能行。在这样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下,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具有可行性。二、培养好奇心、求知欲等非智力因素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与行为活动。是人类行为最强烈的动机之一。其强弱与外界新奇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求知欲是一种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究真

4、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会产生探究新知识或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人就能比较早的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爱好。首先应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问题的难度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感性认识与人的现有认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不相符时,人的兴趣最大。例如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讲“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时,可以让学生看书,然后让学生回答:“战争会给我们带来哪些苦难?”但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是很难体会到的,这么讲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失去求知欲望。所以,我

5、在上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我们平时看电视或看书,或多或少看到了一些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再加上我们刚经历过地震灾难,感受到有哪些苦难?”这样就用一个启发、探究式的问题代替了枯燥的问答,既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创造思维、展示自己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其次应支持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对他感兴趣的问题,才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喜欢追根究底。所以,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的某些内容产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使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滋长、扩大,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

6、力学习。因此,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一定要有热情、耐心,正确引导。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再次应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经常注意学生提出的不寻常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例如在讲“灾害无情人有情”时,学生经历过接受捐赠活动,初步体会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随后提出“这个活动是怎么来的呢?”作为教师首先应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给予表扬鼓励,但面对问题时不能直接解答,而应该有意识的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面对问题,我给学生阐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国

7、家,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的情况,有的同学马上就明白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们富裕了,才有这么好的条件帮助我们。这样,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自己不断的思考寻求答案,而且就把一个非常枯燥的问题变得非常生动有趣,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同时,交给了学生一颗感恩的心,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也实在了。在学生想知道还不知道时,及时、热情、耐心、巧妙的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不但满足、强化和鼓励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使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增长了才干,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三、自主学习指导阅读指导。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就是知识涵盖量大,纵贯古今中外。所以阅读能力是学习

8、历史最基本的能力。教师帮助学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在开始的时候仍然可以先由老师提出问题。对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应该适当的转化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牢固掌握。接着要对学生阅读的习惯和方法进行纠正。不少学生由于抓不住重点或者阅读不仔细,致使答题不准确或者用词不规范,每逢出现这种情况,就应该及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教材中文字、图片等各种历史材料使用意图,分析问题与内容的联系,正确的答题思路,在教材大量历史材料中迅速提取有用信息的技巧,使学生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真正懂得怎样正确阅读和理解

9、历史材料。探究指导。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品德与社会在教学中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在学生掌握一定社会学习方法,敢于讨论、善于发表自己见解时,教师就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挖掘品德与社会学习中隐藏的“发现”因素,逐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相互之间提出问题、学生提问老师等多种提问方式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做到了集思广益,同时也让学生在自读、自问、自悟、自解中初步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功喜悦,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过渡。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既然要在品德与社会课开展学生自

10、主学习活动,就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那么传统教育下,专门供老师滔滔不绝讲课的地方讲台也应该成为历史了。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堂上就不要老师了,而是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转变了,由原来的“授鱼者”变为“授渔者”。这其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依靠拥有的“鱼”已经不行了,老师必须不断地研究“渔”之法,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一开始,老师可以为学生搭建舞台和表演节目。自己阅读课文,自己收集材料,自己在课堂上进行汇报等等。总之,在我实践研究、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自主学习会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潜能得到发挥,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提高,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使学生一生受益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这一教学形式还需不断充实、完善、总结,让品德与社会课上得更加精彩。-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