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七——物质.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27977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七——物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七——物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七——物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七——物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七——物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七——物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七——物质.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七)性质实验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易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 )A. 苯和四氯化碳 B. 酒精和汽油C. 氯化铵和硝酸铵晶体 D. 碘和高锰酸钾固体2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由白色纸蝴蝶上的喷洒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 ( )ABCD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烧坏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

2、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4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 浓H2SO4 B. 饱和NaCl溶液C. 浓NaOH溶液 D. 浓NaBr溶液5右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型细玻管内放有少量的水(已染成红色)。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型细玻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 ( )A. 左高右低

3、 B. 左低右高C. 左右一样高 D. 来回振动6都能用图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 ( )A. HCl和CO2 B. NH3和CH4C. SO2和CO D. NO2和NO7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下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下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1)A的化学式是_。 (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_。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_。 (3)收集气体C的方法是_。8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1)在试

4、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9图()中瓶a内放入20 mL 6 mol / L盐酸,b是未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4 g碳酸钙粉末,将它紧紧套在瓶a口上,胶管c套在瓶的侧口,并用弹簧夹d夹紧(瓶口和瓶侧都不漏气)。将图()的装置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 g。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1) 把气球b中的碳酸钙粉末小心地倒入瓶中,立即产生许多气泡,气球逐渐胀大(图)。反应结

5、束后,再次称量,质量为W2 g。则W1和W2的关系为 。(2) 取25 mL 6 mol / L NaOH溶液。先用滴管取少量NaOH溶液,滴管插入胶管c口(为便于操作,可以适当倾斜瓶a,注意防止漏气)。打开d,将溶液挤入瓶中,立即夹紧d。可以看到瓶内产生少量白色沉淀,轻轻摇动瓶a,沉淀随即消失。用同样方法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轻摇,沉淀又消失。使沉淀消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将全部NaOH溶液很快加入瓶中,夹紧d,瓶内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不再溶解,此时瓶内温度 (填“不变”、“降低”或“升高”)。(4) 继续轻摇瓶a,气球逐渐缩小,直至恢复反应前的下垂状。写出这时发

6、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混合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合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氯气后混合液中产生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产生能量较高的氧分子,它立即转变为普通氧分子,将多余的能量以红光放出。进行此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导管如图。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 组装氯气发生器时,应选用的仪器及导管(填写图中编号)是 。(2) 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气体流经的各仪器及导管的编号依次是 。(3) 仪器的橡皮塞上应有 个孔,原因是 。(4) 实验时,仪器中除观察到红光外还有 现象。(5) 实验需用约10%H2O2溶液100

7、mL,现用市售30%(密度近似为1 g / cm3) H2O2来配制,其具体配制方法是 。(6) 实验时仪器中ClO-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1根据右图实验,填空和回答下列问题: (1) 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装置()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 ,装置()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 。(2) 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 。(3) 装置()的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 12(1) 为证明有关物质的性质,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打开活塞,使液体与搁板上的固体相遇时即有气体产生,并

8、发现中蜡烛(含C2030的烷烃)慢慢熄灭;关闭打开时,则看到中蜡烛燃得更亮。请写出该生在装置中有关仪器内盛放的物质: ,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有关反应 13某课外活动小组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再用下图装置,对获得的铜粉(含炭)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用品:仪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洗气瓶等药品;红褐色铜粉(含炭)样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硫酸等 (3)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在C中加入样品粉末W g,D中装入药品后并称量为m1

9、 g,连接好仪器后,检查气密性。打开A的活塞,慢慢滴加溶液。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的活塞,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D的质量为m2 g。 (4)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5)问题和讨论: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同学提出在B与C之间加入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那么,原来实验所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在B与C之间加入的装置可以是 ,其中盛放的药品是 。 答案:1C 2B 3C 4B 4B 6A 7(1)NH4Cl (2)碱石灰(或答

10、生石灰、KOH固体等任一种不与氨反应的干燥剂);向下排气法 (3)向上排气法8答案 (1)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NH3气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 (2)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9答案. (1) W2W1(或回答相等) (2) Ca(OH)22HClCaCl22H2O (3) 升高 (4) 2NaOHCO2Na2CO3H2O;Ca(OH)2CO2CaCO3H2O;(注:第2个化学方程式可写成Na2CO3Ca(OH)2CaCO32NaOH )10答案. (1) (不要求顺序)(2) 或(3) 2;使瓶内外压强相等 (写出其它合理的与大气相通的方法,如多孔也算对。 )(4) 冒气泡 (5) 用量筒量取33(或34) mL 30% H2O2溶液加入烧杯中,再加入67(或66) mL水(或加水稀释至100 mL),搅拌均匀 (6) ClO-H2O2Cl-O2H2O 11答案. (1) 2NaBr3H2SO4MnO22NaHSO4MnSO42H2OBr2或2NaBr2H2SO4MnO2Na2SO4MnSO42H2OBr2或NaBr3H2SO4(浓) NaHSO4HBr(或2NaBr3H2SO4(浓) Na2SO42HBr)和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