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差异构建阳光数学课堂.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279029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懂学生差异构建阳光数学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读懂学生差异构建阳光数学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读懂学生差异构建阳光数学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读懂学生差异构建阳光数学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读懂学生差异构建阳光数学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懂学生差异构建阳光数学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懂学生差异构建阳光数学课堂.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差异 数学课堂的自然阜阳市颍泉区苏屯滑集小学 王学海学生差异 数学课堂的自然内容摘要:“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差异是客观事物在社会生活中的合理性存在,是无处不在的客观现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层层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差异表现愈来愈突出。本文从教学资源、和谐资源、自然资源三方面来阐述学生差异性的自然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利用这些差异引导不同的学生去张扬个性,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关键词:差异 自然 课堂 尊重 均衡 发展 学生差异 数学课堂的自然“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

2、个哈姆雷特”!差异是客观事物在社会生活中的合理性存在,是无处不在的客观现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层层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差异表现愈来愈突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是基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也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传统教学思想因材施教的新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数学课堂的这一自然资源,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允许这些差异的合理存在,利用这些差异引导不同的学生去张扬个性,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整体素质。学生差异 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个性的两个人,世界因此才变得如此精彩。”每个人都是世界上

3、独一无二的,学生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所处的环境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导致所具有的能力、兴趣等不平衡发展,形成学习的差异性。“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的差异看作一种可利用的自然教学资源,以此形成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差异,不仅是承认差异,更是重视和利用差异,“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2,最大化地展示数学知识空间,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3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自己

4、独特学习方式。教学时积极面对学生间的差异,照顾这些差异,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错误背后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教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有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从甲城出发,到相距528千米的乙城去,这辆骑车每小时可行使66千米,已经行驶了6小时,还要行驶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城?”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这道题。这道题正常解法是:528666=2(小时)。交流汇报时,一位学习困难的后进生在黑板上刚写出666时,教室内就是开始出现“错了,错了”议论声,胆子大一点的一位学生竟大声说说:“这么简单都不会做,真笨!”这位学困生窘迫地站在那儿,不知所措。面对这种场面,我不是要求整体化一,而是笑着对台下的同学说:“你

5、们都认为他做错了,我可没有认为他做错,是你们没有看懂。”我这样一说,学生们都满怀疑惑的坐在那儿不吭声。突然有个同学说:“老师,我知道你为什么认为是错的。他现在算的是行完全程需要的总时间,而是先算行6小时还剩多少路程,再有528396=132(千米)就可以行完全程,再用13266=2(小时)就是到达乙城还要行驶的时间。”“是不是这样?”过了片刻学生都表示赞同。接着让那位学困生继续把题做完。他很快的完成这道题带着成功的喜悦高兴的回到了座位。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同程度地展示思维能力。由此认为老师应具有照顾学困生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合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来提

6、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丰富了知识的认知过程,体现多元的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差异 数学课堂的和谐资源学生的差异可以指个体内差异,也可以指个体间差异。个体内差异是一个人的素质、能力、兴趣、爱好等发展的不平衡,如有的人喜爱音乐,对美术却不感兴趣;个体间的差异是指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认知差距。如这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强,那个人计算水平高,另一个人善于体会理解等。尊重学生差异的数学教学是追求在集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积极个性,关注学生“生存、生活、生命”的正当需求。教学中积极发掘学生的优势,给每个学生提供“处于

7、学生最近发展区且学生乐意接受的具有挑战意义的学习内容”4,因此,积极促进课堂的和谐。教学“整数除以小数”时,不是急于告诉学生“整数除以小数的方法与技巧”,而是先让学生进行填空练习,并想一想是根据什么进行填空的? (如板书:284=( )( )=( )( )=( )( )=( )( )=。) 然后出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内容2.80.4,引导学生观察:“2.80.4”与“284”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结果会怎样,进而启发学生发现思考:这是一道小数除以小数题,该怎么做这道题呢?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发现: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与新知识有密切关系。然后让会的学生尝试先算,还不会算的学生老师继续和他一起研究。最后结

8、合生活实际问题:练习簿1本4角,2元8角能买几本? (7本) 让学生列出284=7(2元8角=28角),引导学生观察发现2.80.4=284让学生指出他们为什么是相等的。学生的差异 数学课堂的生活资源尊重学生差异的教学是追求生活的课堂,生活的课堂具有无限生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一种需求。教学中师生最大化的敞开心胸,迎接生活,就是使学生的心灵得以自由和解放,实现超越自我。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生在世,可贵之处就是在于充分发展,在于发展自我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各尽其能,立足于社会生活。和谐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活其创造力,促进自由发展。5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由于家庭生活背景加之家长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一,对人民币的认知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只看颜色、图案就能分辨清楚币值,有的凭借文字上才能分辨清楚,更有一些要借助于数字去分辨币值。无论差异多大,都不影响“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教学目标的实施,反而还突出了人民币单位的知识点,激活学生的思维。总之,差异性是客观事物的合理存在,是无处不存在的生活现象。学生的差异是数学教学的自然、和谐、生活资源。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全面均衡发展。注释:1、2、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83页 4、5、华国栋.差异教学的价值与意义A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